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被任命爲司令員,得知副司令員是此人,他:這個任命不太妥當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4-13 18:44:42

作爲一個標准的軍事迷,粟裕將軍在我軍的曆史上,可謂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大人物,作爲新中國的第一大將,他的經曆和革命曆史,簡直就是一部傳奇。

而圍繞粟裕一生最多的話題,便是他的軍銜問題。

1955年我軍授銜,重要是考慮資曆、威望、戰功,最後是“山頭”,而粟裕雖然資曆不夠,但是戰功夠大,所以將他評爲元帥,在很多人看來也是情理之中。

毛主席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啊?”

可是周恩來卻是說道:“可粟裕已經請求辭帥呢。”

毛主席贊許地說:“難得粟裕!竟三次辭讓。”

在粟裕的軍事革命人生中,1945年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而他的“謙虛風範”也是從這一年拉開了帷幕。

粟裕在我軍屬于“後來者居上”,紅軍時期,粟裕爲人腼腆,雖然有一定的戰功和軍事才華,但是並不顯露,相對于其他將領而言,比較“遜色”一些,而他的職務,也不高,最高是紅七軍團的參謀長。

到了抗戰時期,粟裕“嶄露鋒芒”,先後指揮了黃橋,車橋,天目山等戰役,一戰成名,特別是第三次天目山戰役取得勝利後,遠在延安的毛主席得知後,都高度評價他:“粟裕同志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毛主席的“預言”,終究成爲了事實,抗戰全面勝利後,我黨華中局決定成立華中軍區,時任華中局書記的饒漱石知道粟裕能打,便建議他擔任軍區司令員。

粟裕有很高的軍事才華,這是很多人都有目共睹的,所以,對于饒漱石的建議,黨中央領導當即予以同意。

只是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當中央的命令發來後,粟裕卻是緊皺眉頭。

只見中央的電報上寫著:同意粟裕任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爲副司令員,看完電報,粟裕當即說道:“這不行,這個任命不太妥當,怎能由我擔任司令員,鼎丞同志作副司令員呢,他應該爲司令員,我應該爲副司令員。”

因此,粟裕當天便給中央回電:我不能讓鼎丞同志做我的副手,事實上,他應該當司令員,我應該做他的副手。

對于張鼎丞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知道,實際上,他在我黨我軍的地位並不低,

而對于粟裕來說,張鼎丞更是他從事革命生涯以來,多年的老首長。

張鼎丞是福建永定縣人,早些年間曾讀過小學,中學,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張鼎丞曾報考黃埔軍校,只因招生日期已過,他錯過了這一經曆,只好前往小學當老師。

世界上的事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張鼎丞雖然沒能前往黃埔軍校就讀,他卻是在自己當教員的小學裏遇到了一位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此人就是共産黨員饒龍光。

饒龍光自此成爲了張鼎丞馬克思主義啓蒙的“老師”,在饒龍光的影響下,“大革命”失敗後,盡管全國進入到了“白色恐怖”時期,但張鼎丞卻是信仰堅定,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張鼎丞輝煌的革命人生,就此拉開了帷幕。

入黨以後,張鼎丞接到黨組織的任務,回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因而張鼎丞便回到了福建,回到了永定,帶領當地的老百姓“鬥地主”,創建蘇維埃政府,平分土地等等。

不久,龍岩、永定、上杭等縣農民相繼舉行了暴動,狠狠的打擊了國民黨的威望,這一切,都是張鼎丞與其他同志領導的。

也正是由于張鼎丞在閩西有著相當光輝的戰鬥曆史,所以,他也成爲了我黨在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張鼎丞進一步得到毛主席的重用,先後當上了土地部長,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等職,從級別和資曆上來看,這個時候的張鼎丞已經是“一方諸侯”,而粟裕,這時才是地方的一個軍團參謀長。

1934年長征前夕,張鼎丞本來也該參加,但是毛主席卻是囑咐他:“你還是回到閩西去,那裏你熟悉,可以堅持,可以發展。”

因此,張鼎丞雖然最終沒有參加長征,但是他卻在閩西與鄧子恢等人一同領導了三年的遊擊戰。

長征很苦,很累,很難,我們都知道,實際上在南方堅持遊擊戰的同志們,他們所經曆的痛苦和磨難,並不比參加長征的同志要少,這是史實。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國家危亡之際,我黨與國民黨進行第二次合作,在南方諸省堅持遊擊戰的同志們,終于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不久,新四軍成立,其主要部隊的構成,就是南方諸省的遊擊隊,張鼎丞作爲南方遊擊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當仁不讓的擔任了新四軍第二支隊的司令員,值得一提的是,擔任副司令員的,正是粟裕。

在紅軍時期,粟裕就對張鼎丞比較了解的,而張鼎丞也算是他的老領導,此時抗戰兩人再次相會,粟裕高興的同時,也對張鼎丞充滿了尊重。

張鼎丞是個非常純粹的共産黨員,他曾說過一句話:“我願做一個長工,永遠爲人民服務,一直做到我的主人全體都過上好日子,不需要我服務的時候,我才不做,如果我的主人那時還不能過好日子的話,則我做到我最後一口氣爲止,這是我的志願。”

正是由于張鼎丞如此堅定的信仰,所以中央蘇區的老同志們對張鼎丞都很敬重,對于粟裕,張鼎丞也是了解的,特別是經過黃橋,車橋,天目山戰役後,張鼎丞認爲粟裕確實是我黨不可多得的優秀軍事人才,所以,他對粟裕很“愛惜”

1945年華中軍區成立時,張鼎丞認爲粟裕長期在華中工作,打仗,對這裏的情況熟悉,所以,他便建議中央任命粟裕爲司令員,自己當副司令員就行。

粟裕得知此事後,非常惶恐,他當然知道張鼎丞對自己的“厚愛”,但是于情于理,他都不願僭越一步,所以,粟裕趕忙給中央回電,應該由張鼎丞任司令員,自己當副司令員。

粟裕的高風亮節,由此可見一斑。

對粟裕的堅持,張鼎丞也很感慨,他甚至還“批評”了粟裕一番:“我認爲華中局的推薦、中央的任命是完全正確的......組織上早就從你這些年的作戰經曆看出你是一位大將之才,決心放手對你加以培養,要逐步在你肩上添加重量!你這樣推三阻四,對革命事業可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呀!”

粟裕心裏明白,但是他始終不願當老領導的領導,所以此事最終作罷,因而便有了毛主席在授銜時說的一句話:“1945年粟裕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

建國後,張鼎丞離開了軍隊,先後擔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兼省人民政府主席,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職,1955年授銜,張鼎丞沒有參加,如果參加的話,按照他的資曆和貢獻,大將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

19 阅读:9234
评论列表
  • 2024-04-16 16:25

    在我心中粟元帥不比十大元帥差。

  • 阿龍 12
    2024-04-17 18:37

    粟裕和林彪二位最會打勝仗!

    用戶10xxx84 回覆:
    有南粟北林之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