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武松不怕猛虎,卻怕宋江,你看他對解開衣衫的孫二娘說了什麽

耳東品文史 2024-02-28 00:04:17

難怪武松不怕猛虎,卻怕宋江,你看他對解開衣衫的孫二娘說了什麽

你可能沒讀過《水浒傳》原著,但你一定聽過武松這號人物,哪怕《水浒傳》中沒有明確的主角,也絲毫不影響武松在這部群像戲中顯得格外出衆。

諸如“景陽岡打虎”“怒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橋段都早已傳遍天下,甚至在一些地方戲曲中還有了“武松單臂擒方臘”的戲碼,這都能體現讀者對武松這個角色的喜愛,因爲原著中擒方臘的分明是武松他大哥魯智深。

無論如何,武松就是絕大多數人對“好漢”的定義,仿佛好漢就該是武松這樣,所向披靡,無所畏懼。

(武松劇照)

其實你可能不知道,原著中的武松沒你想象的那麽好,也沒那麽勇,畢竟他在宋江面前就不敢造次,可爲何不懼猛虎的他會忌憚一個武藝平平的宋江?

一、無懼猛虎的真漢子

武松這個角色初登場時,施耐庵就賦予了他獨一檔的評價。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淩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要知道這時的武松還只是寄宿在柴進府上的一個混混一般的存在,還沒有打虎的英雄事迹,只是因爲“誤殺”了人,才流落至此,然而他寄人籬下卻也不守規矩,他那刺頭性格是惹得柴進府上的其他人都對他嫌棄萬分,就連柴進也從最初的以禮相待變得冷漠了不少。

但武松接下來的一番操作卻讓他的形象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景陽岡一戰,他將一切的窩囊氣都撒在了那只猛虎身上。

(宋江、武松劇照)

書中是以一首七言詩道出了武松的英勇。

“忽聞一聲霹雳響,山腰飛出獸中王。昂頭踴躍逞牙爪,谷口麋鹿皆奔忙。山中狐兔潛蹤迹,澗內獐猿驚且慌。卞莊見後魂魄喪,存孝遇時心膽強。清河壯士酒未醒,忽在岡頭偶相迎。上下尋人虎饑渴,撞著猙獰來撲人。虎來撲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傾。臂腕落時墜飛炮,爪牙爬處成泥坑。拳頭腳尖如雨點,淋漓兩手鮮血染。”

那過程不可謂不凶險,但武松卻全無懼色,猛虎的尖牙利爪也不如武松那暴風驟雨般的拳頭,幾番激鬥之後,武松還是那個武松,而猛虎卻已被他打得癱軟在地,早已沒了呼吸。

狠,著實是狠,可誰能想到,如此狠人在宋江面前也會犯慫。

二、臣服于宋江的行者

憑什麽說武松怕宋江呢?

其實很簡單,以他在大聚義時的表現來看就很明顯。

當時樂和唱著小曲,衆人本是把酒言歡,其樂融融,可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時,武松說了一句“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緊接著,李逵也順著武松說了一句“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順便還將桌子給踢翻了,俨然一副“宋江敢招安,就要與他鬧掰”的意思。

然而宋江也絲毫不怵二人,只叫衆人攔下李逵,將他托了下去,懲罰了一番,招安一事,並沒有因爲這小插曲而被擱置,武松雖然出言反對了宋江,但見宋江處罰李逵之後,也沒再提此事,他還是跟著宋江,接受了招安。

(武松、宋江劇照)

當然,這還不足以說他怕宋江,他此時或許也只是隨波逐流,順勢而爲。

不過早在他與宋江第一次見面時,他對宋江的態度就格外和氣了,當聽聞對方是宋江時,他的態度是這樣的:“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渎兄長,望乞恕罪!”

你看,這是要多卑微有多卑微,先前要打人的氣勢瞬間沒了。

他何至于如此看得起宋江?不妨看看他在十字坡與孫二娘的那場對決。

三、被孫二娘拿捏的武松

孫二娘和張青這對賊夫妻堪稱全書最可惡的幾個角色之一,他們在十字坡開著黑店,幹的是宰殺過路客,劫取錢財的活,不僅如此,對那些被害者的屍體他們也是“物盡其用”,他們直接將那些肉給剁碎了當包子餡,說他們是“惡魔在人間”也不爲過。

武松到了他們這黑店中也是頓時感覺不太對勁,孫二娘只當武松也是一般的綠林糙漢子,于是還是那套熟悉的流程安排,在酒中下毒,將武松麻翻,接著再殺人越貨,只是她不知道,這一次她踢到鐵板了。

(孫二娘、武松劇照)

孫二娘見武松“喝醉”後,便解衣准備下手,哪料動手的瞬間武松突然醒來,反將她擒下,頓時那毒婦是發出了殺豬般的叫聲,幸虧她丈夫張青及時趕了回來,才保住了她的小命。

書中是這麽說的:“武松跳將起來,把左腳踏住婦人,提著雙拳,看那人時,頭帶青紗凹面巾,身穿白布衫,下面腿絣護膝,八搭麻鞋,腰系著纏袋;生得三拳骨叉臉兒,微有幾根髭髯,年近三十五六。看著武松,叉手不離方寸,說道:‘願聞好漢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那人道:‘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納頭便拜道:‘聞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識。’”

在張青那一番彩虹屁的吹捧之下,武松也松了手,順便還說了一句:“我是斬頭瀝血的人,何肯戲弄良人?我見阿嫂瞧得我包裹緊,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說些風話,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潑了,假做中毒。你果然來提我,一時拿住。甚是沖撞了嫂子,休怪!”

(武松、孫二娘劇照)

他反倒成了莽撞的一方,還對孫二娘與張青道歉起來?豈不荒唐?那孫二娘的衣服是自己解的,也是她有心害武松在先。

其實這就是武松啊!他確實不怕猛虎,但他這種人也有明顯的弱點,就是吃軟不吃硬,旁人對他好三分,他就敬對方五分,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後來的武松對孫二娘反倒像是對親姐一般。

至于他對宋江的態度,宋江在他一無是處的時候就十分敬重他,還贈他銀兩接濟他,他自然不好意思在宋江面前造次。

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就是這個道理。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