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诩的清醒爲子孫避禍,楊修的小聰明害人終害己,三國真人才輩出

山一樣的意志 2024-05-01 14:28:46

最近重新看老版《三國演義》,又有了新的感悟。

就是曹老板的兒子們奪嫡那段戲,曹丕和曹植互相競爭角力那段,角逐最後的繼承人。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這些英雄人物對自己後代的培養也是格外的看重的。

但是不同的人物,對下一代繼承人的培養,卻有著天壤之別。很多成名角色,後代卻一個比一個拉跨,不僅守不住基業,反而是丟盡了上一代人的臉面。

比如劉表的兒子劉琮,太小了根本就沒有話語權,蔡瑁這些荊州士族分分鍾就給他賣了。荊州幾十萬人馬水軍,幾千艘戰船,還足以支撐一年的糧食金錢。就這麽不戰自降,拱手送給了曹老板。連曹老板都看不起他們這些投降的,覺得一點骨氣都沒有。

當年劉表雖然也沒什麽遠見,但仍然不失爲一代人傑,劉表在的時候,荊州兵多將廣,是完全有著逐鹿天下的資本的,但是劉表一死,新繼承人又壓不住那些士族,這才導致了滅亡。

袁紹那邊就更慘了,幾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互相攻讦,明明是兄弟,但恨不得親手砍了對方。兄弟內鬥耗盡了袁紹留下來的基業,結果這幾個沒用的兒子跑到遼東,還被送了回來。實在是丟人的很。

可惜袁紹這位漢末枭雄,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狠角色,漢末群雄逐鹿中,冠軍寶座強有力的競爭者,惜敗于曹老板。這幾個沒用的兒子不僅沒守住,還被曹老板一口口的吃掉了。

包括巴蜀那邊,也就是四川的劉焉,他也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第一個主動提出要去地方上任的漢室後裔。他割據一方,想當年也是一方諸侯吧。可惜他兒子劉璋暗弱無能,遲早是人家的階下囚,板子上的一塊肉罷了。

所以說,會打仗很重要,會創業很重要,有個好的繼承人更重要。

到了曹老板這裏,他就更看重對下一代人的培養了。

劉備孫權那邊還是一群老哥們累死累活呢,曹老板已經培養下一代人了,這就是差距了。

曹老板是個枭雄人物,他不僅眼光毒辣,知人善用。而且子嗣甚多,這一點上劉備和孫權就沒得比。劉備的兒子無非就是劉封、劉禅、劉永、劉理。實在是沒得挑了才選的劉禅。

孫權那邊就更亂了,孫權活得太久,後期對世家大族的猜忌心越來越重。

人老了就糊塗了,孫權越來越貪戀權力,導致他那些繼承人都是畸形的,沒幾個管用。

曹老板這邊還好,長子曹昂死在宛城,曹沖早夭,曹熊身體不好,曹彰只能帶兵打仗,而且好像是外國人血統。所以也就曹丕,曹植像個人。

曹丕呢?很隱忍,其實他有才學,會帶兵,有手腕,也會用人。

曹丕,曹植,曹老板,那都是建安風骨阿。都有文學作品留于後世,所以這一家子都是人才。

特別是曹植,曹子建,他的《洛神賦》過了一千多年,還是文學作品裏不可磨滅的輝煌一筆。

所以曹操不像其他那些諸侯,兒子一個比一個菜。他這些兒子都是有才華的,可堪大任,他選繼承人的情況比劉表,袁紹,劉焉他們要好得多。

老版三國演義這裏演繹的特別精彩,我想仔細的說說楊修和賈诩的表現。

楊修家裏也是四世三公,楊彪更是位及三公,只不過太忠誠了,沒用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所以楊修一直受到曹老板器重,不僅是他才華出衆,更多的是他背後的勢力不容小觑。

但是楊修不知道阿,還以爲真是他的聰明才智呢。一直在曹老板面前賣弄才學。

比如一合酥事件,在曹老板眼裏可能是這樣的。

我們代入一下曹老板視角。

你有一盒子很好吃的酥餅,想留著自己有空再吃。

這次你忙碌一天,美滋滋的回去之後,卻發現你兒子曹植打開吃了。

這個時候你只不過是有些生氣,但想著兒子吃了也就吃了吧。

反正自己兒子,貪嘴有什麽,你正打算不計較的時候。

這個討厭鬼楊修站了出來,說什麽,丞相,是你讓我們吃的。

還說什麽一合酥,就是一人一口酥,就是讓所有人都吃一口的。

你會怎麽想呢?

我要是曹老板,我肯定想。這人有病吧?我隨便寫個名字你就上頭了?

吃了就吃了吧,反正是我兒子。你在這說三道四的幹什麽?

你一個外人,吃我的東西,還要沒底線的亂開玩笑?

特別是在曹老板這麽聰明的君主面前,開這種低級玩笑,你是覺得你很幽默嗎?

但是曹老板畢竟是他,喜怒不形于色,所以不僅沒生氣,反而笑了出來,裝作不怪他。

但是曹老板肯定心裏煩透了楊修的小聰明。

後面楊修舉報,說曹丕私自把人裝在車上帶進去商議對策,有拉隊伍的嫌疑。

曹老板也很反感手底下人抱團,因爲你們說到底都是我的手下,而不是什麽派別的。

要是這些人抱團了,自己不就被架空了嗎?曹老板擔心的就是權力被分走了。

所以他大怒,派人守在曹丕門前抓人。

楊修這裏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就是他再怎麽狂,曹老板都不會因爲小事跟他計較。但是他如果參與到了子嗣的爭鬥裏,那就是大大的忌諱了。

我大魏未來的皇帝,難不成是你扶持上去的?難不成以後要聽你一個楊修的建議才行?

奪嫡的事情,絕對不允許有人參與進去,這是很嚴肅的事情。

但是楊修居然沒什麽分寸的參與了,還公然指使曹植。

最主要的是,楊修給曹植的十條參考答案,被逮個正著,曹老板氣死了都。

我兒子阿,我兒子輪得到你來教?你是誰阿?你也配教我兒子來應付我?

在曹老板眼裏這就是一個信號了,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足以要了他的命的信號了。

反觀賈诩,和楊修同朝爲臣。但賈诩這位老大哥就聰明多了。

他才華出衆,但是這麽多年一直謹小慎微,就是不跟人來往,保持自己孤臣的位置。

這樣的人,曹老板肯定放心阿,你不搞小團體,你就永遠都只是我的臣下,那就絕對放心。

曆代君王最頭疼的就是這些站隊的人,像唐朝的牛李黨爭,就搞得皇帝一個頭兩個大了。

賈诩恨不得什麽事情都把自己撇出去,因爲他不是一開始跟曹老板的。他跟過董卓,跟過李傕郭汜,跟過張繡,最後才是曹老板。

所以他並不是核心骨幹成員,他也一直怕被人記恨,所以才故意明哲保身的。

曹丕來找他,他是百般推辭,實在是沒辦法了,才說讓他再來一次,打消曹老板的疑心。

這條毒計,就在于重新來一次,一模一樣的,不是想辦法去掩飾,而是陽謀。

你抓不到東西,你沒證據,憑什麽誣陷?

賈诩的聰明就在于,他太清醒了,清醒的看到了大魏政權的格局,看到了許昌的暗流湧動,知道了自己該在什麽位置,該說什麽話。

所以後面曹丕即位,他賈诩就是三公,穩穩當當的。

而楊修呢?

居然因爲一個雞肋的口令,就敢動搖軍心,亂說什麽要撤兵。

曹老板不砍了他才怪呢,這種人,好事碰不上他出力,出了事他就落井下石。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物,並不像主角那些人有很多的戲份,但是出場一次就很亮眼了。

比如倉官王垕,他是真的慘。

他業務能力很突出,曹老板說換小斛,他馬上就說只夠三天。說明他對糧食這些管理的很到位,能馬上就算出來實際的多少。

他還很忠誠,曹老板要殺他,借他頭顱一用,他第一反應就是拜別丞相。

所以這個人能力沒問題,忠誠度也高,但是還是被曹老板拿去平息衆怒了。

老版這裏處理的就很好,曹老板含淚拱手抱拳送別,但是又不敢在衆人面前,只能躲在帳後說。

新版就純純的小醜了,顯得跟個無情無義的小人一樣。

三國演義真的越看越新,過一段時間再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看宛城之戰,總是頗爲傷感,看曹魏奪嫡,又感覺真是人心複雜。

我是阿山,祝您幸福。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2024-05-03 03:52

    你是不是忘了 孫權就是個二代 曹操對標孫堅。孫策 權 對標曹丕 劉禅 所以論培養後代 孫堅才是最成功的 就算孫權後面有點亂 但 他的接班人對標曹睿 也不怎麽輸 只是有點短命[得瑟]

  • 2024-05-03 15:36

    全特麽的瞎扯淡!關鍵是曹操選擇了曹丕做繼承人,爲了防止袁紹兒子那樣內鬥,曹操親自減除曹植的黨羽。賈诩因爲選擇曹丕而活,楊修死于選擇了曹植。但弘農楊氏一直到唐朝都還是世家大族,賈诩家族不知所蹤。

山一樣的意志

簡介:山一樣的意志有很多個號,做動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