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好不好,十年二十年後身體上的差別有多大?

天天聽健康 2024-05-08 01:09:17

在糖尿病者中,有人非常關注對血糖的控制,常以血糖正常值來要求自己,有些人則對控制血糖不太在意甚至置之不理,只要血糖不是非常高或是身體沒啥感覺就不理會,這也是常聽到的“誰誰誰血糖高了十幾二十年,人家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等說法的原因。

真的如此嗎?

這實際上是一個嚴格控制血糖與寬松甚至對血糖不加控制,十年二十年後身體會咋樣?差別又有多大的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機體對血糖的控制是有記憶效應的,就像小時候學騎自行車,一開始搖搖晃晃,隨著時間延長及熟練程度增加,那種騎車的平衡感就刻在骨子裏了,控制血糖也是這樣,越早開始控制血糖,未來就越容易保持穩定的血糖水平。

最爲重要的是,高血糖長期得不到控制,就像是腌糖蒜一樣,沉浸在高血糖環境中的組織細胞,尤其是血管內皮細胞就會被高血糖侵蝕受損,脂肪從受損處進入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這是導致心肌梗塞、腦梗等疾病發生的直接原因!

況且,高血糖實際上是機體代謝異常的一種結果,而全身各項代謝是緊密相連的,高血糖得不到控制,脂肪代謝也會隨之受到影響發生高血脂,血壓調節機制因此受到影響,高血壓便發生了。衆所周知,這“三高”是人類第一死因-心腦血管病發生的罪魁禍首。

臨床實踐顯示:對血糖及早控制,未來十年二十年後,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將可降低19%;發生腦血管堵塞的風險將可降低32%;發生心力衰竭住院的風險將可降低39%;發生全因死亡的風險將可降低49%。

由此可見,糖尿病人重視對血糖的控制,對控制血糖的要求嚴格一些,就是在對自己今後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負責。

當然,每個糖尿病人情況都不一樣,血糖控制目標也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但總的來說,除了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高齡老人或者已經發生嚴重心腦血管病的危重者,最重要的是延長與挽救生命,控制血糖並非最緊急的指標,血糖控制目標可以更寬松一點,其他人則應當至少將血糖保持在一般控制目標以下,也就是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于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5%。

你知道了嗎?轉發告訴身邊更多糖友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防病養生知識!



0 阅读:126

天天聽健康

簡介: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