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過剩論”背後的目的:透視美發起301調查的真實意圖

趙弘談商業 2024-04-22 01:54:20

4月耶倫在訪華以前的對我國的相關産業發表了一個産能過剩言論,特別是中國太陽能、電動車和锂離子電池等領域的産能過剩,這個問題也掀起了一個討論熱潮,而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18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啓動301調查後,美國這一系列“騷”操作背後的目的也就窮圖匕現,其核心目的是以各種幌子和名頭來制裁我國汽車、能源和造船等高附加值、長産業鏈的項目,也就是我們現在是說的新質生産力的領頭行業,以扼制國內社會的轉型發展之路。

一、什麽是301調查

301調查是美國依據301條款進行的調查,301條款是指《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1301-1310節的全部內容,根據這項條款,美國可以對它認爲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並可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最後由總統決定采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報複措施。

二、産能問題存在麽?

産能過剩的經濟學意義是什麽?它意味著供給大于需求,而供需問題是一個動態問題而非靜態問題,因此它們之間總是處于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這也就意味著會有一定的時期産能過剩的問題,這個問題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即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會存在産能過剩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是相對的,即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産業和特定的産品,但是政府和市場行爲會將這個問題一點點消化。

判斷一個産業有沒有過剩最典型的指標並不是價格,因爲價格可能是在一個行業成長期,各方爲了贏得市場份額形成比較優勢而發起的競爭策略,比如現在國內的汽車産業,以及曾經的網約車平台大戰。

判斷産能過剩最典型的指標是庫存和買賣主動權。庫存意味著積壓賣不出去,比如最典型的就是2023年年7月剛發生的美國牛奶産量過剩但無處可加工,迫使中西部北部地區的農民將多余的乳制品倒進下水道。買賣主動權是指賣方是否主動尋找需求方,在供求大于需求的環境下,需求方是主導方,因此買方需要想盡辦法找到買家,這一點上全球最典型的産能過剩的産品就是美債和澳大利亞的鐵礦。

三、爲什麽是這些行業

我國有産能過剩行業麽,答案來說現階段是有的,比如鋼鐵行業,當然針對這個行業我國已經出台了進行産能整合的行動方案,但是美國爲何不提及?從一組數據就能知道,我國的鋼鐵行業主要爲內銷,國際份額並不高,明顯低于日本、韓國、德國和土耳其,且産業附加值處于中等水平(這裏主要講的是粗鋼行業)。

而如果把新一輪301調查和耶倫的産能過剩論結合起來看,它們針對的太陽能、電動車、锂離子電池、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幾大行業。這幾個産業涉及的問題就是汽車業、造船業、能源業、物流業四大領域。

3.1、汽車業和造船業是社會轉型的關鍵

根據康波周期和國際社會的曆史經驗,一個發展中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並成爲發達經濟體的關鍵在于長流程、高附加值的産業,這個産業以汽車、造船、航空以及半導體、芯片等行業爲首,比如現代發達經濟體至少仔著幾大行業的某一到兩個行業中占有優勢,而日本和韓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過程中,汽車、造船和芯片行業都是主要動力。

這裏也要提及的一點,日本由于1985年對日本的半導體行業的“301調查”扼殺了日本的半導體行業,但同時也促進了韓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

3.2、能源行業是美國的貿易保護

2023年,美國是全球液化天然氣向全球出口了8890萬噸,是全球第一的出口國,其中68%的液化天然氣出口歐洲,這應該是除武器以外美國在俄烏沖突和“北溪事件”後第二大受益行業。

同樣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23年美國原油出口創下曆史新高,平均每天410萬桶,而2022年美國的出口根據ENI數據來看是355萬桶/天,排名全球第五。

因此可以試想一下,假如全球都開始更換爲以光能、風能等爲首的清潔能源,這對于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和原油行業就是一個重挫,從這個視角來看,這並非所謂的“産能過剩”,而是一場貿易保護。

3.3、物流指向跨境電商

從海運到陸運的物流系統是聯通世界各國自由貿易的重要方式,如果扼制住物流板塊,就意味著阻斷了全球貿易溝通的途徑,比如2023年紅海航道危機後全球海運物流漲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以京東、順豐、菜鳥爲首的國內龍頭物流企業已開始全球物流網絡的布局,這一點既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策略的關鍵,假如對我國的物流系統進行“301調查”,這會阻止跨境電商的布局進度和成本,扼制我國“刺激消費”、“跨境電商”等策略的落地。

0 阅读:0

趙弘談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