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0萬存款,今年選擇買房還是繼續存?聽聽經濟學家說的,比專家靠譜

胖典專欄 2024-04-15 14:06:51

如果你有50萬的存款,你會選擇存銀行還是買房子?

若是十年前,許多人或許會選擇投資房産,但近年來樓市動蕩,即便將迎來轉折,觀望者仍然多于決定者。

既如此,不如聽聽內行人的建議。

經濟學家任澤平說過,房地産的走向與人口、土地、金融息息相關。

目前,這三個因素已經發生了變化。

1、金融方面,M2貨幣供應量基本與房價增長呈正相關。

2017年之前,快速上漲的房價對應著兩位數的M2貨幣供應量增速。而2017年起,貨幣供應增速變爲個位數。

這就意味著M2對于房價的支撐力開始減弱。

2020年一季度,M2貨幣增速重新恢複兩位數,但這只是特別現象。

事實上,M2貨幣增速與國民經濟增速幾乎能達到完全一致,當經濟增速進入“L型”階段,M2貨幣增速也會逐漸放緩。

2、從人口的角度而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已突破14億,但人口自然增長量卻開始降低,僅有467萬。

中國社科院也在《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中作出預測:在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出生率降低的共同作用下,我國或在2028年出現人口負增長。

如今土地城鎮化速度明顯低于人口城鎮化速度,而人口增長率卻持續降低,這就意味著在房子不斷增多的同時,對于住房的需求量卻開始減少。

3、土地方面,近年來國家不斷重申“穩定地價”的要求,當土地價格穩定了,一定程度上,房價也會穩定。

此外,土地資源本就有限且不可再生,改變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是大勢所趨。大拆大建的時代已經過去,對國家而言,勢必會推進對城市存量住房的改造提升工作。

綜合以上因素可知,在未來,土地市場將會進入平穩期。

更緊要的是,房價變化離不開國家政策調控。根據過去經驗,當政策收緊,樓市降溫,政策松動時房價又重新上漲。

據近來國家政策推斷,樓市將迎來轉折。

首先,“住房不炒”成爲新長期目標;

其二,首次明確了不能將房地産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第三,房地産需要長效機制建設。樓市需要平穩發展。

雖然從政策面上來說,房價即將歸于平穩,但平穩並不意味著降價,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房價對于普通人而言,依舊屬于高消費。

對于要不要買房,馬雲與董明珠的觀點幾乎一致:年輕人不要太早買房。

一方面,年輕人本就收入不高,若是用來買房,每個月的房貸將會限制自身生活的幸福感,也會讓人失去工作的積極性與拼搏力。

另外,以後的房價將會越來越低。

無獨有偶,華爲公司董事長任正非也持相同觀點。

那麽,如果現在手裏有50萬存款,到底該買房還是繼續存在銀行裏。

利弊從以下三點入手進行分析:

1、存銀行最大的好處在于保障現金流安全,此外還可以獲得一筆相對可觀的利息。

一般銀行給大額存款的5年期利率可以達到4.2%,也就是說,將50萬的存款進行定期儲蓄,到期後能夠多獲得105000的利息,一些中小型銀行爲挽留客戶,還會給出更好的利率。

雖然貨幣在未來或許會存在貶值可能,但若追求穩妥,在銀行繼續儲蓄3、5年依舊是個不錯的選擇。

2、買房子,50萬可以用來交部分二線城市非熱點地區,或三四線城市的首付。而與此同時,也意味著在成交後將每月背負貸款壓力。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樓市難免出現下跌貶值的情況,且不同樓市價值不同,若是投資一套價格超二三百萬的新房,在未來依舊會價超所值。

3、買房子對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價值。

對投資者而言,買房在精不在多,購房消費通常只是一種金融行爲,利益最大化是他們的追求。

對于住房剛需的購買者來說,如果工作穩定,可以支撐每月的月供且不影響生活質量,遇到合適的房子自然可以選擇上車。

如果50萬的存款依舊無法支撐首付,甚至余下的部分還要東拼西湊,那就需要保障50萬現金的存續性,切勿盲目追風。

作爲還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年輕人來說,過早負債得不償失,如今在國家政策調控下,樓市房價已趨于穩定,購房上車暫不需急于一時。

50萬的存款對于普通人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下決定前要謹慎考慮。

6 阅读:233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