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徐霞客想看何巢阿和大理府,不肯跟石寶寺主持返回鍾山

景致記錄 2024-05-10 23:06:32

前一篇旅遊文寫道,徐霞客去了雲南石寶寺所在的山頂,分辨不出哪一座石像是天生的。這天,徐霞客離開石寶寺,經過羅木哨村,歎地靈人傑,當晚,住在觀音鋪村。

(公元1638年)二月十七,徐霞客等人在石寶寺吃了午飯就下山。這一帶馬纓花盛開,十多朵小花簇成一叢,殷紅奪目,和山茶一樣豔麗。

這一帶出産的米谷十分富裕,劍川州所需糧食都來這裏補足。山嶺往南兩裏處,峰頭忽然湧起石塊,如獅如象,高的形成崖石,低的形成台階,徐霞客穿過石門,踩著石花瓣,感到其中有異常的景致,卻不知道這裏就是鍾山。他後來得知,想返回觀覽,已經來不及了。

在沙腿村,徐霞客遇到石寶山的主持僧人,他請徐霞客返回遊覽鍾山,他說:“從這裏往西四十裏,經過旅食坪,就通到楊村、五鹽井,徑直順雲龍州到永昌府,十分方便。”徐霞客想聽從他的建議,可是,他還沒見到浪彎縣的何巢阿,他也想看看大理府,再說這裏往東去是觀音山,是去鶴慶府、大理府的通道,如果舍棄這條路往西走,就會有許多未能了卻的心願。

徐霞客和僧人告別,與顧仆往東南走,路旁村落繁榮,沙溪水從村東流過,有木橋東西橫跨溪上,很長。他們過橋,往東南看著峽坡走,順峽登坡往東,到一道坡頂時,大家盤坐吃飯。

飯後,他們往東走一裏多,見路右峽谷西墜、如同割開的溝塹,峽谷南有北向的山崖,一個洞也向北開門,徐霞客覺得難以墜入峽谷,只有隔著崖眺望,來不及攀登。

他們往東到東脊下,有溝澗從北伸來,溝中有小水流,往南注入西墜的峽谷中。大路越過溝澗,往東翻越山脊,這是去三營的路,如果要到觀音山,應溯澗往北進入山塢。他們又返回澗西,往北溯流而入,在夾縫的溝澗中走,路很細小,兩旁崖石和樹木漸漸合攏。兩裏後,他們走出夾縫,往東北登坡而上,坡間萬棵松樹森然聳立,馬纓花在陽光下映紅松林,但沒有聽到人聲。他們登上坡脊,脊南北都是山峰,中間反而窪成山坳,他們穿坳走一裏,才往東北下。徐霞客眺望東部,遠山屏障般地聳列,上沖雲霄,下面支撐著隴岡盤繞,仍然看不到下面辟有山塢。

他們墜入峽谷,見東麓有一片湖泊,青黑色的水光,浮映山谷,然而道路荒蕪阻塞,只能看著湖泊往東下兩裏,才有路從北頂伸下來。他們順路下到山麓。山麓之東,平坦的壑谷向內繞,小山向外繞,從西部大山北麓分出支脈,回環東抱,又轉向西,夾在南麓對面,如城牆圍繞四周,中間如用圓規畫出,北半部擴展成平疇,南半部積水成湖泊。湖中的水,反而朝西南緊靠大山麓,穿過峽谷墜流而去,其中大概是另外一番天地。壑谷正中,房舍聚集相連,這是羅木哨。北面岡峰,如同背靠的屏風,獨自聳擁在後,前有房舍傍靠在岡峰南,這是李氏的家。李某曾以進士身份任吏部郎,如今在家居住。徐霞客感歎這裏地靈人傑。

他們往東在田埂上走,過羅木哨村,到達東岡下,沿岡往北走半裏,向東越坳而上,又半裏就往下走到岡東麓,數家人瀕臨東溪居住。

這時天快黑了,挑夫想停留。徐霞客找不到村民留宿,他們誤從村南過小橋,沿溪東的大路往北,走到觀音鋪村住下了。

敬請關注“景致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

0 阅读:3

景致記錄

簡介:記錄所見景致,記錄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