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闖關綜藝,《盒子裏的貓》先鋒在哪裏?

娛樂硬糖 2024-04-01 11:49:11

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晖

“薛定谔的貓”這個理論如今上網沖浪的群衆都學習過了。但如果把它變成一種綜藝模式,會是什麽樣?

好奇的顯然不止硬糖君一個。故而,優酷的新綜藝《盒子裏的貓》上線之前,就已在全網上了好幾百個熱搜,展現出驚人的話題效應。節目的預熱人數很快突破400萬,創下優酷綜藝預熱用戶量峰值。全明星、闖關、爆笑,這些限定詞更給節目蒙上一道道神秘面紗,讓人想要揭下一探究竟。

現在終于等到開盒時刻,觀衆驚喜地發現這把竟然開出了隱藏款——一邊闖關,一邊搞笑,在無法預料的劇情下,黃渤、張藝興、陳赫一衆嘉賓組成的熟人局體驗未知人生,首期便創下了“陳赫提桶”“青島東北話”等名場面。

截至目前,節目首期播放熱度破9580,數據仍在穩步上升。廣大網友盤完最新一期預告,看到黃曉明、尹正、林更新已准備就位,紛紛在社交媒體喊話褲褲子搞快點。老哥哥們集體上炕,那畫面咱都不敢腦補。

值得注意的是,這檔闖關綜藝不止追求娛樂,還相當注重內涵與深度,在“盒子平行世界”裏呈現原生家庭、生活焦慮、數字生命等社會熱點。觀衆在放聲大笑之後,還能從節目裏看到自己以及生活,或許這就是綜藝的魅力所在。

這些“貓”真鬧挺

綜藝這玩意兒,千萬別上來就搞花裏胡哨的,先把節目做得好看最要緊。《盒子裏的貓》走紅,靠得正是返璞歸真,讓我們再次確認:創作團隊真不用費力搞什麽沖突,讓有意思的人幹有意思的事,喜劇效果就可以拉滿。

咱先看嘉賓名單。節目由黃磊擔任總制作人,黃渤、黃曉明、尹正、張藝興等作爲飛行玩家,陳赫、林更新、吳彼、王迅、鄭恺、周奇(按姓名首字母排序)等作爲角色玩家參與錄制,每周六12點優酷全網獨播。每位嘉賓都是行走的熱梗制造機,用他們擅長的東西發揮節目的創新性,用他們不擅長的東西制造節目的可看性,想不火都難。

黃渤和張藝興組隊開場,前一秒還是兄友弟恭的和諧畫面,下一秒兩人就慘遭NPC圍追堵截。秒變人體挂件的張藝興,時時刻刻要貼貼就罷了,中途還被嚇得發出了二胡聲,惹得觀衆在彈幕裏調侃“他快碎了”。

黃渤、張藝興、陳赫、王迅、鄭恺一彙合,全員開啓躲避清除隊的闖關模式,場面變得更加混亂不可控。五人團湊不齊一個膽兒,每一次都只能趕渤子上架。黃渤老師也不負重托,一會兒領頭表演舞獅,一會兒展示青島東北雙語繞口令。朋友們腦補一下,酸菜炖海蛎子那味兒,是不是很上頭!

最好玩的是,《盒子裏的貓》每開啓一個盒子就會進入一個平行時空,觀衆和嘉賓都需要慢慢摸索才能拼湊出完整劇情。盒子世界暗藏玄機,隨機任務一觸即發。觀衆剛看出點搞笑校園綜藝的感覺,立馬又就被帶入密室大逃亡的緊張氛圍,結束時還看了一場社會學觀察實驗。短短一小時,畫風和情緒瘋狂反轉,極大增加了節目的沉浸感。

在這種設置下,意外制造出大量快樂源泉。五人團闖關遇到困難,黃渤立馬拆遷隊附體,最先想到的總是拆道具。張藝興更是悶聲幹大事,把拆家思路貫徹落實——他一度抄起道具鏟牆皮,硬是把線索給鏟沒了,節目組只能臨時修改遊戲規則。

總之,《盒子裏的貓》的爆梗無處不在。陳赫憑借空耳絕技,把“成何體統”聽成了“陳赫提桶”,被網友戲稱是古希臘掌管諧音梗的神。看他四處找桶的那段,硬糖君真被這位綜藝老前輩折服,好強的信念感!

如果綜藝也有MBTI人格的話,那《盒子裏的貓》大概是ESFP:總能顯現出獨特而不失真實的幽默感,總能成爲全場的目光焦點。對它來說,沒有什麽比跟一群好友嬉笑怒罵更快樂。

闖關模式再進化

靜悄悄的開春綜藝市場,《盒子裏的貓》卻有著一長串的金主名單:度小滿獨家冠名,喜臨門聯合贊助,理想MEGA友情支持、美味合作官銀鹭好粥道共同呈現……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投票肯定。結果證明,廣告主們還真有點子眼光。沉寂已久的闖關綜藝被《盒子裏的貓》再次帶火,重新引發了大面積的關注和討論。

傳統的闖關綜藝,基本都是在一個明確的規則設計下,來重複完成相應任務,從而決出最後的勝利者,更側重于激烈的體力比拼,內容情節性較弱。由于很久沒有産生新的表達範式,這一原本源遠流長的品類陷入同質化競爭很久了,已經無法滿足觀衆需求,進入了漫長的疲軟期。

《盒子裏的貓》的出現,無疑讓闖關綜藝完成了一次有效創新。首先是情景設置,這檔綜藝采取的是盲盒模式,每次闖關都是全新且未知的遊戲世界,嘉賓和觀衆無法猜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麽。

也就是說,盒子世界裏有很多不完全、不對等的信息博弈,卻沒有唯一的路徑和答案,具有足夠多的空間來供所有人探索和發揮。這樣一來,節目不僅考驗嘉賓們的闖關能力,更有個人的感知、謀劃、協作等全方面的能力。

比如說,相較于努力闖關的小夥伴,陳赫全程展現出格格不入的松弛感。但這並不影響他歪打正著找出重要線索,並且是兩次。綜藝之神追著餵飯吃,誰看了不說一句躺平男人最好命。

再比如,他們費勁找出秘密通道,暫時躲開清除隊的追捕。卻沒想到,鄭恺和王迅這對臥龍鳳雛親手蓋上井蓋,把五人小分隊關在了沒有出口的密室裏,“氣”得黃渤直喊笨賊。這些突發情況又觸發新的規則,也增加了節目的看點和懸念。

其次是遊戲選擇。走進盒子世界,主角團自動解鎖九條生命,但每一條生命跟他們的選擇緊密相關。首期節目一開始,嘉賓們明明已經想到假扮舞龍隊可以逃過一劫,但各自的行動截然不同,或東躲西藏、或瞞天過海、或正面忽悠,這些想法都影響著劇情推進和闖關進度。

看膩了闖關綜藝裏過于兒戲的輸贏,如今的觀衆更想看真實、落地情境裏人與人的相處。《盒子裏的貓》就找到社會熱點這個很好的切入口,對親情、科技、親密關系等高共鳴話題展開討論,既有娛樂基因又有人文關懷。首期結尾,主角團面臨是否接受數字生命的靈魂追問。這種情況下,觀衆並不只是看明星闖關,而是在代入自己——當我遇到這種情況,怎麽面對、如何選擇?

不論是遊戲設計還是話題設計,《盒子裏的貓》似乎都在暗合年輕人經常說的那句: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傳統的闖關綜藝是華山一條路,《盒子裏的貓》卻更接近開放世界遊戲。只看你怎麽選擇,也許並無絕對對錯。

如此一來,《盒子裏的貓》就在表現形式、情感內核上都突破了傳統闖關綜藝的邊界。跑酷闖關我們力不能及,但社會熱點誰都能說兩句,甚至沒看過綜藝都不影響參與討論,節目的出圈走紅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情感共鳴,綜藝的新價值

過去兩三年,很多綜藝因無法在內容節奏和大衆情緒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口碑和熱度都表現平平。具體來說,有些節目上價值太生硬,看起來比較枯燥晦澀,已擔不起電子榨菜的稱號。有些節目倒也下飯,但沒有回味,看完心裏了無痕迹,更不值當與人討論、安利。

這就體現出《盒子裏的貓》的難能可貴之處。作爲一檔闖關綜藝,它竟然做到了好笑和走心兩不沖突。可以說,與大衆的情感共鳴、每個人都能發表觀點和帶來思考,是其口碑制勝的關鍵。

仔細拆解,我們會發現《盒子裏的貓》之所以能深得年輕觀衆喜歡,在于對這一群體的精細洞察和極致滿足。衆所周知,盲盒是當下最流行的青年消費之一,創作團隊將此設置成一種闖關模式,觀衆立馬就能熟悉規則、甚至産生心理期待。在確保節目豐富度的前提下還降低了接受門檻,可謂一舉兩得。

此外,闖關綜藝的刺激性、可看性格外需要氛圍襯托。而《盒子裏的貓》有《消失的她》《前任攻略》等爆款電影的編劇、美術團隊加盟,以及《長相思》等大熱劇團隊跨界聯手,在打造強劇情、沉浸感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因此我們看到,《盒子裏的貓》在置景、服化道等方面體現出影視級別的專業度和高審美。第一期節目裏,華麗的舞龍隊服裝、神秘的貓咪眼睛、雜亂的宿舍、泛黃的老照片……這些細節都在營造緊張氛圍、推動劇情展開,給屏幕前的觀衆提供沉浸感十足的體驗。

當然,今天的觀衆,不再是看著別人的故事、別人的遊戲就能滿足,他們還需要在綜藝裏觀照自身。這些東西必須與自己有關,並且能刷出自己的參與感和存在感。

做到這一點並不簡單。很多綜藝的人文關懷,純純是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把爽感和價值放在了對立面,難以真正打動觀衆。《盒子裏的貓》也有感情溫度,但它是用戲劇的表達方式,在充滿真實感的現實細節裏,帶動大面積的情感共鳴,甚至給觀衆傳遞療愈心靈的力量。

第一期節目裏,“幕後主角”頂峰試圖打造了一個新世界,用數字生命將親情延續下去。這個故事通過先鋒戲劇的形式呈現,不失爲節目一大亮點,不乏網友表示“這樣的先鋒藝術表達真的很‘黃磊’,看著好高級,讓人笑著笑著就走心了”。

事實上,這不只是先鋒戲劇和未來命題。就在今年2月,音樂人包小柏對外宣布用AI“複活”了自己早逝的女兒,“我們可以把AI變成一種寄托思念的工具”。

如何看待當下方興未艾的AI“複活”産業鏈,“數字生命能不能讓情感永生”,“遲到的愛到底重不重要”,都是由節目引發的觀衆熱議話題。在這場戲劇演繹的先鋒實驗裏,《盒子裏的貓》的科技洞察和文藝厚度都大大提升。

洞察年輕用戶喜好,挖掘綜藝內容價值,這其實是優酷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盒子裏的貓》只是它立起的又一個創新標杆。接下來節目還會探討現代人焦慮、夫妻關系、平庸之惡,聽上去都挺燒腦刺激的。褲褲子什麽時候安排同款劇本殺,讓我們戲裏戲外都爽一把啊。

0 阅读:15

娛樂硬糖

簡介:有溫度的泛娛樂産業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