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死亡百人住院,小林制藥爆雷:那些被吹上天的「日本神藥」,早該塌房了

快刀財經 2024-04-08 09:57:01

日本制造劣迹斑斑,小林制藥僅是縮影。

作者:朱末

來源: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

日本又又又鞠躬了,這次是因爲鬧出了人命。

出面開道歉發布會的,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藥企“小林制藥”。其生産的含有紅曲原料的保健品,已致5人死亡,114人住院,約680人正去醫院就診或准備就診,連日本首相都迫于輿論壓力,出面回應了問題。

▲發布會現場

截至目前,小林制藥公司已經連續6次發布紅曲相關産品召回通知,並稱原因可能是産品混入了“意想不到”的黴菌成分,具體成分有待進一步調查。

▲小林制藥召回的三款含紅曲産品

細思極恐的是,這批出事的原料共生産了6.9噸,除了自用之外,余下的大部分都被售賣給了其他醫藥公司,以及飲料、食品生産、釀酒廠商,共波及3.3萬家企業,由于流通面積太廣很難追溯,所以最終會有多少人中招,小林制藥方也沒法預估。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公告,提醒關注小林制藥的相關産品風險,並建議停止服用。如此一來,熱衷海淘的國內消費者坐不住了,要知道,小林制藥可是中國代購清單中的常客,不少産品在國內都是名副其實的“大爆款”,中國更是小林制藥海外第二大市場,怎能不令人感到“後怕”。

▲2023年中國市場總計貢獻超135億日元營收,約合人民幣6.4億元

“吃死人”的小林制藥,如同一個縮影。深挖下去,這並不是日本“網紅神藥”第一次塌房,除了小林制藥,參天制藥、小林化工、廣貫堂等日本知名藥企也爆出過大量醜聞,且一次比一次駭人聽聞。

當“神藥”變“毒藥”,當“工匠精神”變“躬匠精神”,如今的日本制造,已經離曾經引以爲傲的品質傳奇越來越遠。

01

被追捧的“日本神藥”

如何收割中國消費者?

溫和、安全、高效,一度是國人對日本藥品、保健品的主要印象。

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拿這次出事的小林制藥來說,與其說小林制藥是一家藥企,不如說做的是日用品。

創立之初,小林制藥從事的是醫藥産品的批發生意,但由于批發生意不賺錢,幾乎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破局的辦法只有從藥品批發商轉型爲醫藥生産商。但醫藥界有個耳熟能詳的“三十定律”,花費10年時間,耗資10億美元,才有10%的成功率研究出一款新藥來,這對小林制藥來說,代價實在太大。

在1894年與1939年,小林家族也曾推出過治療腳氣、腳藓的塗抹藥劑“田蟲酊劑”和頭痛藥“Hakkiri”,但在産品線成熟的大藥企面前,小林制藥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小林制藥的聰明之處就在于,知道硬碰硬不行,幹脆就從“縫隙市場”裏入手,做一些“沒有也行但有了會更好”的小玩意,來獲得高占有率。比如,東亞人沒有使用牙線的習慣,小林制藥便將牙線與牙簽結合,設計出了牙線棒;緩解肩周炎的都是貼劑,小林制藥能變成方便塗抹的“安美露”;針對中産的喜好,小林制藥還設計出馬桶裏滴一滴就可以除臭的“消臭元”。

靠著滿足消費者的隱性需求,小林制藥在小市場裏做出了大生意,站穩了腳跟。2014年,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小林制藥又趕上了“種草紅利”,彼時的社交網絡上流傳著各種“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其中就有5個來自小林制藥。

小林制藥曾公開數據,因爲被中國網媒推薦,2015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至上年同期的5倍多,整個2015年小林制藥股價大漲40%。

網絡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國人的跟風心理,讓國內消費者完全“欲罷不能”。最關鍵的是,日本藥企也很懂得“審時度勢”,趁著中國國內霧霾肆虐,日本藥廠紛紛看准這一商機,宣傳潤喉糖“龍角散”、中成藥“清肺湯DUSMOCK”等,不僅在包裝上用中文寫上“適合空氣汙染”,還在醒目處表明“具有抗霧霾”的作用,果不其然,中國消費者買走了20%的清肺湯。

代購之風的盛行,又爲日本“神藥”的風靡添了一把火。代購們爲了賺錢,在營銷話術上無所不用其極,把售價偏高的玫瑰眼藥水說成是“眼藥水界的愛馬仕”,能讓眼球變白,預防眼部疾病;把成分不明的止咳水說成是立竿見影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的的“家庭必備藥”。

再加上過去日本制造的口碑極好,豐田、索尼、松下等品牌的高質量商品一直爲業內外所推崇,讓很多中國消費者對日本制造産生了厚厚的濾鏡,買買買的時候幾乎沒有後顧之憂。

正是這種“無條件信任”,讓嘗到甜頭的日本藥企越來越沒有底線。

02

濫用成分制造違規

醜聞頻出觸目驚心

很多日本人都不敢隨便吃的本土藥,在國內卻成了搶手的“香饽饽”。

這些日本“神藥”微妙地處在“藥”和“保健品”之間的模糊地帶,針對的是稱不上“病”,但有時又會感覺不適的亞健康狀態。看起來個個“嚴謹”,實際上卻是濫用各種違禁成分的“猛藥”,以達到更快更直接的效果。

2019年,小林制藥的洗眼液在加拿大被禁售,原因在于其中含有處方藥成分氨基己酸,副作用包括眼睛流淚、視力改變、頭疼頭暈、惡心嘔吐、肌肉無力等。

連同一起爆出來的還有幾款網紅眼藥水,如參天FX、PC,宣傳中均強調可以“瞬間消除紅血絲、消化眼疲勞”。結果所謂的紅血絲消失術不過是加了“鹽酸四氫唑啉”;眼睛清亮、疲勞環節則是加了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前者是一種腎上腺素類藥物,可以快速收縮血管,消除紅血絲的效果顯著,但同時,鹽酸四氫唑啉進入血液循環後,會加重心血管負擔,造成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等症狀;後收縮瞳孔,長期使會産生依賴性,甚至造成睫狀肌功能異常。

至于日本SS制藥生産的,號稱“包治百病”的EVE止痛藥,“秘訣”是因爲其藥物成分中含有一種名叫“丙戊酰脲”的成分。丙戊酰脲是一種鎮靜藥物,這種藥物除了日本,其他國家已經禁用,原因在于其可能會引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但爲了快速起效,日本人在添加爭議成分的時候並沒有“手軟”。

經不起推敲的還有太多太多。日本止癢外用藥“無比滴”,成人版裏面主要是激素和苯海拉明;五花八門的“鼻炎噴劑”,使用的是早已被中國國內淘汰的鹽酸萘甲唑林,容易應發“藥物性鼻炎”;廣受歡迎的“兒童感冒糖漿”,含有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禁用的可待因。

日本藥企甚至還把治療甲狀腺病變的藥,加入“黃金減肥套餐”出售;把“強力瀉藥”當做普通減肥藥賣,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只能說,在“追求效果”的世界裏,日本確實走在了前頭,至于付出的代價,全落到了消費者頭上。2021年,同名爲“小林化工”的藥企,在生産口服抗真菌藥的時候出現嚴重失誤,導致睡眠誘導劑的添加量嚴重超標,患者只要吃下一片,就相當于吃25片安眠藥,由此引發22起嚴重車禍,兩人死亡。

而當官方展開調查後,小林化工生産的500多種藥品,居然有超過400種藥的制造記錄都是僞造的,這些問題整整持續了40年,一直得到公司管理層默許。最終,小林化工被吊銷藥品生産、銷售許可證。

2022年11月,日本百年老字號“廣貫堂”曝出醜聞,被證實不僅在生産方式上違反規定,而且對制藥原料居然沒有最基本的藥物試驗,原料隨機、生産隨機、質量隨機,相當于把患者當成小白鼠在耍。

過去幾年裏,已經先後有14家藥企被處罰,問題集中在原料異常、制造違規、篡改數據、測試造價,樁樁件件,都是謀財害命的操作。在日本仿制藥協會38家企業會員自查中,更有超過1000多種藥品存在不合規問題被曝光,叫人膽戰心驚。

再到如今小林制藥事件的爆發,則將遮羞布一把扯下,將日本制造的現狀,赤裸裸地呈現在公衆面前。

03

日本制造劣迹斑斑

小林制藥僅是縮影

事實上,關于日本制造的醜聞,在近年來已經是愈演愈烈的趨勢,且都是重大惡性的程度。

2016年,東芝集團長達7年的僞造油耗數據被證實曝光,涉及多達62萬輛汽車;2017年,曾是全球三大安全氣囊公司之一的高田公司申請破産,因持續篡改産品關鍵監測數據,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傷;2018年,神戶制鋼數據造假,問題涉及200多家企業,至少存在10年以上的有組織造假行爲。

2021年5月,英國的高鐵車廂發現了裂縫,這種極其嚴重的安全隱患,引起了英方的高度重視。經各項檢測,日立公司這批高鐵車廂使用的金屬,質量不僅嚴重不合格,且篡改了出廠的檢查數據,而且是系統性造假,至少存在30年之久。

▲鞠躬之後,接著再犯

今年年初,日松下集團旗下從事電子零部件業務的子公司“松下工業”承認,在向第三方機構申請産品品質認證的過程中,存在篡改測試數據等違規行爲,涉及産品種類多達52種。

這些“事故”的共同點在于,明明存在嚴重問題,公司社長、高管也全都心知肚明,卻依舊選擇視而不見,一步步放任事態走向崩塌。

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小林制藥也是一樣,只要梳理時間線就能發現,小林制藥本有太多次機會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早在1月份的時候,小林制藥就已經陸續收到13名患者因服用制藥紅曲成分保健品身體不適的報告,有患者甚至已經到了需要透析的地步,但小林制藥的做法卻是秘而不宣。

▲1月份已有異常情況出現

直到3月22日,小林制藥才首次對外發布公告,宣布近期有消費者在服用紅曲保健品後出現了腎髒疾病。此時的小林制藥態度依然欲蓋彌彰,不忘強調沒有證據表明發病和相關保健品之間有關聯性。

之後,隨著患病人數的不斷增加,小林制藥才對自制紅曲原料重新進行了成分分析。匪夷所思的是,小林制藥給日本消費者的賠償方案居然是“2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元)的代金券,且國內外還是不同標准,對待中國大陸的消費者,賠償僅停留在商議階段。

可以說,小林制藥事件,並非偶發的安全事故,也徹底暴露了日本整個行業在安全監管、企業道德責任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信譽如沙,流失易逝,一個神話破滅的速度,遠遠比它樹立起來的速度更快。眼下,小林制藥的危機還沒有結束,但那份曾經的信任,已經被透支殆盡。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劣迹斑斑”的日本制造,該走下神壇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配圖僅供參考,無指向性及商業用途)

參考資料:

1.鹽財經《致死網紅藥,戳破了中産的日本神話》

2.智谷趨勢《造假、濫用成分,“吃死人”的小林制藥不過是日本産品的一個縮影》

3.吳曉波頻道《小林制藥“翻車”:日本制造的另一面》

4.大貓財經Pro《日本神藥塌房40年!中國人最愛買》

0 阅读:6

快刀財經

簡介: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