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協同辦公生變

銀杏科技 2024-03-15 22:37:20

隨著産業互聯網戰事愈發深入,協同辦公賽道正經曆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騰訊和阿裏,以及字節跳動,均成爲了急行軍。

與此同時,賽道格局也日漸清晰。釘釘和企業微信正將其精力集中在付費用戶和市場轉化上,飛書則在奮力開拓市場,試圖攻入前者的腹地。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AIGC浪潮,釘釘和飛書展現出了積極的態度,而企業微信卻顯得更加格外審慎——一面是暧昧,一面是觀望,協同辦公“三國殺”,竟走出了兩條路。

但從行業視角來看,AIGC時代不僅爲協同辦公領域帶來了技術層面的更新,更是在商業模式和市場格局上帶來了顛覆。遊戲規則,已悄然改變。

AI重塑競爭格局?

在當今時代,協同辦公應用已經成爲了通往B端市場的關鍵錨點,其不再僅僅是所謂的工具,而是逐漸成爲企業運營和生態構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基于此,無論是釘釘、企業微信還是飛書,均試圖將自己定位平台抑或是供應商的角色,供給全面的企業服務生態。畢竟覆蓋各行業、各場景的協同辦公應用,在産業互聯網裏具備不俗的引力——誰協同辦公生態更加完善、豐富,誰便能在B端戰場裏搶得優勢。

只是,縱使現階段協同辦公賽道被廣泛認爲是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的“三國殺”,但三者其實並不處于同一量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去年4月,釘釘MAU爲1.99億,排名首位,企業微信以1.02億MAU位居第二,而飛書MAU則僅爲0.12億,遠遠落後于前兩位玩家。

用戶體量的差異,一定程度上源于釘釘和企業微信具備的先發優勢。大多數企業選擇協同辦公平台,往往是一次性的——除非出現重大問題,否則很少有企業會輕易更換平台。而這種依賴性,造就了阿裏和騰訊的強大護城河。

而作爲後來者,産品力一直是飛書的武器。作爲字節跳動內部孵化的産品,飛書繼承了字節先進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而在互聯網語境裏,飛書亦因其好用、易用,收到了“打工人”的普遍好評。

然而,正如前述所言,企業轉換協同辦公平台,往往背負著不小的成本,以及自上而下的阻力;加之協同辦公賽道普遍被認爲是一門To老板的生意,員工體驗往往被忽視。因此,即使飛書在産品力上有所優勢,其用戶規模也難以迅速追趕,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不過,在AIGC浪潮下,隨著各式各樣的AI工具越發融入工作流,協同辦公賽道的格局或許將出現新的變化。比如自動化數據處理、智能會議記錄、智能助手等場景,使協同辦公應用不再僅僅是信息交換的工具,而是轉變爲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質量的強大幫手。

而企業的本質,歸根結底是一種通過有序地配置和運用各種生産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組織。基于此,愈發智能的AI應用,自然成爲了企業降低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效率的助力。

協同辦公應用的AI化,對于追求效率和創新的企業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而産品力,或將顛覆先發優勢所造就的客戶資源壁壘,成爲協同辦公賽道下半場的關鍵競爭維度。

因此,AIGC浪潮,對于協同辦公玩家而言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

三國殺,兩條路

當前的協同辦公應用戰場,AI的加入亦正在悄然改變遊戲規則。

釘釘的智能化戰略布局和飛書的AI新舉措,似乎描繪出了協同辦公領域的新競爭圖譜。去年4月,釘釘總裁葉軍宣布將進行全面智能化升級,用大模型將所有産品重塑一遍,去年的“雲棲大會”上,釘釘則展示了諸如釘釘魔法棒、宜搭AI、ChatBI等一系列AI産品。

無獨有偶,飛書亦于去年上半年宣布將推出AI助手,而近日,飛書發布“飛書智能夥伴”,端出了融合提煉會議要點、生成文檔表格、分析數據等功能的“AI同事”。

縱觀現階段以AI改造協同辦公賽道的玩家,“用大模型把自身重做一遍”的釘釘有望借此鞏固現有優勢,而兜售“先進”的飛書,亦有望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在這場“三國殺”中占據更優的身位。

然而,在這場“三國殺”中,企業微信卻保持著相對沉默——對AI的態度,並沒有釘釘、飛書那般暧昧。

2023年實幹企業家峰會上,企業微信行業拓展總經理陸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企業微信雖然對AI技術有所關注,但在當下階段並不會著急使用AI技術。”與此同時,其反複渲染著企業微信過往的“連接”標簽——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非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

只是,從學習釘釘,再到防禦飛書,企業微信一直在查漏補缺,試圖抓住“最大公約數”。因此,在釘釘、飛書接連踩下油門的當下,企業微信對于AI的遲緩,略顯反常。

背後的邏輯在于,AI在協同辦公領域的應用,仍處于不穩定和探索階段——縱使協同辦公應用AI化已是大勢所趨,行業對于其未來亦普遍有著樂觀預期,但就現階段而言,AI在協同辦公應用中的真實效用和普及程度,似乎並不成熟,企業對于AI的真實需求及可行性尚存疑問。

飛書CEO謝欣曾指出,在飛書過往和客戶共創的情況中,有的客戶甚至擁有超過100+個系統和應用,而員工真正能高頻使用的,往往只有5%不到。這意味著,協同辦公廠商想要在行業語境裏傳達的,與企業業務線上實際落地的,往往有所割裂,AI亦然。

另一方面,當AI應用置于不同的行業、企業時,其適應性和有效性也存在顯著差異。對于數字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如IT行業,AI應用的落地、鋪開可能更爲順暢;然而對于産業數字化的主體——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而言,情況則完全不同。

以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爲例,AI應用顯然無的放矢,而人力資源流動率較高,疊加員工自身素質有限,亦是企業很難通過員工釋放技術價值,相關培訓也難以有效開展。

因此,在協同辦公應用的這場“三國殺”中,企業微信的相對保守策略或許是基于對當前AI技術應用現狀的懷疑。步調緩慢的企業微信,或許是在等待釘釘與飛書爲其試錯,待AI在協同辦公領域的路徑更加明晰和成熟後,再低成本地入侵。

在商業世界中,創新往往是最強大的武器,而企業微信若不想掉隊,勢必將踏入同一條河流。

畢竟AI,對協同辦公賽道,以及各位玩家的影響,可謂相當深遠——無論是行業巨頭如釘釘、企業微信、飛書,還是衆多垂直領域的小型廠商,每家企業都在AI這片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尋找自己的航向。

只是,現階段,面對AIGC浪潮所帶來的紅利,協同辦公玩家們家家都有難練的經。

釘釘,作爲賽道老大,則需要AI撬動落地緩解,提振其商業化,畢竟獨立之後,強如釘釘,亦須再度證明自己;而企業微信擺出防禦姿態已久,雖然何時進攻仍然未知,但AI化不失爲一大契機。

而飛書所面臨的則是來自內部的壓力,在字節跳動近期裁撤業務線的背景下,飛書迫切需要借助AI的引力,交出更好的答卷,從而避免重蹈PICO和遊戲業務的覆轍。

因此,對于協同辦公巨頭而言,AI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對于廣大協同辦公行業的其他垂直廠商而言,AI卻有如洪水猛獸。

某RPA行業人士告訴銀杏科技,單從應用角度來看,其産品終究會趨于同質化,想要建立護城河,更多是在生態、AI層面。

以AI爲例,RPA本質上是通過軟件機器人模擬人類操作,實現企業業務流程自動化的技術,而AI+RPA本能講出一個很動聽的故事。只是,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生態上,其作爲腰部玩家,均無法媲美大廠,因此目前正在考慮接入大廠的開放生態,以求生存和發展。

換言之,AI可能促成整個協同辦公賽道重新洗牌,市場亦將向資源豐富、技術先進的頭部玩家傾斜。而除卻能否端出可行的AI辦公應用,能否承接住這波“賣鏟子”的紅利,對各玩家而言同樣關鍵。

歸根結底,按照目前的趨勢,協同辦公行業的下一個階段將是AI從少數人到大規模普及的過程。只是,二者之間目前尚有著一條深深的鴻溝,只有真正理解並跨越這條鴻溝的玩家,才能享受AI所帶來的可能性。而這,正是協同辦公賽道乃至整個産業互聯網,古老的落地命題。

0 阅读:10

銀杏科技

簡介:帶給你最好的商業人物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