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調整不可避免,對新能源車會造成沖擊嗎?

百姓評車 2024-05-11 09:40:23

近日,有消息傳出,自6月1日開始,電費計價進行調整,取消谷峰計價,改成分段計價,具體內容如下:

筆者所在小區尚未收到正式通知,但是出現這樣的消息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並不是很友好。去年7月份,全國各地的公用充電樁都出現了價格上漲的情況。漲幅最爲誇張的當屬上海,中午尖峰時段,三方充電樁的電費接近2.23元/度,用電成本急劇上升。

當時就有網友吐槽“再這麽漲下去,還不如開油車!”開油車至少沒有裏程焦慮,現在是既不怎麽省錢,又不省心。

那麽問題來了,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蓬勃發展,價格戰正打得激烈,如果電價上漲,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嗎?

用電需求逐漸加大

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從2013年到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增長了數倍,這直接導致了對充電設施的巨大需求。

202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07%;其中純電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6.04%。2023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743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數量的30.25%,與2022年相比增加207萬輛,增長38.76%,從2019年的120萬輛到2023年的743萬輛,呈高速增長態勢。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新能源産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

王傳福此前表示,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2025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60%。從各個統計口徑以及業內大佬的預測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保持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充電需求的猛增。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消息,2023年1-12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爲338.6萬台,同比上升30.6%,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爲92.9萬台,同比上升42.7%,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爲245.8萬台,同比上升26.6%。

在充電這個環節,用電量高達700億度電,整個行業的用電量比前年增加了53%。這一數據引發了對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的廣泛討論。

這對電力系統形成了巨大的挑戰,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電力短缺的情況。2022年,四川和重慶地區就出現了高溫限電的情況,新能源汽車車主不是在充電就是在找充電站的路上,受影響很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相關部門調整電費計價模式,似乎也在清理之中。畢竟,在特殊情況下,保證民生基本供電是首選,相比而言,新能源車充電成本上漲“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價格上調不可避免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上漲是必然的。理由就是上文所說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無論是緩慢增還是迅速猛增,只要達到一個數量級,那麽充電價格一定會調整。

燃油車當年也是這麽過來的。2010年前後,92號汽油的價格大致在5.5元/L,2014年92號汽油價格已經上漲到8塊多。十多年的時間,中國汽車保有量爲9086萬輛,2023年底,這一數據已經到了3.36億輛,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無論是從增加財政收入來看,還是平衡汽車快速增長帶來的綜合性問題來看,有關部門都有必要提高燃油價格。電價調整,也是一個道理。

當然,現在新能源汽車目前肩負著中國汽車工業趕超國際汽車巨頭的重任,低廉的用電成本成了行業高速發展的關鍵——目前不能太過于傷害消費信心。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用電價格就一成不變。現在價格調整,還不至于對消費者造成太大影響。我們也不能簡單理解爲割韭菜。如果將來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達到過億的量級,就說供電網路要不要升級擴容,發電量要不要加大,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調價是不可逆的。

但是,這其中也牽扯到一個問題,即電力成本在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中占據重要位置,一旦電價上漲超出接受範圍,不但會增加生産、銷售等諸多環節的成本,最終可能導致整個産業鏈的虧損。這又損害中國通過新能源汽車成爲全球汽車領頭羊的戰略構想。

所以,這是需要多方面的綜合考量,包括上下遊産業鏈的協同、企業技術創新、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

百姓評車

說回電價調整的話題,我們要知道,價格上調是必然的結果。這是市場規律使然,我們只能接受。而且,中國市場這麽大,用車環境複雜,將來油車也不會就退出曆史舞台。

所以,未來大家是買油車還是新能源車,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就好。

0 阅读:297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6:01

    請把新能源車叫電動車!別侮辱了新能源這三個字

  • 2024-05-11 15:18

    看看原來飯店裏掃碼充電寶剛開始多錢,現在充一次幾元?我用了一次半小時 4 元。一個月充 6 次幾乎可以買個充電寶了。

百姓評車

簡介:最接地氣的汽車新媒體 彙聚來自百姓的汽車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