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再戰20萬級電轎市場,劉濤能否一雪向小米低頭認錯之恥?

繞車一周 2024-05-15 09:43:15

編輯導語:此前與小米SU7爆發過激烈沖突的智己L6以“掀桌子”的價格,進軍20萬級電轎市場。一系列技術、配置的標配,表現出智己在細分市場再造一個爆款的雄心。不過,從智己LS6的表現來看,智己實際上並不缺乏打造爆款車型的能力,而“熱銷期”太短是其面臨的一大挑戰。

智己L6“虧損賣車”

上汽集團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車又推出了一款號稱““黑科技王炸”的産品——智己L6,其目標放在了20萬級的電轎市場。

5月13日,智己舉行新車發布會,宣布智己L6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個版本,官方指導價爲21.99萬-34.59萬元,而疊加權益後,售價則低至19.99萬元起。新車的售價緊貼這一細分市場的上一款高熱度車型小米SU7(21.59萬-29.99萬元),大有一較高低的勢頭。

此前,因爲智己屢蹭小米汽車的熱度,智己還曾與小米汽車爆發過一場激烈的沖突。雙方的恩怨,爆發在4月份智己L6的預售發布會上彼時,智己放出了一張涉及小米SU7而數據有誤的PPT,引起小米汽車的強烈不滿。此後小米方面連發三條措辭嚴厲的聲討微博,要求智己道歉,而智己多次道歉未果後,也以一份“火藥味十足”的回應階段性結束事件。

對于新車,智己抱有極大期望,也加大了成本投入。官方介紹,智己L6車型集成了“靈蜥數字底盤”、“未來智艙”等上汽集團最前沿的科技,以入門的智己L6 Max標准版來看,包括靈蜥數字底盤、後輪轉向系統、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X、高通8295P、以及無圖城區NOA等配置都是標配。

其中,在城市NOA方面,智己內部人士還曾對中車網表示,“智己汽車正在進行城市NOA地圖技術方案的切換,後續開城將直接采用去高精地圖NOA方案;預計第三季度正式量産,年內開通全國。智己汽車“去高精地圖NOA”,具備一流的複雜場景處理能力;可應用區域更廣泛、有導航就能開,且體驗更連貫。”

智己在20萬級別電轎市場,再造一個爆款車型的決心一覽無遺,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還表示,“具體的目標數字沒有,但我肯定這款車能夠進入細分市場前列。”

20萬級的電轎是目前新能源市場中競爭最爲激烈的細分市場之一,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20-30萬區間的純電轎車累銷10.25萬輛,同比增長23%,占新能源市場份額達到5.8%,而在這一市場中,囊括了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極氪007等新老明星産品,以及上文提到的智己L6的恩怨對手小米SU7。

劉濤還在發布會上強調,“站在産品力、性價比、跨代技術演進等角度,短期內市場中沒有能強于智己L6的車型。”不過,從時間線上來看,智己L6的上市時間相對較晚,在其上市之前,消息稱,小米SU7的鎖單量已經達到10萬,而這意味著超過10萬的潛在客戶已經被小米“截胡”。4月,小米SU7交付7058台。

“三分鍾熱度”魔咒

此前,智己L6公布預售價爲23萬-33萬元時,已經引起業界關注。而正式起售價來到20萬以內,智己已經表現出更激進的價格內卷姿態。

在發布會現場,智己方面宣布新車已經收獲超過2.9萬張訂單。

外界不乏用“掀桌子”的觀點來形容智己L6的這次發布,也足以表明外界對智界L6的期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智己實際上已經不是第一次“掀桌子”,智己的第三款車智己LS6定位中大型純電SUV,在去年以21.49萬元的限時權益價上市。劉濤曾表示,“LS6 以爆款爲目標打造。”

從結果上來看,對于智己而言,顯然其並不缺乏制造爆款車型的能力,而更缺乏的是可持續、更穩定的銷量增長。一直以來,智己都面臨著“三分鍾熱度”魔咒的困擾。

智己LS6的表現是一大明證,上市之初,智己LS6並未辜負劉濤的期望,在去年10月12日上市前,官方曾表示,智己LS6盲訂訂單已超過3萬。上市當月,智己LS6銷量就達到3627輛,而11月到12月,智己LS6銷量更分別達到8158輛、9878輛,在中大型純電SUV市場中,登頂銷量第一,是名副其實的爆款。

不過好景不長,時間來到2024年,智己LS6的表現掉頭向下。今年1-4月,智己LS6銷量分別爲4612輛、1491輛、2630輛、1456輛,整體下滑。

不僅僅是智己LS6在銷量上表現出來“三分鍾熱度”,先于智己LS6上市的智己LS7同樣面臨這一問題困擾。

智己LS7是智己在2023年2月上市的中大型純電SUV,售價高達30.98萬-45.98萬元。在公布售價後半個月,智己曾稱智己LS7的訂單數量突破1.5萬台。

銷售數據顯示,在上市當月,智己LS7就交車1009輛,隨後的3-6月份,智己LS7銷量也穩定在1900輛以上,算得上是細分市場中的小爆款,做到了30萬以上純電中大型SUV銷量第一;然而,從當年7月份開始,智己LS7銷量也開始下滑,9到12月,智己LS7銷量掉到500輛水平。

“還是競爭太激烈了,帶來大家的産品被關注的範圍比較小,很多車都是一開始是有一定流量支持,後面沒有關注了,消費者也有可能選擇更新的車型,品牌如何保持被消費者的關注,是所謂的流量社會的一個特征。上市時有流量,隨著流量下降之後,必然帶來銷量的下滑。”對這一現象,有資深行業分析師對中車網表示。

1-4月銷量1.3萬輛

無法持續的問題,也得到了劉濤的反思,在智己L6上市發布會後,接受媒體采訪時,劉濤也坦言,“我們在營銷的持續性、品牌知名度、用戶的深刻體驗以及終端用戶體驗的傳遞方面,的確還是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對此,劉濤稱,在營銷上的改進將用更多場景化方式,讓用戶深入了解智己的技術亮點;同時,智己在整個産品的更新節奏和打法上都會進行調整。

”智己未來的産品叠代速度會向 3C行業致敬,”劉濤表示,“一款車上市後四個月左右屬于熱銷期,到後期可能會平穩,進入平台期,到了第13 個月可能新品就會上了,假設我們有 3~4 款主銷車型,那麽一年就會形成 3~4 波這樣的節奏,既做品牌又做知名度,然後又做市場熱度。”

“任何一個新品牌必須要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簡單地對標其他品牌。我們的優勢是技術,技術創新是我們真正的強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品牌發展,劉濤還認爲。“新能源車首先還是需要有一個有競爭力的長板,才能夠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比如足夠新的智駕、或者座艙的領先。”此前,也有車企內部人士對中車網表示。

從一開始智己主打的駕控標簽,到現在要打造技術長板,可以看到智己的思路發生了進化,但智己的路最終能否走得通,顯然還需要持續觀察。

作爲上汽集團的“1號工程”,智己汽車自誕生以來就承擔著上汽轉型新能源的使命,尤其是要引領上汽集團在高端新能源板塊實現突破。然而,過去的1-2年時間內,智己的發展經曆了重重波折並不順利,包括營銷上的屢屢翻車,更讓智己頻遭外界诟病。在銷量上,2023年智己借力LS6的爆發剛剛達到3.82萬輛的規模。

對于2024年,劉濤此前曾透露,“智己將2024年銷量目標定在12萬輛~13萬輛區間。”從今年1-4月的表現來看,智己離這一目標還有差距,現累計銷量爲13001輛,實現約10%的目標。在這一背景下,智己L6作爲智己今年最重要的車型,無疑已經背負起“許勝不許敗”的壓力。

0 阅读:29

繞車一周

簡介:一個汽車愛好者,喜歡攝影,尤其喜歡拍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