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強者,都有賦能思維

布衣粗食 2024-05-14 15:11:36

古人認爲,宇宙萬物的運動、平衡,是陰陽的改變和平衡。

在物理學上,就是“能量守恒”。

一種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能量,失去的,也是得到的。

比方說,汽車有多少油,就大概能走多遠;手機電池容量決定了運用時間;有多少馬力的車,能拉多重。

順理成章,一個人獲得財富、幸福、愛情等,其根本就是獲得能量,不能憑空去捏造什麽。

人要變成強者,不取決于你當下的財富和地位,而是你的賦能思維。

01

你不成功,是能量不夠。

看看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結局,五花八門。

有的人,一出場就很有氣勢,也很有智慧,但是後來的結局很悲哀。比方說,韓信、文種。

有的人,開始默默無聞,後來慢慢崛起,但是結局仍舊很悲哀。比方說,關羽。

有的人,一輩子都穩中向好,並且越往後,人生顯得更加睿智,結局也很好。比方說,範蠡、晏子。

分析第一種人:善始,不能善終。

韓信少年時,家庭很窮,到處蹭飯,但是他堅持學習,人也很俠義。從胯下之辱、漂母送飯的典故,可以看到他在給人生賦能。

屈辱、饑餓沒有打敗他,反而激發了他要有所作爲的勇氣。

早年,他投靠項羽,沒有被重用,但也沒有泄氣。後來改投劉邦,做管理倉庫的小官。

悲劇的是,倉庫裏發生混亂,有十幾個人被牽連、問斬。

韓信作爲倉庫工作人員,本該問斬,但是他毫無懼色,對滕公夏侯嬰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爲什麽殺掉壯士?”

一句話,讓夏侯嬰精神一震,然後舉薦韓信。

在劉邦的崛起之路上,韓信的功勞很大。也就說明,韓信的能量很足。

當劉邦做了皇帝之後,韓信卻被懷疑“造反”,還百口莫辯,因此誅連三族。

春秋時的文種,也是一樣。起先輔佐越王勾踐,後來勾踐做了霸王,文種被定爲“居功自傲”的人,傷了性命。

很明顯,一個人的能量用完了,但還在高位,就出現了“才不配位”的矛盾,被毀滅,也就不奇怪了。

能夠給“善始善終”的第三種人,他們的身上,有這樣的智慧“活到老,學到老;遇到什麽情況,就學什麽,有拐彎的能力”,時局在變,自己也在變。

不管時局變成什麽樣子,自身的能量永遠都足夠,用不完。

從“能量守恒”來看,也就是一邊消耗能量,一邊得到能量,保持了自身的平衡,就能永續幸福、幸運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人生,不成功,那麽你大概率是能量消耗掉了,還不舍得“急流勇退”。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財不配德, 必然失去。”這樣的俗語,就給了我們很好的忠告。

02

你有多成功,就有多少能量。

自身的能量、自己的平台、財富一起增長,彼此能支撐對方,那麽人生就穩步在發展了。

當你有了很高的位置,金錢也足夠多了,但是你的能力不夠,做什麽都力不從心。那就選擇退步,回到和能量匹配的位置,也是明智之舉。

成功,不僅僅是勇猛前進,還可以是主動退讓。能屈能伸大丈夫。進退,都是“順勢而爲”。

作家程驿寫了這樣一段經曆。

他和朋友一起騎自行車,目標是70公裏以外的古鎮。

對他來說,是第一次騎行這麽遠,心中很是畏懼。

到了半路上,遇到陡坡,他就氣喘籲籲,不得不停下來。

朋友說:“你騎行的姿勢不對。”

經過朋友的指點,他再次騎行,就輕松多了。

到了50公裏的地方,他又撐不住了,心中老想“怎麽辦”,還反複盯著導航。

朋友說:“不要一直盯著目標,要研究每一段路,如何走完。”

在朋友的幫助下,順利抵達古鎮,回來的時候,還特別輕松。

我們可以發現,騎行成功的根本原因——一路上都在學習,獲得能量。

你要做成任何一件事,要麽有充分的准備,一蹴而就;要麽一路上都獲得能量,穩打穩紮。沒有例外的。

春秋時,範蠡一開始是政治家,幫助越王勾踐複國,成爲霸主。後來,範蠡及時離開勾踐,成爲了一名商人、財神。

範蠡的成功,有幾次明顯的賦能:第一,他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思維;第二,他有“賤取貴出”的商業頭腦;第三,他有“助人爲樂”的行爲。

一輩子都在行善積德,隨時都可以轉變經營人生的方法,人生要成功,也就一點都不難了。

活到老,學到老;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你若做到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3

給自己賦能,悄悄驚豔所有人。

如何給自己賦能?有一些通用的方法,也不是很高大上的東西。

其一,看別人的經曆,找到成功、失敗的教訓。一些曆史紀錄片、史書等,隨時可以看。現在的名人,多看他們的經曆。

其二,每天去做一件好事,起碼你要帶著善意生活。心態好了,善良多了,求財、求位置,就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其三,學一門技能,從生存開始,不要求快。有了生存的法則,再去創業就容易多了。

其四,在人生困頓的時候,敢于打破自己的思維,不要墨守成規。條條大路通羅馬。

其五,記錄自己的成長曆程,把優秀的一面拿出來。日積月累,你的優秀面,越來越寬。

一輩子都在成長的人,到了很老的時候,還能超凡脫俗。就算事業不夠成功,錢財不夠多,但是精神層次會高于一大批人。

04

當你每天給手機充電的時候,別忘了給自己充電。

古人雲:“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能量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也在人和書籍、社會之間傳遞。

每個人都在追求詩和遠方,但要問一問自己——能量夠嗎?

學會賦能思維吧,你永遠都不會被消耗殆盡。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8 阅读:440
评论列表

布衣粗食

簡介: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