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人爆料:防水就按這流程,30年不會漏水!

語兒談家居 2024-05-13 20:14:43

裝友@皮皮:“我家就是因爲沒有做好防水,樓下鄰居家漏水了,最後只能拆掉地面重新做防水,增加開支不說,還費時費力,影響鄰裏關系。”

防水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但是現在市面上的防水材料很多,質量也參差不齊,而且防水施工和裝修一樣是有流程的,不是隨便做做就行的。具體要怎麽做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爲什麽要重視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是絕對必要的!顧名思義,就是使用防水材料進行防止水份滲透的施工過程。從外牆、內壁、地板、天花,還有水管經過之處都要注意防水,于外避免雨水濕氣入侵,于內避免管線破裂後造成漏水問題。特別是二手房或老屋更要特別注意防水施工。

2、防水什麽時候施工?要多久?

裝修水電改造完工後,會進行多道工序的防水施工。基本上施工約2天左右,但也要看面積與難易度。防水層施工完成後,完全幹燥需要約12小時左右,一般而言,完工後48小時即可進行閉水試驗。

需要注意的是,防水層應盡量安排在建築結構層。而陽台是最容易出現防水漏洞的地方。

3、防水材料有哪些?怎麽選?

1)夾層式防水材料:「彈性水泥」和「乳化瀝青」。就像三明治,防水材料上面還需要覆蓋一層建材,像是磁磚、油漆等等才能達到防水效果。彈性水泥相對于PU防水材料效果更好。

2)滲透性防水材料:「硅酸質水泥」和「無膜潑水劑」。通過材料滲透到每一個細小孔洞,與基材或水分産生凝交或結晶填補孔洞隙縫,從而産生防水效果。

3)塗膜型防水材料:「PU防水材」和「水性防水膠」。直接塗抹在施工處隔絕水氣,多半運用于表層防水的最後一道工序。PU防水材料也是最便宜最廣泛使用的防水材料。

4)填補防水材料:「硅利康」、「快幹水泥」和「環氧樹脂發泡劑」。主要用于填補邊角的水泥縫隙,增加轉角接縫的防水效果。

5)鋪設型防水材料:「防水毯」和「玻璃纖維」。屬于大面積鋪設的防水材料,操作與工法較爲複雜,這樣的防水施工常用于地下室、頂樓等區域。

4、防水施工步驟

Step1:拆除牆面&地面瓷磚

拆除到可以看見牆面內部紅磚的狀態,地板要看得見水管,並順便檢查水管有無需漏水迹象以及是否需要換新。

Step2:整平

使用水泥打粗胚,將地板與牆面鋪平,以利于防水塗料完整均勻附著,衛生間浴室需要做好泄水坡度方便日後排水。

Step3:清理表面

水泥粗胚鋪設完成後靜置3-5天,完全幹透,將表面清潔幹淨,避免影響防水塗料附著力。

Step4:塗刷

防水材料浴室防水層至少要180cm,台盆處防水層至少120cm,衛生間和陽台其他幹區位置防水層至少30cm。彈性水泥需塗抹2-3層,單層厚度約0.05mm,確保每一層都風幹後才能再進行下一層施作,轉角接縫處也要特別注意防水材料是否完全覆蓋。

Step5:邊角加強

牆角、門片轉角接合處容易松動,建議使用玻璃纖維加強邊角防水強度。

Step6:靜置幹燥後進行閉水測試

防水層完工後要靜置3-7天確認彈性水泥完全風幹後,進行積水測試、防水檢測與泄水坡道測試:

1)積水測試:蓄水約3cm高,48小時後觀察水面高度有無下降。

2)防水檢測:對牆面進行持續性噴灑約5-10分鍾,牆面有水漬就表示防水施工沒有做好。3)泄水坡道測試:檢查排水速度,若排水速度過慢,說明泄水波度不夠容易積水。

如果大家喜歡今天的裝修攻略,記得收藏分享給身邊的夥伴哦!

0 阅读:304

語兒談家居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