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電影走出國門,沒准真得靠《熊出沒》

塔姐叨叨 2024-05-14 16:58:49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剛剛開幕,塔姐率先看到的是國外影視媒體對華強方特代表尚女士的采訪,沒錯,就是那個出品了《熊出沒》的方特。

近十年的電影市場黃金檔,在各方電影票房大亂鬥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熊出沒》系列已經出了10部大電影,總票房已經超過70億。

至此,每年的《熊出沒》大電影也成了真正的“票房守門員”,甭管什麽巨制大片、名導、流量......只有票房超過《熊出沒》,才有資格出來吹票房

時間回到16年前的2008年,那時去往戛納的中國影視公司並不多,方特是其中之一。但當時還未有成熟動畫的動畫電影作品,方特帶著《恐龍危機》和《海螺灣》兩部動畫長片第一次來到戛納,與其說是來賣片子,不如說是來開眼界,調研市場。

彼時是2008年,中國電影市場已有“大片”之概念,整體票房逐年暴增,但整個動畫産業只能說是剛剛起步,能進影院的動畫電影寥寥無幾,上一部引發全民觀影熱潮的電影還得追溯到10年前上映的《寶蓮燈》。

重點發展動畫産業,既是方特的機會,也是必須要下的決心。在此之前,方特因爲多媒體技術設備的優勢聞名,打造了地方性的主題樂園。相較于重資産的旅遊樂園産業,文化産業的上限顯然更高。

不久後,人們就在電視上看到了兩只熊和一個光頭護林員鬥智鬥勇的動畫片,沒錯,2012年,《熊出沒》動畫片上線,並且迅速爆火陪伴一代中國孩子成長。

緊接著,兩年後,第一部《熊出沒》大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誕生,收獲2.47億票房,在那之前,中國動畫電影票房過億是很少見的,只是沒想到,熊出沒自此開啓了賀歲檔票房制霸時代。

那一年,方特帶著這部動畫電影再度回歸戛納,繼續了解全球市場需要什麽。迄今爲止,整個熊出沒系列已銷往約 80個市場以及迪士尼、索尼、Netflix 和 Discovery Kids 等娛樂巨頭的平台。

“我們試圖不僅爲中國人,也爲中國以外的人打造一個作品,”尚女士說。 “在我們推出這個IP之前,我們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內容——我想超過10種。在我們開始制作《熊出沒》之前,我們嘗試了很多部作品,從這些過程中,我們獲得了關于動畫市場的運作經驗,以及了解市場是什麽,消費者喜歡什麽?”

當然這個過程是有許多質疑聲的,初期的影片質量似乎並不能匹配巨大的票房收益,因此有很多影迷認爲熊出沒大電影似乎有割韭菜之嫌。

在塔姐看來,早期的熊出沒大電影質量確實欠佳,劇本故事也很低幼。但這並不影響它在票房成功,因爲無論如何它填補了“賀歲檔合家歡動畫電影”的市場空缺,大可不必認爲這是在“割韭菜”,至少它讓帶娃的家庭在電影院有了一個選擇。

更不要提,經過十年的發展,《熊出沒》系列的劇作主題早已發展到超出我的想象。

咨詢公司 Artisan Gateway 的首席執行官蘭斯·鮑 (Rance Pow) 表示,《熊出沒》的成功建立在“不斷發展的故事情節”之上,這些故事情節涉及太空旅行、遺傳學、環境保護和“與時俱進”等主題。

越來越多的觀衆開始共情和喜愛“反派”光頭強,因爲在最初的人物設置上,動畫組就考慮如何去和普通人産生聯系。

“光頭強和其他人一樣,他不是一個壞人,他只是想走自己的路。他從老板那裏受到很大的壓力,他只能做他所做的事情來生存。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體會到這一點。”

塔姐叨叨:

寫到這裏,塔姐不禁感慨熊出沒這個IP 真是有點東西,在不斷和國際市場的交流中,賦予人物和故事十分普世的內容核心。

在國産大片普遍還在塑造英雄的時候,熊出沒帶來了更多對普通人的撫慰,難怪去年,許多家長在網上評價自己陪孩子看電影時,也忍不住落淚。

最後提一句,寫這篇稿子時我才知道《熊出沒》近年來一直是非洲國家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之一,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個冷知識哈哈哈。

如今我們總提文化自信,電影出海,或許可以參考熊出沒一路走來的思考,我們的文化作品究竟在關注哪些人?要向全世界講一個什麽樣的故事?

0 阅读:27

塔姐叨叨

簡介:一位命途多舛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