【法治化營商環境】跨域協同激發創新與創業活力

清朗天空 2024-05-16 19:41:02

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創建知識産權協同保護機制,實現全域、全面、全程知識産權保護。從訴源入手、築保護矩陣,知識産權協同保護機制彰顯了漳州法院推進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的決心和力度,激活創新與創業活力,推動建設更優營商環境。

全域聯動 從訴源入手

“叮鈴鈴、叮鈴鈴……” 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

“法官您好,我是平和三曉蜜柚食品企業經理,最近我們企業的三曉牌商標被人仿冒。” 民三庭劉法官拿起電話,對面當事人語氣急切。

經了解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爲地等情況後,劉法官告知:“現在一審商標侵權案件分別由長泰區人民法院、漳浦縣人民法院集中受理,發生在平和的案件由長泰區人民法院管轄,可以去長泰區人民法院起訴;另外,因侵權行爲發生在本地,我建議你們可先到平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效率高,力度大,需要調解時,平和縣人民法院也會參與調解。”法官爲該企業經理闡明了情況,對方也接受了法官的建議。

↑2023年10月17日,長泰區人民法院現場委托龍海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並交接相關案件材料

爲實踐《漳州市知識産權協同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探索“行政+司法+X”工作機制,強化訴源治理協同共治的新舉措。如何抓好知識産權糾紛訴源治理工作,打好協同共治的組合拳,成了擺在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們眼前的問題。

經前期調研,2023年4月,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漳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知識産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的實施意見》,解決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規範化操作的問題,實現司法與行政互助協作、互動協同、互通資源,知識産權矛盾糾紛治理協同化、系統化、高效化,即“三互三化”,探索合力做好知識産權糾紛訴源治理及多元解紛具體細化。

“這樣一來,大大拓寬了知識産權糾紛當事人糾紛處置方式的選擇權,把大量的知識産權糾紛案件導入非訴渠道,減少知識産權糾紛湧入法院起訴的量,進一步緩解案多人少矛盾。”民三庭相關負責人介紹,融合行政執法力量參與到多元化解紛工作中來,有力地提高了訴源治理工作水平。

全面協同 築保護矩陣

“法官你好,我們投訴成功了。現在平和縣人民法院、平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幫忙調解。”三天後,平和三曉蜜柚的王經理再次撥通民三庭的電話。此番他顯得十分輕松。

“這次調解成功,新建立的解紛渠道發揮了巨大作用。” 民三庭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行政投訴到徹底解決糾紛,三天的時間與以前相比,現在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實現有效銜接,職能聯動,快調快裁,可迅速達到制止侵權的目的,讓企業實現“零成本”“零距離”維權。

而說起這創新舉措,不得不提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近鄰法院協同機制。2022年5月始,漳浦縣人民法院、長泰區人民法院經最高法院授權,獲得100萬元以下商標權、著作權糾紛等案件管轄權後,兩個基層法院面臨知識産權糾紛案件送達難、查證取證難、尋找侵權主體難、案多人少等問題。

↑2023年4年20日,漳浦縣人民法院和雲霄縣人民法院共同簽署《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協作備忘錄》

如何做好漳州法院知識産權審判一盤棋,又如何群策群力成功破局?

帶著問題,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先後深入長泰區人民法院、漳浦縣人民法院調研。並在座談會中,兩級法院就知識産權如何協同保護,如何創新保護機制,確實解決難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隨後,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決以問題爲導向,打破“各管一縣,各自爲戰”的傳統做法,深挖現有內部潛力,橫向聚集基層法院資源,創新近鄰法院協同機制。

截至目前,漳州轄區各基層法院均已設立知識産權司法協同保護中心,也建成跨區域執法協作聯動機制,已形成異地委托協調化解機制,構建了符合漳州實際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同時,漳州各基層法院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均已簽訂相應的框架協議,並已建立行政調解聯動機制。

全程聚焦 促創新不斷

“我們雙方簽好了行政調解協議。接下來,要申請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該如何操作?”在達成行政調解協議不久後,平和三曉蜜柚的王經理再一次致電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

“你拿著行政調解協議到漳浦縣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也可以請求漳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該案件移送到漳浦縣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法院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了移送機制。”民三庭法官口中的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移送機制,是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探索知識産權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其中一環。

↑2023年3月15日,雲霄縣人民法院聯合縣市監局深入果園向地標産品“雲霄枇杷”的直播人員進行現場普法

此前,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接到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邀請,稱市監局接到一起發明專利侵權投訴案件,該類案件歸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因該單位未與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聯動機制,遂邀請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前介入調處。

漳州市人民法院應邀與案件當事人進行溝通。 在知曉漳州轄區有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聯動機制後,當事人選擇行政執法投訴渠道。最終, 雙方 達成行政調解協議。

該案成爲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龍岩市中級人民法院、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簽署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協作協議書》跨域合作的首次嘗試,也是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推進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的生動實踐。

↑芗城區人民法院協同芗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兩起跨省專利侵權糾紛案件進行異地司法確認四是司法保護一體化,爭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基地

此後,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更是拓寬了異地司法確認模式。通過提前介入遠程線上聯合調解,漳州法院突破案件糾紛的地域瓶頸,創立跨省異地司法確認新模式。

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還參與建設“行政+司法”互鑒互認的“淩波聯盟鏈”,運用區塊鏈技術,存證上鏈的證據具有唯一的哈希值,使文件有了“身份證”,不可篡改,有效解決了以往辦理電商案件時證據易被當事人刪除、修改的難點。並指導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台全國首個行政執法領域在線電子數據取證規定,建立電子數據取證制度體系,對知識産權的侵權行爲進行證據固定、存證上鏈,推動司法與行政信息共享和證據互認。

來源: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福建法治報

責編:黃慧兒

審核:方琮 高奇

■ 學習黨規黨紀,這兩種觀點要不得!

■ 瞭望周刊聚焦!福建撐起司法保護傘

■ 拯救出清並舉 法治爲經濟發展護航
0 阅读:0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