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鷹事件背後的邏輯,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

楊角風發作 2024-04-05 13:04:10

在《雍正王朝》中,真正引發九子奪嫡最終決戰的,其實是發生在千叟宴上的“死鷹事件”。老十四胤禵精挑細選的壽石,被老八胤禩替換成了死鷹,並進獻給了康熙帝,由此拉開了奪嫡最終決戰的序幕。

與此同時,問題也來了,老十四胤禵跟老八胤禩原本一個陣營,爲什麽要相互拆台?康熙帝被死鷹氣病之後,爲什麽不徹查此事,反而萎靡不振,一病不起?還有老十四胤禵,爲什麽被老八胤禩擺著這麽一道兒,回京後也不追究呢?

還是說,整個事件的背後,另有隱情?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搞清了死鷹事件背後的邏輯,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

一、

在最早的時候,康熙帝的這些兒子中,其實真正在爭奪皇位的是三方勢力!

實力最強的當屬太子胤礽,擁護他的皇子有老三胤祉、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老大胤禔是自成一派,因爲最年長,又常跟在康熙帝身邊帶兵打仗,一直視太子胤礽爲眼中釘,肉中刺;而這些皇子中綜合實力最強的是老八胤禩,有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支持,也是最有希望頂替太子胤礽的人。

可是,經曆了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之後,整個形勢發生了變化:

首先便是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的被踢出局,一個是因爲魇鎮太子,一個則是明知對方魇鎮太子,卻故意隱瞞不報,直到關鍵時刻,想玩一次絕殺。

結果便是老大胤禔被康熙帝痛罵是頭蠢豬,並將其永久圈禁,眼不見心不煩。而老三胤祉也因爲自己的小心思被康熙帝識破,從而被大罵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從此也跟皇位絕緣了。

與此同時,太子胤礽也因爲各種表現太過糟糕,又給康熙帝戴了一頂綠帽子,最終釀成了他的第一次被廢。

就這樣,原本是三方勢力在明爭暗鬥,由于太子胤礽被廢,形勢一下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就是說,等到康熙帝讓衆臣舉薦新太子的時候,剩下的皇子中勝率最大的顯然是老八胤禩。

這也是康熙帝也好,張廷玉也罷,以及邬思道都察覺出,剩下的皇子沒法抗衡老八胤禩,只能複立太子胤礽。

二、

也正是在這時候,老十四胤禵敏銳的發覺,老八胤禩根本就入不了康熙帝的法眼。既然如此,自己爲什麽不能作爲一支獨立的奪嫡勢力,向皇位進軍呢?

所以,才有了在大殿前,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的打鬥。一方面,通過康熙帝放了老十三胤祥,以及複立太子胤礽來看,大概率皇上已經知道熱河八大山莊調兵手谕有假的事了。所以,老十四胤禵必須通過實際行動來消除自己的嫌疑,必須表現出堅決支持老八胤禩。

也只有表現出堅決支持老八胤禩,才能表明在熱河的一切,老八胤禩是主謀。這也是老八胤禩一聽老十四和老十三打起來了,他不顧一切想要阻止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他也要通過實際行動向康熙帝表明,自己也是有用之才,不用依附八哥存在:

“老十三,今天不爲別的,就爲了壓壓你的氣焰,別以爲阿哥中你的武藝最高強!論單打獨鬥,我不沭你,論行軍布陣,我更比你強!”

可以說,老十四胤禵是走了一步險棋,也確實揣摩對了康熙帝的心思。雖然差點被康熙帝拔刀砍了,但冷靜下來後,也覺得這也是一個瓦解八爺黨的機會。于是老十四胤禵不僅沒被處罰,反而順利兼管了兵部,成了有實權的阿哥之一。

但是,從那之後,老十四胤禵就有了自己的如意算盤,跟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也不像之前那麽關系融洽了。

三、

老十四胤禵其實很清楚,太子胤礽就算複立,也長久不了,早晚還是會被底下這群兄弟給坑死的。

果然機會就來了,不管出于什麽原因,老四胤禛背叛太子胤礽,並當著衆兄弟火燒《百官行述》的事,就預示著太子胤礽的徹底沒落。老八胤禩他們也揪著這條線索不放,一路查下去,真就抓到一個坎兒,還順利從他那裏獲得了一封太子胤礽寫給任伯安的書信。

這也不怪坎兒,要知道這封信實在太重要了,若沒有老四胤禛的允許,坎兒根本就拿不到。當然,這封信交出去的風險也很大,不僅會導致太子胤礽的倒台,也會連累到老十三胤祥。

所以老四胤禛才會去找大和尚忏悔,詢問他自己這樣做,到底對還是不對?

大和尚也厲害,估計也看透了老四胤禛的奪嫡心,于是告訴他:

“有江山就不該有我,有國便不能有家。”

當然,老四胤禛走出這步棋,也是迫于無奈,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一場豪賭。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拿到信後的老八胤禩,立馬就察覺到這是一個絕妙的機會:

“這是一個絕大的把柄,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只要這封信落到皇阿瑪的手裏,太子肯定會再次被廢;四哥燒毀《百官行述》,他也逃不了同謀的嫌疑。”

同時,也把眼光望向了老十四胤禵,是啊,不管怎麽說,總得有人把這事捅給康熙帝才行啊。

四、

剛才也提到了,老十四胤禵的心中已經長了雜草,如果真像老八胤禩說的那樣,太子胤礽被廢,老四胤禛也玩完,那剩下的皇子可不就是八爺一黨獨大了?

雖然老十四胤禵並不想當那個上折子的人,但是面對老八胤禩的提議,他又無法拒絕。是啊,上折子,就成了那個扳倒太子胤礽的人,也會被天下人所不容,要知道上一個這樣幹的老大胤祉還在宗人府關著呢。

可是,不去上折子,自己名義上又是擁護老八胤禩的,也等于過早暴露自己的野心,同樣被八爺黨所不容。

所以,他耍了一個心眼兒,畢竟掌管兵部嘛,江夏鎮被屠了,他得調查啊。于是便以調查江夏鎮淮安綠營造反案爲由,夾帶了這封信,遞到了康熙帝面前。

但問題的關鍵是,他只是夾帶了這封太子胤礽寫給任伯安的信,並未上折子彈劾。而這個舉動,卻讓康熙帝眼前一亮,竟然給了老十四胤禵這麽一個評價:

“看起來,胤禵也學會用心思了!”

那麽,康熙帝爲什麽這麽說呢?

一方面,之前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打架的事,在康熙帝看來就是莽夫行爲。再加上他拼命維護老八胤禩,會讓康熙帝覺得他沒有思想,會認爲這次送信肯定也是受老八胤禩指使做的。

所以,康熙帝才會一再問張廷玉,老十四胤禵還是沒有折子上來嗎?

在確定了沒有折子上來之後,康熙帝很是欣慰,也表明,老十四胤禵有了自己的思想。

五、

另一方面,老十四胤禵既沒有彈劾太子胤礽,也沒有舉報老四胤禛,也不再維護老八胤禩,更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一切都由皇阿瑪聖裁。

在張廷玉看來,覺得他是不是有什麽難言之隱,可是在康熙帝看來,卻意義不同了。因爲這說明,他,以及他代表的兵部是堅定站在皇上身後的,可以放心使用。

正因如此,康熙帝才把除掉太子胤礽的大任,交到了老十四胤禵手上:

“第二道密旨,寄給十四阿哥胤禵,命他以兵部的名義,布置西山銳健營嚴密注視熱河駐軍的動靜。布置豐台大營,嚴密注視密雲駐軍的動靜;只要這兩支隊伍擅自行動,就立刻解除淩普、耿索圖的兵權。”

這樣一來,原本太子胤礽倒台,奪嫡最有希望的老八胤禩,落了下風。真正出風頭的,一個是領侍衛內大臣老四胤禛,一個便是老十四胤禵了。

爲此,老八胤禩也是不忘敲打一下老十四胤禵,看看他到底有沒有奪嫡之心:

“十四弟,你的機會來了,太子這一次被廢,便是萬劫不複,你一定要爭取太子之位!”

也正是有了這次老十四胤禵帶兵剿除太子胤礽的叛軍,並一路護送康熙帝回京的舉動,讓他在八爺黨中脫穎而出,成了不容小視的奪嫡力量。

這也是後來西北戰亂又起之時,八爺黨再次敲打老十四胤禵,進一步試探他到底有沒有二心,還擁護不擁護八哥?

六、

老十四胤禵也知道,一旦跟八爺黨撕破臉,他們給不給自己助力倒是其次,關鍵是怎麽逃過背後的冷箭?

所以,當著衆人的面,他通過發誓來表明自己擁護八哥的決心:

“八哥,無論年資還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這樣說便是懷疑我,我願歃血爲盟以明心志。”

可惜,這邊剛發過誓,那邊就跟老四胤禛接上了頭,搖身一變,繞過了老八胤禩,成了康熙帝親封的大將軍王。

這也讓老八胤禩進一步陷入了焦慮之中,是啊,他能不焦慮嗎?原本自己是八爺黨的首腦,現如今連自己的鐵杆支持者老九胤禟,都覺得情況不妙了。在康熙帝再次表明過壽的事要推推後,老九胤禟就給老十胤誐解釋:

“他在等待西北戰場的勝利消息,看樣子,老十四在皇阿瑪心中的分量,是越來越重了。”

倆人說著話就走了,根本就沒注意到躲在一邊,臉色發青的老八胤禩。

一方面,爲了消除康熙帝對老十四胤禵的好印象,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讓老十四胤禵這麽快就凱旋回京。所以,他便寫信給老十四胤禵,不讓他快速跟叛軍決戰,並警告他:

“時機尚未成熟,千萬不可出兵,須知道,我軍凱旋之時,也即吾弟解除兵權之日。”

是啊,現如今老十四胤禵本來就比自己更討皇上喜歡,若是再立了軍功,還回了京,那皇位肯定更跟自己無緣了。

七、

只可惜,老十四胤禵本來就跟老八胤禩他們貌合神離了,這一次好不容易找到立功的機會,怎麽可能放棄?

畢竟,早在舉薦大將軍王之前,朝廷上下都達成了共識,連老八胤禩自己都得承認,誰得到這個大將軍王,誰就是未來的皇上。

于是,老十四胤禵通過僞造信件,玩了一出三十六計,離間了老八胤禩安排在自己身邊的兩個臥底。硬是把鄂倫岱拉到了自己身邊,並趁此機會,打了一場勝仗,徹底壓過了老八胤禩的風頭。

他的這個舉動,也讓老九胤禟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好啊,被老十四給騙了:

“原來不是老四想當皇上,現在看起來老十四才想當皇上!”

可是,更讓衆人沒有料到的是,老十四胤禵打了勝仗,取得大捷之後,康熙帝並沒有召他回京的打算。要知道,後來雍正帝即位後,年羹堯才剛打了一場勝仗,皇上就迫不及待召他回京論功領賞。

如果康熙帝趁著過壽,把老十四胤禵也召回京領賞,那麽,有了軍功傍身的老十四胤禵。再加上生母烏雅氏已經是皇貴妃,是衆位皇子還活著的生母中,地位最高的一個。那他奪嫡的希望也將更大,這恐怕也是老八胤禩不希望他打勝仗的原因之一,畢竟自古傳位,沒聽說讓儲君在外帶兵的。

也就是說,老十四胤禵一天不回京,他那顆因想要奪嫡而焦慮的心,就一天不踏實。

八、

由此,才發生了點燃衆皇子奪嫡最終決戰的“死鷹事件”,那麽整個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麽呢?

如果單純的看劇情,確實是老八胤禩一夥嫉妒老十四胤禵,故意將他進獻給皇上的壽石換成了一只死鷹。

之所以他們敢這樣做,其實就是在自己處于劣勢之際,所發起的最後一擊罷了。道理也很簡單,皇上要是因爲看到這只死鷹,一口氣沒上來,“嗷”一聲死了,那是最好的。畢竟從當時的情況看,隆科多是站自己這邊的,自己手下的人又控制著豐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

皇上若是沒有什麽遺言,那肯定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這一點,老八胤禩也跟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分析過,說老十四胤禵遠在西北,根本就構不成威脅:

“老十,老四坐在京裏,他才是心腹之患!所以,當務之急,要抓住京裏的兵權!”

而若是康熙帝沒被氣死,要徹查此事,那麽京城的局勢便會亂起來。一旦亂起來,又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掌握了京城絕對兵權的老八胤禩,依然勝出。畢竟,這時候的京城,就像他說的那樣,能構成威脅的就一個老四胤禛,只要幹掉他就行了。

所以,當康熙帝打開盒子,發現裏面裝著一只“死鷹”之後,老十胤誐馬上跳出來,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將鄂倫岱抓起來,第二句話,將整個事件定性爲謀逆,第三句話,喊隆科多關好門,別放走同黨。

九、

這三句話,顯然是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商量好的話語,目的有三:

首先是趁亂將鄂倫岱送“死鷹”的惡劣行爲,直接定性爲謀逆,這是在場的衆位親眼所見的,容不得辯駁。而一旦鄂倫岱被定罪,那麽送壽禮的幕後主使人,也就是老十四胤禵也會受牽連。再往深層次說,讓隆科多別放走了他的同黨,那他的同黨是誰?

老四胤禛啊!

別忘了,他跟老十四胤禵是親兄弟,一個娘肚子裏面生出來的。而且,當初舉薦老十四胤禵當大將軍王的,也是老四胤禛,他肯定跑不掉。

所以,一旦讓他們得逞了,那一箭雙雕,皇位必然屬于老八胤禩了。

可是,整個事件又存在諸多的疑點,因爲這個計劃本就漏洞百出:

首先,鄂倫岱已經被老十四胤禵策反,因爲違背老八胤禩的意願,執意出兵打了勝仗,那就證明他們兄弟已經徹底撕破了臉。既然如此,那鄂倫岱回京,就算不回自己的家,那爲什麽不去老十四胤禵的府上,偏偏要帶著寶貴的壽石去老八胤禩府上吃飯並過夜呢?

其次,那麽大一塊壽石,換成了一只死鷹,本身重量就不一樣。鄂倫岱好歹也是個將軍了,至于蠢到這個程度,都感覺不出來?

再有,前腳鄂倫岱進了八爺府,後腳老八胤禩就掏出了一封信,還給老九胤禟看:

“八哥,您幹嘛叫雅布齊殺鄂倫岱?”

十、

而這封信,便是整個“死鷹事件”最大的疑點,因爲讓雅布齊殺鄂倫岱的信,本就是老十四胤禵僞造的。

既然是僞造的,那麽,這封信究竟有沒有交給雅布齊呢,若是交給了,那是在拿給鄂倫岱看之前給的,還是之後,雅布齊又爲什麽沒有對鄂倫岱動手呢?

還有,這封信老十四胤禵明明交到鄂倫岱手中了,若是又轉交給了雅布齊,那他圖啥呢,不怕鄂倫岱知道後生氣,失望,絕望?

要知道,這封信裏明確寫著鄂倫岱被老十四胤禵收買了,所以要幹掉他。那就證明,這封信明顯是不能讓老十四胤禵看的,他又爲什麽能拿到,哪裏出了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疑點,按照正常理解,根本就解釋不通,只要老十四胤禵是個正常人,那他肯定不會把信交給雅布齊。也不會讓雅布齊給老八胤禩寫信,因爲一旦他倆通信,自己的小伎倆就被拆穿了。是啊,老十四胤禵會僞造書信的事,老八胤禩再明白不過了。

所以,能解釋這一切疑點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雅布齊也被老十四胤禵收買了,他故意把自己僞造書信的事透露給老八胤禩。也故意讓鄂倫岱帶著壽石去老八胤禩府上過夜,故意脫離自己的視線,故意無視重量的輕重不同。

也就是說,老十四胤禵故意露出破綻,給老八胤禩機會,在自己的壽禮上作假。

很簡單!

鄂倫岱知道自己送的是什麽,一旦案發,必然會一個勁叫屈。只要康熙帝沒有被氣死,要徹查此事,那就給了老十四胤禵一個進京“伸冤”的機會。

就像後來邬思道分析的那樣:

“送死鷹的事,我敢斷定是八爺所爲。十四爺率十萬精銳在外,如果徹查他,正好了給了十四爺一個清君側的口實呀。”

邬思道都能斷定是八爺所爲,難道睿智的康熙帝會斷定不了?

可是,老十四胤禵怎麽斷定,自己帶兵回京,就能壓過老八胤禩了?

很簡單啊,康熙帝身體不行的事,早在老十四胤禵出征之前就很清楚了。自己回京,尚有勝利的希望,不回京,那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啊。

如果能抓到老八胤禩陷害自己的證據,並一舉將其拿下,那皇位,豈不是自己的了?

四哥?

哼,問問我手中的刀,答應不答應?

這才是老十四胤禵後來回京之後,沒有追究老八胤禩“死鷹事件”爲什麽陷害自己的原因,因爲這本就在他的預料和計劃之中啊。

1 阅读: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