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共同海損?數千貨主背上天價賠償

一八供應鏈跨境物流 2024-04-09 17:50:05

還記得我們前面提起的集裝箱貨船撞塌美國巴爾的摩大橋的事件嗎?爲重建和計算損失賠償,現在這件事件的後續來啦。

照當前的情況來看,數千集裝箱貨主可能面臨著共同海損的局面,將背上天價的賠償。具體是怎麽一回事呢?趕緊跟著一八供應鏈一起來看一看吧!

上周二,運力高達9000TEU的“DALI”號不幸撞塌了美國巴爾的摩大橋,導致巴爾的摩港被迫關閉,這是一起造成人員傷亡,財産損失的重大事故。

作爲“DALI”號的船東和運營商,Grace Ocean和Synergy分別讓律師提起了請願書,聲稱不對此次事故負責。同時還提出了賠償限額,如果要求賠償損失,損失上限限制在4367萬美元,依據船舶造價4250萬美元和未付運費117萬美元來計算。

保險索賠公司“WK Webster”指出:“根據初次報告所述,此事件極有可能引發共同海損的申報。經過進一步的審查與評估,鑒于所需支付的成本過于龐大,我們現認爲宣布共同海損的可能性更大。”

共同海損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産遭遇共同危險時,爲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共同海損的存在就是爲了平攤風險和損失,所以,如果此次“DALI”撞塌巴爾的摩大橋的事故被定義爲共同海損,則該船相關的所有各方,包括,船東、運營商、租賃人、貨主等都必須爲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貨物保險提供商Breeze的首席保險官指出,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精確計算出每個托運人貨物的總價值,從而判斷每個托運人需要從中支付多少賠償。根據過往經驗,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耗費四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船上還有一部分貨物是沒有投保的,雖然貨運代理或承運人可能會根據標准貿易條件(STC)提供某種程度的保險,但並沒有涵蓋貨物的實際價值,因此貨主將承擔巨額的賠償。

當年長榮“天賦”號堵在蘇伊士運河,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後還是以共同海損告終,這也提醒各位賣家朋友們,保險的重要性啊。最後,你覺得宣布共同海損是否是合適的?

本文由一八供應鏈提供,有任何問題和建議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反饋。

本文編輯:小八

0 阅读:7
评论列表

一八供應鏈跨境物流

簡介:專注跨境物流資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