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任正非這句話是“大公司病”的解藥

老方說老方說 2024-05-10 15:14:29

你看這張圖,是小鴨還是小兔?

巴菲特曾在股東大會上展示過這張圖,用來說明人類思維的有趣之處。或許沒有什麽是絕對的正確,因爲每個人都堅信自己是“眼見爲實”,以自己的角度爲事物作定義。

魯迅先生也講過類似的道理,比如看《紅樓夢》,才子看見纏綿,流言家看見宮闱秘事。這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

所以,當一個事發生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視角和看法,有不同的解讀和議論,這是非常正常的。

但對于個公司來說,還是要有個平衡和共識的問題,否則每個人都是我行我素,那就淪爲烏合之衆,毫無組織力可言了。

1、公司與員工之間是什麽關系?

如何看待、定義這個關系,就決定了各自的態度和選擇是什麽樣。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員工認爲公司跟員工之間是彼此利用的關系,那他(她)無疑是千方百計想要占公司的便宜。

某大公司的高層曾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他們從外面引進了職業經理人,這個人面試的時候表現非常好,聰明能幹,有敬業精神,資曆和經驗都沒有問題。本來大家覺得這個人是人才,值得器重,但沒想到兩三個月後就不得不辭退了對方。

爲什麽?他們公司本來搞了一個市場活動,但這個活動有漏洞,這個職業經理人就找外面的人一起暗地裏“薅羊毛”,被發現他還振振有詞,“我有什麽錯,我有沒有犯法……”

在跟他離職談話的時候,他就表示雙方就是“短期合作”,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反正早晚是要分道揚镳,那不如各取所需,多榨取價值才是硬道理,“員工是這樣,公司何嘗不是如此?”因此,誰也不比誰高尚。

在職場上抱著這種想法和態度的人比比皆是,當然懷有這種想法的公司、老板也屢見不鮮。這也是勞資矛盾産生的根源之一,因爲兩者都是心有疑慮,都害怕吃虧。

2、投機和官僚主義是“大公司病”

其實不只是大公司,小公司也一樣有,區別在于程度因爲資源、規模有限比較輕微而已。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一個公司只有達到二三十人的規模,自然就會有人想要投機取巧,走捷徑,使巧勁,濫竽充數,渾水摸魚。

而且一旦老板有懈怠和享受的趨向,身邊自然就會形成一個小圈子,有人就熱衷于“向上管理”,以滿足老板的意圖來換取利益。從古至今都有這樣的人,你不能說他們絕對錯誤,畢竟從個人的得失來說,他們看得很准,討好利益分配者的所得確實比靠努力工作所得要多得多。

有了投機,自然就有了官僚主義,管理幹部脫離實際,熱衷于搞山頭,拉幫結派,圍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忙活,在大船裏開小船兒,工作形式大于內容,由此帶來組織的僵化和遲鈍,拖著組織走向失敗。

任正非對于投機、官僚主義就很反感,“不要選擇跟人、站隊的方式,這也許會掉隊的”,任正非希望管理幹部不要投機,不要指望通過站隊來成功,“你與其把精力消耗在投機上,不如把用在機會主義方面的精力,去多種糧食,增加土地肥力,也許你也會成功的。都這麽有文化了,爲何要投機呢?”

看風使舵,跟人、站隊,容易産生機會主義。任正非說,“那些業績不好,會內部公關,人際關系挺好的人,也許常會被評A、B+,並不斷升級的員工,應一同與他的主官一起末位淘汰。”

3、身居高位的人都是笨蛋嗎?

當你在職場曆練一段時間後就會知道,能夠身居高位的人都有其獨特的本領,否則公司是功利性的商業組織,豈會容忍一個“無用”的人存在?

按道理來說,一個基層員工要出頭需要努力工作,幹出成績來,然後性格要好,值得信任,這樣上級才會賞識你,願意栽培你,給你向上爬的機會和路子。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個能力一般又不知道忠誠、感恩爲何物的人,上級有什麽理由和動力提拔你?

而等晉升達到一定級別,努力的因素就弱化了,這時候“站隊、跟對人”就非常關鍵,你需要眼光准,還要有運氣,才能站在正確的一方。當然很多時候也由不得你,上級如何做你跟著上級走就是了。

前面兩步還不是最難的,最難是朝著高層沖刺,這時候不是老板認定的“德才兼備”的人,是不可能進入這個“金字塔”最高層級的。換句話說,你既要有能力,還要認同企業文化價值觀,對公司忠心耿耿,你才能被接納。到了這個高度,主觀因素比較大。

所以呢,能夠按照這三步爬上去的人肯定不是笨蛋,他們是有水平的,各有“長板”,在某個領域有過人之處。

我們都知道批評投機和官僚主義,可它們又一直存在,說明其中有很深刻的道理。

4、老板和高管爲啥會犯低水平的錯誤?

從人性來講,一個人到了某個地位後就自然會發飄,因爲周圍的人給他(她)都是積極的反饋,時間長了後,自然就會形成心理暗示,以爲自己確實很厲害。

馬斯克夠厲害吧,他那麽聰明也覺得保持“糾正反饋循環”是人生最大的挑戰。

因此看起來很牛的人也會犯低水平的錯誤,很多人的錯誤就是原來以爲牛人非常牛,跟神一樣不可及,後來接觸過後又“祛魅”了,以爲不過如此。只有過了這個認知階段,才會客觀一些看待,看到對方的長處。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身居高位的人如果不聰明,不夠努力,或者能力不足,那就很容易被騙,被更聰明能幹的人所取代。但很多事都是環境使然,大多數實際上也就在平均水平,因此他們也會被蒙蔽,從而做蠢事。

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哪怕一個人很聰明,但如果下屬和員工給他提供的是“經過加工”的信息,他也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任正非在公司反對膠片、PPT就是這個道理,他所強調的就是實事求是。

當然有人既是“天賦異禀”,又勤奮能幹,這樣就很難受人欺騙,比如馬斯克就是這樣,一般下屬和員工想要騙他還是蠻難的,他是那種可以吃睡在工廠一線的人,他說沒有人比他懂制造業不算吹牛。但多少老板和高管沒法學馬斯克,他們大多是根據下屬、員工提供的信息輸入來做判斷,既然反饋過來的信息是扭曲的,在錯誤信息的基礎上如何保證決策的質量呢?

5、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任正非這句話是“大公司病”的解藥

“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一定要大道至簡”,事實就是如此,越是複雜,就越要從反方向努力,管理的重點就是簡化。

否則公司管理本來就夠複雜了,你還要以複雜的方法去做,這就增加了很多成本,還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候複雜就是問題本身,畢竟任何組織熵增的趨勢是不變的。

任正非說要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就是讓基層幹部有權,因爲他們在一線了解具體、實際的情況,可以靈活機動反應,這既是爲了服務好客戶,也是爲了勝利,多産糧食。

這種理念其實就是實事求是,總部機關的幹部水平高,但決策因爲不是源自一線的調查和感知,難免就帶有盲目性,甚至是錯誤的,有的決策造成的損失會非常大,老板一個命令,千軍萬馬去做蠢事,因此導致公司失敗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不了解具體情況就會淪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危險境地,任正非在公司數十年每年都要去各地的代表處視察,其實就是在了解一線的真實動態,盡量避免犯想當然的主觀錯誤。

6、什麽叫明智和智慧?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既懂得自己,也懂得別人,這才稱得上明智。管理者必須是一個明智的人,否則你不懂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是什麽,那就會以爲自己是最高明的,不能夠真正信任別人,讓合適的人來彌補自己的短板。

但如果你不懂得別人,你又如何人盡其才,任人唯賢?要知道不是每個人才都值得信任,有些人才是“有毒”的,他們只想撈好處,以你爲跳板,盡量占你便宜。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就是“奸商思維”,他們不想著合作共贏,而是不付出或少付出而得到最多,以此爲聰明,洋洋得意。所以老板必須學習和修煉自己,讓自己有智慧去分辨人。

什麽叫智慧?我認爲羅素晚年給世人的一番話非常有道理:

當你在研究任何事物或思考任何觀點的時候,只問自己,事實是什麽,以及這些事實所證明的真理是什麽,永遠不要讓自己被你更願意相信的或者你認爲對社會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地去審視,什麽才是事實。

就是這樣,我們做事應該讓自己趨于真理(不是僅憑自己良好的意願),通過錯誤來修正自己,多輸入正確的信息,隨時調整自己的想法,讓方向始終保持大致正確。在這方面,任正非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0 阅读:2

老方說老方說

簡介:互聯網創業者,喜歡分享一切有價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