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在FSD之前!第二代AIONV率先實現智駕無圖全球通

1號車盟 2024-05-15 10:05:13

在大部分消費者眼中,從去年到今年,車圈最大的“爆點”一定是貫穿始終的價格戰,但站在走一步算三步的車企角度,智駕能力的高低才是它們決勝未來的關鍵。

就拿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來說,智駕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高附加值功能,尤其是在高速NOA普及、城市NOA持續推進的15-20萬元這一細分市場上,智駕能力正成爲決定産品乃至企業命運的基點。

而放眼目前的自主市場,高階智駕能力呼聲最高的無疑是華爲的ADS,但強如華爲,想要在當下做到“全國都能開”仍不現實,優秀的城市NOA體驗取決于華爲的OTA開城速度;至于各大車企追捧的真“無圖智駕”,如被大家所熟知的特斯拉FSD,但它的情況比較特殊,目前在國內仍是不可用狀態。

那我們這麽多自主品牌,就沒有一個能擺脫高精地圖依賴,到手即全國都可開的高階智駕嗎?當然有,不過它不是小鵬XNGP,也不是理想AD MAX,而是厚積薄發的埃安搭載在第二代AION V上的ADiGO PILOT。

技術爲領,有路就能開

其實從目前各大車企對于智駕技術的探索來看,“無圖智駕”是公認的最優解,但想真正實現無圖,對于各大車企來說仍舊是一座難以攀登的“技術大山”,那麽這樣大的技術難題,埃安憑什麽說自己“有路就能開”?

想要解答這個疑問,就需要從“智駕”最核心的本質來看,那就是提供運算、識別能力的硬件與實現自主判斷的軟件。

先看硬件,作爲智駕的“基石”,硬件一直是各大廠商內卷的對象,相關投入更是不計成本。對此,第二代AION V給出的答案是“百萬級智駕硬件”,比如其智駕芯片使用的是英偉達Orin-X,具有254TOPS的超高算力,作爲對比,以智駕“打天下”的問界新M7的算力也僅爲200TOPS。

這個數據代表什麽呢?簡單來說,就是其每秒鍾可以執行254萬億次計算,所以它能夠提供足夠的計算資源,支持更複雜的數據處理和決策算法,進而大幅提升智駕系統的反應速度和處理能力,放在實際場景中,即車輛面對突發情況時,會有更快的反應速度,包括面對丁字路、轉盤路等複雜場景時,也能更快得到最佳路線。

與此同時,第二代AION V的傳感器配置更堪稱頂級,包括高線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1個視覺相機和12個超聲波雷達,這些傳感器構成了一個全方位的感知網絡,可以精確捕捉車輛周邊的環境信息,無論是在高速插空變道或是實際路況與高精地圖不匹配的情況,這套配置都能給到最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尤其是在比較考驗感知精度的泊車方面,硬件優勢會愈加明顯,比如特斯拉FSD在美國實測中會出現多個停車位只能識別出一個,車主也只能停靠系統推薦的車位的情況,而第二代AION V在相同情況下能夠識別出多個,並且能夠自由選擇,包括FSD無法識別的垂直車位,第二代AION V也能簡單拿捏。

當然,硬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優秀的智駕更看重軟硬件之間的緊密適配與協同,第二代AION V搭載的ADiGO PILOT系統采用BEV+Transformer+OCC的視覺系方案,這與特斯拉FSD的方案是相同的,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跨硬件數據互通,在減少對高精尖感知硬件依賴的同時,還能實現更快的識別、響應與決策速度。用大白話翻譯就是,公司員工雖然少了,但他們的配合與幹活效率提升了,所以完成的工作反而比之前更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代AION V還比特斯拉多了一顆激光雷達,這意味其能夠更精確地提供障礙物的位置信息,從而大幅降低數據分析的難度和對雲端算力的需求,再配合ADiGO PILOT的多相機BEV ONE Model方案,能夠降低85%的算力需求,更能發揮在智駕過程中車端的能力。

在實際交通場景中,這項方案的優勢就是能夠進行毫秒級的快速決策,比如在遇到機動車占道停車、非機動車逆行、道路施工臨時改道等突發情況時,系統可以迅速分析情況並做出最合理的行動策略,即第二代AION V可以實現自動避讓,以減少駕駛過程中的潛在風險,並且接管次數也能降低63%。

依舊拿特斯拉FSD在美國的實測表現對比,在較複雜的路況中FSD會比較容易違規跨越雙黃實線,並有出現黃燈預測不准確,造成闖紅燈的危險情況,而第二代AION V在同樣級別的複雜路況中依舊能保持對雙黃實線的精准感知,保證車輛不會跨越雙黃線拐彎或避讓,且對于黃燈的預測更准確,是在遵守法規的同時提高了行車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AION V搭載的ADiGO PILOT系統還是一套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智駕系統,它通過ADiGO 5.0 AI算法和ADiGO SENSE AI大模型的支持,使得車輛不僅能在遇到未知情況時快速學習和適應,還能基于累積的駕駛數據不斷優化決策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越開越聰明,越開越好開”,比如你第一次經過一條非常偏僻的小路後,ADiGO PILOT便可自主學習,在你第二次經過時,第二代AION V便可如同老司機一般流暢通過。

因此基于先進的AI算法,配合它數據驅動的道路環境感知算法(DDLD),以及足夠強的硬件配置,這套智駕系統才得以移除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真正實現無圖可開、全國可開。實際上,作爲埃安首款全球戰略車型,第二代AION V瞄准的並不是國內這一畝三分地,唯有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才能真正實現全球智駕這一宏偉目標。

體驗爲先,安全舒適+

在智駕落地與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這類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大部分車企的智駕所奉行的第一准則,但同時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即智駕過程中的乘員舒適性體驗,急加速減速的現象頻發,不僅給車內乘員不適感,更會帶來強烈的不安感,而第二代AION V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和優化,尤其是在提升乘車體驗方面的場景化應用。

比如大部分消費者所吐槽的新能源暈車問題,這一情況在智駕過程中尤爲嚴重,因爲系統會控制車輛進行頻繁的加速與減速,而第二代AION V的ADiGO PILOT智駕采用了新一代CRBS制動能量回收系統,這一系統能夠明顯減少因傳統能量回收帶來的劇烈拖曳感,並且其還進一步模擬了燃油車的駕駛體驗,通過對能量回收力度的精細調整,只加入輕微的拖拽,以模擬燃油車的滑行感覺。

另外,爲了解決智駕刹車不夠線性所帶來的刹車點頭現象,第二代AION V引入了一套舒適制動系統,它基于onebox解耦的特性,能夠在制動末段自動且平滑地釋放制動壓力,減少車輛點頭,從而提高乘客的舒適感。

而且爲了提升乘員在智駕過程中的安全感,第二代AION V中還對其制動控制系統做了全面升級。

一般來說,部分車型在啓用ACC或智駕功能時,經常會聽到制動踏板的咔咔聲,並且還伴隨著突發地自動下沉,這就會讓腳隨時放在制動踏板上的駕駛員有強烈的不安感,而第二代AION V搭載的新一代博世IPB制動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制動踏板的解耦,這就意味著在主動制動過程中,制動踏板不會發生任何動作,避免了駕駛員因意外制動動作而産生的不適。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智駕過程中,車輛的主動制動反應慢,總是感覺快要撞上去了,才能停下來,甚至會出現刹不住,與前車來個“親密接觸”,造成這種危險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ESP系統在激活主動制動時響應時間較慢,而第二代AION V所搭載的新一代博世IPB系統將從0至1g的減速時間縮短至僅需100毫秒,比一般系統快了4/5,響應速度優于市場上絕大多數友商,大幅提高了在遇到突發情況時的制動效果,保障行車安全。

而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技術優化和場景化應用,第二代AION V不僅在智駕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上表現出色,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乘員在車內的舒適感和乘車體驗,真正體現了技術以人爲本的理念。

寫在最後

未來兩年,無疑是國內智駕行業的決戰時刻,埃安與友商正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爭在高階智能駕駛市場贏得領先地位,它們明白,行業淘汰賽正在加速,市場正逐漸向技術更先進的企業傾斜。

而在這場技術革命之中,堅定投入研發、持續發展技術的埃安已經切實占據了先機,第二代AION V上的ADiGO PILOT智駕系統正是其實力的最好體現:打破對高精地圖的依賴,無圖全球通,有路就能開。總而言之,這套系統不僅爲國內高階智駕樹立了新標准,未來隨著第二代AION V的出海,它還將代表中國智駕的最高水平,參與到全球市場的競爭中去,真正引領全球智駕的發展浪潮。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6:22

    埃安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已經具備話語權

  • 2024-05-16 16:37

    搭載激光雷達和英偉達芯片的二代V智能駕駛硬件成本控制得相當吸引人

  • 2024-05-16 16:39

    令人驚訝的是,新智能駕駛不再需要高精度地圖的支持,顯示出技術的進步和創新

  • 2024-05-16 17:07

    埃安一直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表現出色,相信新車的駕駛性能會十分出色

  • 2024-05-16 16:32

    智能駕駛需要大量的道路數據支持,而埃安龐大的車主數量爲其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 2024-05-16 17:24

    在智能駕駛技術的競爭中,車企實力是關鍵,埃安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2024-05-16 16:16

    智能駕駛的發展必將逐步擺脫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埃安在這一方向上的探索是正確的

  • 2024-05-17 16:37

    看這款車子的視覺,真的很酷

  • 2024-05-16 16:16

    目前純視覺方案的智能駕駛面臨著諸多不可控因素,相比之下,二代V采用激光雷達與攝像頭相結合的方案更爲可靠

  • 2024-05-16 17:09

    消息透露,埃安即將量産L3級別的智能駕駛技術,著實令人期待

  • 2024-05-16 16:22

    新款V所采用的智能駕駛硬件方案顯然更具主流性,並且不需要依賴高精度地圖

  • 2024-05-17 16:37

    大燈和標識都做了改變,似乎更酷了

1號車盟

簡介:汽車原創新媒體。專注汽車,深度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