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叠代速度快趕上手機,但汽車圈與手機圈仍有三大明顯差異

龔進輝 2024-05-15 11:27:54

作者:龔進輝

不知你發現了沒,如今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不斷湧現的各種新車讓人看得眼花缭亂,叠代速度快趕上智能手機。這也印證了當初小米入局造車的戰略判斷極其准確,小米掌門人雷軍曾表示,智能加電動,使汽車行業從原來的機械行業越來越接近消費電子,所以小米不做不行,不做的話就會落伍。

近年來,當汽車行業越來越消費電子化後,我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一是汽車企業做手機,最典型的當屬蔚來、極星;二是數碼博主和汽車博主紛紛湧入各自賽道,呈現數碼、汽車一把抓的情況;三是車企大佬紛紛當網紅,隨著小米SU7的發布,雷軍把手機行業那套經營流量的打法帶到汽車行業,引發全行業效仿。

在我看來,雖然手機行業和汽車行業有不少共性,比如高度內卷,但它們畢竟屬于兩個不同的行業,有各自的行業特點和屬性,彼此不同之處明顯多于相同之處。我總結,它們有三大明顯差異:

一、大佬互動。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王傳福、雷軍、李斌、李想、何小鵬、魏建軍等車企大佬之間互動熱絡。雖然被羅永浩質疑爲假模假式和笑面虎,但至少明面上彼此互爲尊重。而手機圈則呈現另外一種畫風,嘴上以“友商”相稱,但更多指的是對手甚至敵人,彼此針鋒相對意味濃厚。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機圈大佬之間老死不相往來,我的意思是他們公開互動少之又少,大多數是私下聚會,而且更多局限于雙邊交流,鮮少看到多邊場合互動。比如,余承東曾在華爲總部接待聯想前副總裁常程。雷軍也曾透露,有些友商六七次來到小米學習和拜訪,自己都非常熱情地接待,但他並未透露具體是哪幾家友商。

顯然,手機圈大佬公開互動的頻率、參與人數都不如車圈。回想3月底小米SU7發布會,雷軍邀請李斌、李想、何小鵬、魏建軍到現場觀禮,一衆大佬同框的“和諧”畫面在手機圈幾乎很難看到,甚至無法想象會發生。

二、高管跳槽。據我觀察,車圈人才流動相對順暢,無論是基層員工、中層幹部還是高管,跳槽面臨的競業限制並不多,導致跳槽現象頻發。比如,陳思英離開魏牌後加盟星紀魅族,又從星紀魅族轉戰極星,李鵬程從小鵬跳槽到阿維塔,陳政從長安離職後入職吉利......

反觀手機圈,雖然人才流動時有發生,但更多局限于基層員工、中層幹部,比如王騰離開OPPO加盟小米,沈義人離開小米加盟OPPO,當時他們的層級並不高,而高管跳槽現象相對較少。除了小米在2019-2020年從外部集中引進盧偉冰、王曉雁、曾學忠、常程、楊柘等高管之外,手機圈高管流動現象並不多。

原因很簡單,手機圈的職業經理人面臨的現狀是:失業後,如果不去小米還能去哪裏?在頭部手機廠商中,只有小米保持相對開放的人才體系,願意給外來職業經理人更多機會,而華爲、OPPO、vivo三家都更傾向于內部培養和選拔高管。換言之,高管離開老東家後,如果還想待在手機圈,小米幾乎成爲唯一去處。所以,小米組建“複仇者聯盟”後,手機圈高管大規模跳槽現象再也沒有上演。

三、合作共贏。對手之間也有合作的可能,這在汽車圈可謂司空見慣。最近,蔚來與廣汽達成充換電戰略合作,此前長安、吉利、奇瑞、江淮和路特斯也加入到蔚來換電體系中;北京車展上,雷軍建言由王傳福牽頭一起搞生態,稱“蔚小理”已經同意;去年長安和吉利結盟,雙方圍繞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動力、海外拓展、出行等産業生態展開戰略合作。

汽車圈諸如此類的合作案例不勝枚舉,反觀手機圈,對友商天然的防備心理占上風,導致合作共贏的案例少之又少。我所知道的只有兩個:一是組建快應用聯盟,2018年3月,華米OV、中興、努比亞、魅族等十家頭部手機廠商宣布加入快應用聯盟,直接對標微信小程序;二是成立互傳聯盟,2019年8月,OPPO、vivo、小米攜手成立互傳聯盟,旨在爲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安全的文件傳輸體驗。

結語

隨著手機與汽車加速交互融合,原本泾渭分明的兩個行業有了更多交集,但行業屬性和現狀,以及更深層次的商業底層邏輯,使它們天然存在明顯區別,這種差異遠多于共性。

0 阅读:8

龔進輝

簡介:TMT觀察者,關注通信、新零售、金融科技和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