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他右肺中葉實變以爲是肺癌,手術切肺葉,術後感覺得不償失

代天康康 2024-04-18 05:30:32

譚女士的父親59歲,去年3月份,譚女士的父親在醫院體檢,肺部CT報告提示其右肺中葉見片狀、結節狀稍高密度影,影像診斷說右肺中葉病竈,腫瘤性病變待排,建議進一步檢查。譚女士覺得體檢醫院的醫療水平不行,第二天就到更好的醫院找胸外科醫生給她父親看診。

胸外科的醫生就看了譚女士父親體檢的片子之後,認爲有惡性腫瘤可能,讓做了增強CT。增強CT檢查描述爲“右肺中葉見團片狀軟組織密度影,大小約28mm×52mm,增強掃描呈明顯不均勻強化,中葉外側段支氣管受壓變窄,縱膈窗顯示右肺門淋巴結腫大。”

檢查結果給出的結論是“右肺中葉實變,右肺門淋巴結腫大,傾向感染性病變,請結合臨床並治療隨訪。”同時,譚女士父親做的腫瘤標志物檢測,數值有些異常。胸外科的醫生懷疑還是有肺癌中期腫瘤可能,另外支氣管狹窄也需要手術,就建議譚女士讓其父親做手術解決。

手術之前,譚女士不放心,到另一醫院找影像科專家看片子,影像科專家看完說從片子上看不像是腫瘤,建議抗炎治療後再複查。于是譚女士緊急叫停了手術,改讓醫生給她父親做消炎。

譚女士的父親輸液消炎了半天,有醫生和譚女士談話,說消炎後肺部實變也有可能不會消失,甚至反而會變大,如果消炎後不變或變大,那就大概率是肺癌,肺癌拖得越久越容易擴散轉移。譚女士被說的怕了,緊急和家裏人商量過後,又決定做手術了。

醫生爲譚女士的父親安排了手術,手術前PET-CT、氣管鏡、肺部穿刺都沒做。做手術時,術中病理檢測出來是肉芽腫性炎伴酐酪樣壞死,是良性,但主刀醫生考慮到切除肉芽腫後,右肺中葉肺組織結構會破壞,就切除了右肺中葉並清掃了中葉的淋巴結,以免造成其他支氣管開口狹窄。

術後病理考慮爲肺結核,並不是惡性腫瘤。有這樣的病理結果,按理說這本是一件好事,術後只要抗結核治療就行了,但譚女士卻很是不滿意,因爲她覺得本來就是個肺結核,現在手術卻切了肺葉,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

歸根到底,譚女士覺得自己是醫生說的癌嚇到了,還有事後想想譚女士覺得自己有點傻,當時就沒想到多找幾位不同醫院的醫生瞧瞧,以致于草率的做了手術,譚女士真有些後悔了。

2 阅读:337

代天康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