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拉掌勺的巴西是否能擺脫魔咒,阿連德的故事懸在頭頂

穿過大海來摸魚 2024-05-08 05:01:18

盧拉王者歸來,巴西內部翻天

委內瑞拉的機會有幾分?

巴西總統盧拉曾預言道,"19世紀屬于歐洲的時代,20世紀屬于美國,21世紀則屬于巴西。"

拉美國家一直比較魔幻,從資源禀賦上來說,這塊沃土就是上帝強行餵飯,要人口有人口,要礦藏有礦藏,要土地有土地,要帥哥有帥哥,要美女有美女,要娛樂有娛樂,到底缺個啥!

作爲拉美扛把子,巴西總是離發達國家差一丟丟。從時間上來說,巴西的起步是天胡開局,巴西在1822年獨立之初,實力並不比美國弱,1823年,美國開始推行門羅主義,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拒絕歐洲幹預美洲事務,並在第二年率先承認巴西,因此雙方在一開始甚至是親如兄弟的。

上世紀初,巴西就擁有13萬家工業企業,鐵路運營總裏程達到2.7萬公裏,是全球少有的工業強國。那時候東方的賽裏斯還留著辮子,結果在2022年11月,在巴西利亞的一次會議上,新任總統盧拉談及本國饑餓議題時,不禁潸然淚下。“如果到2026年任期結束,每個巴西人都能享用上咖啡、午餐和晚餐,我就完成了人生的使命。”據相關統計,巴西國內有數千萬人面臨饑餓的威脅!

巴西的追求居然下滑到喝咖啡吃飯了,就他那條件誰餓肚子也輪不著他啊,提到巴西,除了足球和桑巴舞,我們能想到的就是黑幫和貧民窟,這就和我們之前說過的委內瑞拉一個樣子,捧著金飯碗要飯!

巴西在魔幻的拉美底子算相當好的,舉個例子,巴西航空工業那是能在國際市場上掰掰腕子的存在,一般而言,能把航空搞起來的國家其他的方面應該不會太拉,而這個定律扔到了拉美就不適用了。

從60年代開始,全球各大汽車品牌都來巴西建廠,巴西汽車年産量增速30%,累計賣出了近10億輛汽車,逐步掌握了造車技術。並且成爲了全球第一蔗糖出口國、全球咖啡與大豆第二大出口國,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國,農業實力無人能比。

現在巴西在國際市場上的拳頭産品還是礦和農産品,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在80年代以來,巴西給外界的觀感就是在開倒車,別人家都在向上遊發力,他偏往下面走,究竟是爲哪般?

其實這個坑還是要算到之前的發展上,很多人不理解,發展還有錯嗎!

貝隆夫婦

其實巴西的例子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幾乎在同一時期的阿根廷也表現出一樣的特征,本來工業蒸蒸日上,社會高速發展,突然就戛然而止,一個還能說是巧合,一片都這樣那就不是巧合能解釋的了。

要想理解盧拉面臨的困境就要追根溯源找到夢開始的地方!

有句話大家都聽過: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巴西的高速發展錢是從哪來的,你可以說慈父時期的蘇聯是靠刮農民地皮積累國力,也可以說日韓是傍大腿跟著起飛,那麽拉美呢!

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工業化的開端都是賣資源,特別是礦和農産品,都是從地裏刨食,攢下了錢再投入工業發展,而拉美的這些初級産品的主要客戶是歐美,那時候也就這些old money有這個市場。

當時這裏的主要經濟部門是由西方資本把持,作爲糧食出口大國,居然被國際糧商拿捏得死死的。那時候這片肥沃的土地基本是軍政府和獨裁的劇本,他們本著交夠老爺的,留足自己的,剩下的就拿出來玩命花,通過大肆舉債來給經濟發展注入興奮劑,大搞基建刺激內需來維護自己的統治。表面上看,好像大家都有好處撈,本土産業也得到了發展,老百姓也就得過且過呗,漲工資加福利(到今天巴西的社會福利開支占比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大家一起接著奏樂接著舞,跑步進入帝國主義,但是還錢的時候終究是會來的!

拉美國家因爲其曆史原因,社會發展始終處于一個畸形狀態,具體表現就是貧富差距大,寡頭色彩濃厚。我們都知道,工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帶來深刻地社會變革,上層建築必須跟著經濟基礎走,土地改革,平權運動,社會治理,城市化,國民教育這些方面必須跟上,而拉美恰恰是用資源堆出來的經濟數據掩蓋了其內生的矛盾,披著現代的外衣,內裏卻沒有多大的改變。

初級産品的出口極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而其政府自身卻沒有主導權,脆弱的社會結構決定了其承壓能力有限,國內民衆的財富在數據上可以平均,而市場會啪啪打臉,國內的基本盤撐不起表面的繁榮。

1979年,國際石油危機爆發,巴西開始嘗到了苦頭。

由于原材料出口收入銳減,導致外債到期無法償還,只能以更高的利率繼續借貸,導致政府信用降低。這時候賴以生存的西方資本釜底抽薪,大量資本跑路,沒人再借錢給他了,巴西央行只能偷偷“放水”,使得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很快就超過了100%。

就是在這個時候,獨裁的軍政府“高風亮節”“還政于民”,說白了就是撈夠了,爛攤子老子收拾不了,甩鍋跑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紙醉金迷,而沒有抓住時機進行必要的社會改革苦練內功(事實上也幹不了),雪崩的時候拿什麽來抵禦侵襲!

委內瑞拉會走向怎樣的未來

1985年軍政府宣告完犢子,巴西迎來“皿煮時代”,說句實話,這個皿煮的成色還不如某品牌包裝裏的薯片,在拉美,皿煮最大的作用就是甩鍋。爲了擺脫債務困境巴西不走尋常路,缺錢就賣家當呗,巴西政府試圖通過公共部門私有化、金融體制改革,從而吸引外國投資,逐步開放巴西市場。

可是賣了家當以後呢,巴西走上了“去工業化”的邪路,搞工業多辛苦啊,國內的小夥伴們看著咱們國家風風雨雨幾十年怎麽過來的就清楚。巴西的工業底蘊雖然和老牌列強比有一些差距,好歹也算入了門,工業門類較爲齊全,這已經是多少國家做夢求都求不來的條件,在拉美絕對算得上是領頭羊,爲了緩解財政上的困境需要巨大投入的實業就放一放,咱們玩三産!

20世紀90年代,巴西開放貿易並降低進口關稅,進口商品大量湧入巴西國內市場,進入21世紀,通貨膨脹得到了有效控制,價格逐漸穩定,巴西的消費市場開始呈現出增長態勢,但其工業部門卻未能提高生産力和實現增長,在國內和全球市場中卻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發達國家在實現工業化之後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是經濟發展的規律,而巴西在自己國內工業還沒發育成熟的時候主動放棄可以說是只翻到《葵花寶典》的第一頁: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到2017年,巴西服務業在全國經濟占比已高達72.8%,而同一年,德國和日本的服務業比重也只有68%。2020年,當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之初,巴西就深陷國內工業制造能力不足的困境。由于國內工業無法生産出合格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巴西民衆不得不轉而使用布制口罩。

俄烏沖突爆發後,作爲農業大國的巴西居然連種地需要的化肥等農資都保證不了。

巴西在70年代曾是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國,年造船産量達72.9萬噸,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近4萬個,帶動10萬個間接就業崗位。可2000年時,巴西的造船業從業人數不到1900人。

擊沉航母,海上巨無霸就這樣走完一生,低配航母也不是誰都能玩的

造船業只是一個縮影,巴西是一個人口大國,戛然而止的工業化帶來了大量失業人口,還沒有長成遮天蔽日的大樹就把樹冠都削掉了,國內的市場都沒來得及發育成熟,教育也沒跟上,第三産業發展需要的相關配套卻長期缺位,三産無法消化這些人口。旅遊業資源是有,水平不高,還是依賴外部,開個奧運會,攝像機被搶馳名中外。金融,更別談了,就拉美那圪垯誰家財政不是一趟灘黃泥巴,堅挺不起來。那麽巴西政府又面臨著一個尴尬局面——維穩支出過高,繼續推行高福利政策,通過借債來保障社會福利,導致政府收支嚴重失衡。

好家夥,折騰一圈又轉回來了。其實這和委內瑞拉等國是一樣的,闖王來了不納糧,還給你發糧是很美好,問題在于闖王的糧是從哪來的,闖王之流可以吃大戶,那大戶吃完了呢?這個問題其實古巴太祖卡斯特羅同志和智利那位吊了直升機的阿連德已經做出了示範。卡斯特羅曾經就指出過拉美社會革命重分配輕生産的弊端,不解決這個問題怎麽折騰都無法擺脫宿命。折騰來折騰去整個拉美蓬勃發展就剩黑幫和貧民窟了。

分蛋糕大家都喜歡,可是這蛋糕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拉美除了古巴之外,那碎片化的政治格局決定了他們既不能吃大戶,更不能破圈突圍,真有這樣的狠人北邊那個牛仔早就下刀子了,只能通過封官許願發福利拉選票,不斷推高政府債務,觸及靈魂的刀子沒人敢碰。

抗疫先鋒

應該說巴西一直在崛起的路上,就是跨不過去那道坎。盧拉二度掌權面對的局面比他之前好不到哪去,國家的經濟命脈始終不在自己的手上,社會撕裂日益加深,巴西的經濟對外部的依賴局面沒見好轉。即使其長袖善舞拉來一些助力也改變不了巴西社會的基本盤,更別談國內外的對手始終在給他上眼藥,盧比揚卡和苦跌塔的模式我還真不信盧拉能玩起來,外援最後也會被消耗光,無非是左手倒右手的區別。向左走,債務解決不了,向右走,社會問題能把人給埋了,不信你看戴口罩的時候,發揮作用的是誰。

政治問題解決不了就集中精力搞經濟,能做一點是一點,作爲實幹派的盧拉對巴西的症結看得一清二楚,在二次入主之後,再工業化的藍圖就出來了。

2024年1月25日,巴西聯邦政府正式推出“巴西新工業”計劃(Nova Indústria Brasil,簡稱NIB),標志著巴西在加強工業基礎和促進創新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該計劃由國家工業發展委員會(Conselho Nacional de Desenvolvimento Industrial,簡稱CNDI)工作組起草,部署未來十年內的國家再工業化戰略,目前已發布《新工業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根據已發布的文件,該計劃的主要背景爲:第一,加強工業發展是巴西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第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巴西經曆了快速的去工業化過程,呈現生産工業初級化、産業鏈環節縮短和脆弱等特征;第三,巴西的出口集中在技術複雜度低的産品上,限制了巴西的貿易收益。

在這一背景下,“巴西新工業”計劃將與其他政策相互作用,形成系統性的長期政策,其三大主要目標是:促進技術進步,從而提高國家生産力和競爭力,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更好地利用國家的競爭優勢;重新定位巴西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該計劃提出了六項需在2033年之前完成的任務,並爲每項任務制定了具體的目標。

深徹的社會變革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是盧拉龍場悟道之後給出的答案,抓住主要矛盾。指望旗幟一展,萬邦來朝那叫中二病!當前巴西社會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貧困和就業,其他的都得放一邊,所謂的黑幫和貧民窟說到底還不是經濟問題!通過經濟拉動來改變社會形態,想法是挺好。

對于盧拉提出的藍圖巴西國內是怎麽看的呢?這麽說吧,有一個詞叫做“巴西成本”(Custo Brasil),其含義是巴西的生産成本及整體商業環境,涉及稅收的數額、融資渠道的多樣性與可獲得性、勞資關系的和諧程度(即留住一名工人所需的經濟成本)、道路與港口設施的質量以及整體基礎設施的完善度,對巴西的供給條件産生了深遠影響。換成我們的話來說就是社會成本,據估算,“巴西成本”每年從在巴西運營的公司中“抽”走的資金高達1.5萬億雷亞爾,這一數額占到了巴西國內生産總值的20.5%。錢去哪了,見仁見智!

想實現這個願景盧拉需要爲巴西找到新的市場,打擊腐敗,調整彙率,改革財政,維持穩定,工作量不比社會改革輕多少,差別就是小步快跑和大踏步跨欄,別忘了,老盧同志都是奔八的老同志了。

從宏觀走勢上來說,包括巴西、委內瑞拉這些國家在內,他們國家的發展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高度契合,根子上還是吃的資源飯,在這碗飯裏,自己和外國資本各占多少說多了都是眼淚。前面說了,搞工業不容易,融資、稅收、人力資源、彙率、銀行利率、基礎建設、社會環境、外交政策都得跟著轉,在這個宏偉藍圖中,還沒算進去一個幽靈,那就是美帝!啥時候這位爺抽出手撥弄一下子那就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盧拉的四根手指

巴西或者說拉美缺的是什麽,從這個劇本身上就能看出來在這片誕生了魔幻現實主義和解放神學的土地上最寶貴的就是獨立自主,得天獨厚的資源禀賦並沒有轉化爲國家實力,反而成了頭上的緊箍咒,命運既不在上帝手上,也不在盧拉手上,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1 阅读:36
猜你喜歡

穿過大海來摸魚

簡介:分享有趣的東西,開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