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該不該第六次拿金像影帝?

華語娛樂聚焦 2024-04-15 21:11:15

梁朝偉又又又又又又拿到香港金像獎影帝了,不來現場的他臉上有點尴尬。

劉嘉玲雖然張揚地換了兩套衣服,胸口戴著個大龍蝦替老公領獎,依然難掩那麽一絲不好意思。

王晶也說希望梁朝偉讓賢。

網友們更是爲林保怡叫屈,#林保怡 可惜#沖上了熱搜,熱度比影帝梁朝偉還高。

梁朝偉拿影帝,其實一開始基本上就是鐵板釘釘的事。

金像獎有三個前哨獎——影評人、編劇家、導演會。而這三個獎分別被吳慷仁、黃子華、梁朝偉拿下。余香凝拿到了影評人和導演會,所以影後沒得跑。

雖然看起來今年影帝之爭非常激烈,其實也不然。從曆年重合度來看,三個前哨對金像獎的影響分別是10%、5%和85%。拿下導演會的最佳男演員就意味著提前鎖定金像獎。

劉嘉玲盛裝出席,也證明了他們早就內部得知了結果。

觀衆如此驚訝最大原因是,大家一直並沒有太關心金像獎。

然後要解答一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林保怡值不值一個影帝?

答案是五個提名人裏面,最拿不到影帝的就是他。

當然不是林保怡演技不行,相反他演技相當之好。問題是他僅僅是一個出場十來分鍾的男配角,演技再好,也注定只能是陪跑,畢竟賽道都不對。

這就是這次金像獎裏面最有趣的一件事。從演職員表來看,姜大衛是穩穩的一番,甚至排女主余香凝的前面,林保怡只能排第三,是正兒八經的男配。

姜大衛在香港電影圈的資曆擺在那裏,這樣的排序無可厚非。不過作爲男一號,姜大衛的戲份也不多,可能就比出場十幾分鍾的林保怡多了個五六分鍾。如果讓姜大衛去角逐金像獎影帝,那麽必然也是輸。現在合理推測,電影公司爲了得獎最大化,把姜大衛報了最佳男配。

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一個電影完全可以同時報兩個男配。從名單來看《毒舌大狀》在女配獎項就入圍了兩個。

那麽爲什麽不給林保怡也報男配呢?

因爲看過電影的人會做一個對比,林保怡和姜大衛的演技旗鼓相當,但是論沖突性和突破性,林保怡確實更勝一籌。這樣一來,姜大衛的男配就拿不到了。

繼續合理推測,電影公司爲了“敬老”只好犧牲了林保怡,畢竟他也是第一次入圍影帝,對他來說同樣也是無上榮耀。

說完林保怡再說其他入圍者。

這次影帝呼聲同樣很高的黃子華,爲什麽不是他得呢?要知道《毒舌大狀》在香港拿下來一億多的票房,創下曆史之最。金像獎不太會爲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電影錦上添花,這也是傳統。當然登上神壇的周星馳就另談別論了。

綜合考慮最能跟梁朝偉一決高下的是大鵬和《年少日記》裏面的盧鎮業。這兩個電影是文藝路線,都是評委喜歡的路子。《年少日記》的口碑更是能與《白日之下》一較高下。

但是前者來自內地,在香港根基尚淺,後者比較默默無聞,只能說他倆以後機會還有很多吧。

最後講到香港金像獎。金像獎一直是個地方保護思維特別濃的獎,一直被诟病是小圈子的遊戲。

首先入圍要求就很苛刻。除了公映場次要求之外,還對制作方有嚴格要求:

1、導演須是持有中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

2、出品公司(最少一間)是中國香港合法注冊公司;

3、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須是持有中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中國香港居民。

這樣一來無疑將很大一部分優秀電影隔離在了門外,因此也很難說香港金像獎能代表整個華語地區的電影。

此外金像獎是工會投票制度,換言之就是集體投票的結果。也就是一開始說的,三個前哨獎裏面,導演會參考價值最高,是因爲兩者之間,參與投票的人重合率最高罷了。

集體投票最大的弊端就是人情票太多。

首當其沖就是“補償心理”,當年劉嘉玲憑借《狄仁傑》女配身份拿了金像影後,就是對她屢提不中的一個補償。金像獎還出了名的傳統——“敬老”,羅蘭在電影圈兢兢業業跑了那麽多年龍套,老了給她頒個影後表示尊敬。

梁朝偉的《金手指》實在算不上什麽好片子,他在裏面的表演也只是中規中矩。但他的地位和關系,又豈是其他四位入圍者能相比的呢?

也正是因爲人爲條條框框太多,和人情世故橫行,金像獎變得越來越雞肋。他既沒有了影響力,也失去了獎勵真正需要被獎勵的電影從業者的初衷。

金像獎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未來的路如何走?反正從現在的迹象來說,看不出有什麽迫切改變的欲望,反而愈加封閉起來自得其樂。

只能說一句,支持電影絕不只是靠口頭喊,而是真金白銀進電影院。

與其在網上爲林保怡抱不平,不如花幾十塊錢買一張《白日之下》的電影票吧,一定值回票價的。

0 阅读:43

華語娛樂聚焦

簡介:最好玩的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