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非遺:楊柳青風筝制作技藝傳承不衰,用風筝傳播非遺文化之美

龍騰津沽 2024-05-15 22:46:18

風筝在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曆史,而且在清明、端午放風筝已經成爲節日裏的習俗。當繪制著吉祥如意圖案的風筝放飛藍天,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隨之升騰。天津是我國四大風筝産地之一,制作風筝的匠人衆多。其中,楊柳青風筝制作技藝因其紮制方法堅持傳統,且繪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圖案,而受到人們青睐。作爲西青區的非遺項目,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建新致力于楊柳青風筝制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讓這個非遺項目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

從最初的傳遞信息,到後來寄托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或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福,“放風筝”在中國人的記憶深處總會留下一幅幅美好的畫面。而紮制風筝卻是個看似簡單實則考驗手藝的功夫活兒。王建新介紹,楊柳青風筝的取材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內容爲主,類型有軟翅、硬翅、平板、立體、紙制、絹制等,面積大的約兩平方米,微型的只有卷煙盒大小。

今年60歲的王建新,做了一輩子風筝,對風筝制作技藝的熱愛依然不減。在王建新家中,各式各樣的風筝挂滿了牆頭,有蝴蝶風筝、蜻蜓風筝、金魚風筝、燕子風筝、龍鳳風筝、美猴王風筝等數百件作品。這些風筝選材廣,題材新,造型之精美令人驚豔。除了是這項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王建新還是天津市風筝運動協會副主席、西青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他積極組織喜愛風筝運動的人們一起放風筝、參加國內外的風筝大賽等交流活動。

(據5月15日今晚報 記者 劉桂芳)

0 阅读:0

龍騰津沽

簡介:複合型資深媒體人,重視原創和內容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