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資産配置多元化了麽?坐哪條船比劃槳的藝術更重要

不上班二十年 2024-03-04 18:41:28

投資界的傳奇人物,《不落俗套的成功》一書的作者大衛·F·斯文森告訴我們最好的個人投資方法是:逆向投資策略——選擇多元化的、股票導向型、“模擬市場”的投資組合,有勇氣堅持下來的投資者便會獲得回報。而在這樣的投資策略中,資産配置是核心問題。

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獲得收益有三種方式:資産配置、擇時交易和證券選擇,而投資收益的大約90%是源于資産配置,只有大約10%是由證券選擇和擇時交易所確定的,因此我們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資産配置而非證券選擇和擇時上面,想想我們的日常投資工作時間精力分配,主要都做了什麽,有沒有更多的思考戰略問題:資産配置。

在資産配置中,應堅持多元化投資。諾貝爾獎得主哈裏·馬柯維茨(Harry Markowitz)就將多元化稱爲經濟界裏罕見的“免費午餐”。通過多元化投資,投資者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保持收益不變,或在風險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收益,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更有可能堅持原來的投資方向。

明智的投資者在構建投資組合之初,都會在堅持多元化、以股票爲導向等基本原則上來決定如何配置資産。

在構建投資組合的過程中,多元化要求每種資産類別的配置要能夠影響整個投資組合,即每種資産類別至少要占到總資産的5%~10%。多元化還要求任何一種資産類別都不能在投資組合中占據支配地位,即每種資産類別在總資産中的比重不能高于25%~30%。

這裏所說的資産類別並不是股票,債券,基金,而是多元化視角的分類,書中舉的例子是這樣的:

資産配置舉例:

美國國內股票 30%

國外發達市場股票 15%

國外新興市場股票 5%

房地産(或REITS)  20%

美國長期國債 15%

美國通脹保值國債 15%

可以看出,股票占50%, 債券占30%,房地産占20%,這是一個相對平衡且足夠多元化的資産配置計劃。

我們在做戰略資産配置的時候,可以分兩步:

第一步,先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和風險偏好確定各類金融資産的比例,簡單舉例,比如說股票50%,債券50%,根據市場情況可上下各浮動各10%做高抛低吸,牛市高位賣出一部分股票,股債比4:6,熊市低位多買點股票,股債比6:4。

第二步,按照這個股債比例進行多元化配置,把資金投到不同的,相關性低的市場中去。

戴維·達斯特所寫的《資産配置的藝術》一書指出:本質上講資産配置的核心就是尋求非相關性。

理性的投資者追求多元化是把它當成一種降低風險的措施,而非追逐業績的手段。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投資國外股市,而不管它在近期和過去的業績。

很多投資者做資産配置只做了第一步,配置好了股債比,卻將大部分甚至全部資金只投入到一個市場裏,沒有實現多元化,一旦遇到市場大幅下跌,很難做到心態平和,嚴重打擊投資信心,以至于無法堅持原來的投資策略。

巴菲特曾說過:“你坐哪條船比你劃槳的藝術更重要。”

經曆了A股市場2021-2023的三年下跌後,相信大家對這句話會有所感悟。花了很多時間看盤,分析指標,選擇價值型,成長型,主動型,被動型,考察基金經理,跟蹤財經大V動態,結果A股大盤下跌了,你的資金都投在A股,前面那些工作做的再好,還是虧損的。

尤其是2023年,A股是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市場,如果你沒有將資金分散投資到美股等其它市場,損失就比較大了。而那些做了全球資産配置的人,東方不亮西方亮,有漲有跌互相對沖,資産走勢就平穩多了。

說到A股市場,斯文森對于新興市場(非發達國家股市)是這樣說的:“在這些新興市場上,證券立法的質量有好有次,政策法規有的執行不力,有的得到全力執行,忠誠維護股東的利益也只是一句謊言。...新興市場的投資者相比發達市場的投資者雖然接受了更高的風險,但卻沒有獲得額外的收益。”在他給出的資産配置舉例中,新興市場股票僅占5%,買入是相當謹慎的。

可見對于國內A股市場的投資者,投資多元化,分散資金到其它市場是有必要的。

要分清戰略問題和戰術問題,多花時間在思考戰略問題,也就是資産配置上。

畢竟,把自己的大部分身家安放到哪裏,對投資結果的影響最大。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