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的3句封神名言,醍醐灌頂!

周亦見 2024-05-11 23:36:14

《資治通鑒》記錄了無數帝王將相的事迹。

觀察他們的成事經驗,對我們的成長大有裨益。

下面,給大家分享書裏的三句話。

句句都是精髓,值得反複琢磨。

01

強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得矣。

—《資治通鑒·唐紀·唐紀五十八》

解釋:強迫他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往往難以成功。同樣,禁止人們做他們堅決想做的事,相關的法令也難以貫徹。

作爲領導者,了解和熟悉團隊成員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知人善任,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需要洞察每個團隊成員的潛能。

這就好比是把一顆種子種在適合它的土壤中,它就能茁壯成長。

所以,把適合的人放在恰當的崗位上,是至關重要的。

你要知道他們擅長什麽,對什麽工作有熱情,然後讓他們去做。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長處,用人的藝術就在于發現並最大化這些優點。

除此之外,分配任務時,必須考慮到團隊成員的實際能力。

不能讓他們去做“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事情,這樣不僅任務難以完成,還會打擊團隊的士氣。

當然,管理並非只是簡單地分配任務。

面對問題時,單純的“堵”是行不通的。

如果公司裏有很多人違反某項制度,而且盡管多次強調,情況卻沒有改善,那麽領導者就需要深思了。

是員工們故意不遵守,還是制度本身就存在問題呢?

這時候,了解和順應人性就顯得尤爲重要。

作爲領導者,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必須從“人”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去考慮。

你需要了解你的團隊成員,因人施策,更要順應人性的管理。

對一個管理者來說,衡量其能力的標准,絕不是自己有多麽能幹,能是他帶隊伍的能力。

看看曆史,劉邦之所以能在楚漢之爭中勝出,主要歸功于他善于用人。

同樣的,劉備能從群雄中脫穎而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因爲有諸葛亮等人的輔佐。

他們的成功,其實就是他們團隊的成功。

所以,作爲領導者,你要做的不僅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組建和管理一個高效的團隊。

02

聰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聞少見者戒于壅蔽。

—《資治通鑒漢紀》

解釋:頭腦靈活、洞察一切的人,其實也需要警惕自己不要過于敏銳。相反,那些平時聽得少、見得少的朋友,可能更要注意不要讓自己陷入閉塞無知的境地。

這就像是在森林裏迷路,太過敏銳可能會讓你迷失在過多的信息中,而閉塞則可能讓你完全找不到出路。

即使是再聰明的人,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太死。

人生就像一場舞蹈,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間和彈性。

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我們要學會靈活應變,就像是在舞池中輕盈地轉身。

同時,爲了避免成爲“井底之蛙”,我們需要多聽聽不同的“音樂”,多看看外面“大千世界”的舞步,這樣才能避免自己陷入無知,成爲舞池中的“獨舞者”。

“水至清則無魚”,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想象一下,如果一片水域清澈見底,那意味著它缺少了魚兒所需的食物和庇護。

這樣的環境,魚兒是難以生存的。

同樣,如果我們對待身邊的人要求過高、過于苛刻,那麽很可能就會“嚇跑”他們,最終讓自己變得孤單一人。

所以,與人相處,不要總是拿著“放大鏡”去找瑕疵。

我們要學會寬容和理解,就像是給魚兒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把握好分寸,不要太過吹毛求疵。

畢竟,人生很長,如果總是對同伴指指點點、要求苛刻,那麽很可能就會落得一個人走的下場。

所以,“人至清則無徒”,與人相處還是“糊塗”一點好。

03

老禾不早殺,余種穢良田。

—《資治通鑒·陳紀》

解釋:殘留在地裏的頭季稻谷不早點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會使良田荒蕪。

意思其實很簡單,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會留下後患。

其實,不只是在地裏,這種“陳年禾苗”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就拿我們每天工作的單位來說吧。

那些已經過時或者效率低下的工作流程、管理策略,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就會像那些遺留的稻谷一樣,阻礙單位整體的發展和進步。

它們占據著資源,卻無法爲團隊帶來應有的效益。

有一家公司,他們的數據管理系統還是十年前的版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業務量不斷增長,數據的複雜性也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公司遲遲沒有對系統進行升級。

這就像是在稻田裏留下了“陳年禾苗”。

結果,這套過時的系統導致了數據處理效率的嚴重下降,客戶滿意度大跌,甚至出現了數據丟失的危機。

這就是不及時清理“陳年禾苗”的惡果。

再進一步說,這種“陳年稻谷”的現象並不僅限于工作。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那些過時的觀念、技能,甚至是習慣,都可能成爲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因此,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像勤勞的農夫一樣,不斷檢視自己的“心田”,一旦發現那些“陳年稻谷”,就要毫不猶豫地拔除它們,爲新的成長和進步騰出空間。

唯有如此,內心世界才能保持清明,個人成長才能以順暢無阻。

按王陽明的話來說,這就是“事上練”。

更多幹貨,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周亦見圈子”,送你一本價值500元的《資治通鑒解密》

8 阅读: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