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保:直播電商消費投訴解決率普遍低下,消費者權益保護亟待加強

消費電子 2024-03-22 14:01:00

近年來,隨著直播電商的迅速崛起,其便利的購物方式和生動的産品展示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睐,然而,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圍繞直播電商的消費者投訴量也在不斷上升,另外,相比其他行業,直播電商還存在消費投訴解決率普遍較低的問題,亟待解決。

近日,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台消費保發布的《直播電商行業投訴數據及典型案例》顯示,2022至2023年間,消費保累計收到直播電商行業相關投訴71,376件,累計涉訴金額超2億,但有效投訴解決率僅爲29.4%。

據統計,截至目前,消費保平台共收到抖音相關投訴量爲54,078件,位居行業第一,其中2023年投訴量爲31,899件,同比增長超過五倍。快手平台的投訴量爲9,200件,排第二,2023年共有3,419件投訴,同比增長27.1%。微信直播投訴量爲7,863件,位列第三,2023年投訴量僅有718件,同比下降76.5%。

整體而言,直播電商行業中各平台的投訴處理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在消費保平台投訴量排名第一的抖音,投訴解決率爲29.4%,排名第二的快手,投訴解決率爲49.0%,排名第三的微信直播,投訴解決率僅爲6.6%。

另外,消費保的數據顯示,退款糾紛、虛假宣傳、服務態度差、賬號糾紛等成爲了整個直播電商行業的主要投訴問題,其中,退款糾紛問題占比最高,達到19.3%,虛假宣傳次之,占比17.2%。

在消費保平台投訴的王女士稱,2023年9月21日,她在快手直播間“傻哥珠寶”購買了六件翡翠飾品,總價4080元。商家宣稱商品由快手官方珍寶倉發貨,但後來變成等待賣家發貨,消費者對此表示疑慮,認爲商家的宣傳與實際不符,違反了《電商法》第二十條規定。

王女士表示,她隨後申請退款,但被商家以“定制商品”爲由拒絕,但王女士認爲,翡翠的抛光處理並不符合定制商品的定義,因此應遵守七天無理由退款規定。

在快手平台介入後,商家仍堅稱其産品爲定制商品,拒絕退款,之後快手平台也關閉了退款通道。

“快手平台未按照《電商法》三十二條和六十一條規定,公平公正處理爭議,保障消費者權益,反而一味偏袒商家,關閉了退款通道,侵害了消費者權益,”王女士表示。

2023年3月,在抖音平台購買2瓶53度飛天茅台的王先生在消費保平台投訴,懷疑他購買到的商品是假茅台,隨後在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鑒定爲假。

王先生表示,他向抖音平台進行投訴,要求按照假冒僞劣産品退一賠三,之後抖音平台的要求他將假酒寄回,之後,抖音對于相關責任一再推诿,並未向其退還實際支付的金額,也未做出賠償。

針對直播電商的消費亂象,消費保研究院專家表示,缺乏嚴格的監管機制、主播素質參差不齊、消費者心理易被利用等因素,都是構成消費者權益屢被侵犯的主要原因。

專家表示,目前直播帶貨行業的監管尚未完善,導致部分主播和商家得以利用監管漏洞,進行虛假宣傳、銷售不合格産品等行爲。而部分主播缺乏專業素養和誠信意識,爲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誇大産品效果、隱瞞真實情況,誤導消費者。

另外,消費者在直播中往往受到主播的渲染和煽動,産生沖動購物的心理,忽略了對産品本身的理性判斷。

同時,消費保研究院專家提示消費者,在直播平台購物時需要注意:首先,保持理性購物心態,要被主播的言辭和渲染所影響,要仔細了解産品的性能、質量、價格等信息,進行理性判斷。

其次,可以查看主播信譽度,在購買前,可以了解主播的曆史銷售記錄、消費者評價等信息,選擇信譽度高的主播進行購買。

第三要注重售後服務,購買時要了解商家的售後服務政策,確保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第四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在直播購物時,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避免泄露個人敏感信息。

最後,消費者在直播電商平台購物時,要保存好直播視頻、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證據,遇到問題及時聯系商家和平台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消協組織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申請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0 阅读:4

消費電子

簡介:《消費電子》雜志是由中國電子商會主管的消費電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