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飛镖,圓頭不帶火藥,穿甲彈爲什麽設計成這個樣子?

科學信仰 2024-05-02 08:40:47

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它集攻擊、防禦、機動性于一體,是一種很難對付的作戰車輛。

不過坦克也不是沒有敵手,穿甲彈就是專門爲了對付坦克而設計出來的。穿甲彈與普通的炮彈有什麽不同呢?區別還是挺大的。首先從外觀上來看,現代穿甲彈的形狀其實並不像炮彈,倒像是一枚飛镖,又細又長。其次,從內涵上來講,穿甲彈內是沒有裝填火藥的,它其實就是個鐵疙瘩。還有一點很有趣,就是表面上看來,穿甲彈都是尖頭的,可實際上它卻是圓頭的。

那麽穿甲彈爲什麽要設計成這個樣子呢?

穿甲彈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長成這副模樣的,它也是逐漸變化而來的,但有一點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它的圓頭。爲了不被炮彈擊穿,坦克的裝甲都會設計得又硬又厚,因爲越厚,炮彈就越難以穿透。不過設計得太厚也不行,因爲越厚的裝甲代表著越大的重量,這會讓坦克不堪重負。有沒有什麽辦法既能夠增加厚度又不會增加重量呢?有的,那就是讓裝甲傾斜。傾斜厚的裝甲,本身雖然沒有變厚,但炮彈需要穿過更長的距離才能夠擊穿裝甲,實際上就等同于裝甲變厚了。

傾斜的裝甲不僅能夠增加實際厚度,還有一個額外的作用,就是彈開炮彈。

炮彈爲什麽會被彈開?當炮彈擊中裝甲時會受到兩個力,一個是垂直于裝甲的法向力,另一個是平行于裝甲的切向力,兩個力合力的方向則是炮彈受力的方向。對于一枚尖頭炮彈而言,當其擊中裝甲時,最先與裝甲接觸的部分是尖頭的下緣,所以其受到的法向力要遠大于切向力,于是合力的方向就會顯著高于入射線,于是炮彈的運動軌迹就會向上飄,要麽需要經過更長的距離才能穿透裝甲,要麽就會被直接彈開。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尖頭的炮彈改爲圓頭的或平頭的,總之就是鈍頭。

鈍頭炮彈與裝甲碰撞後會向下沉,于是所受到的切向力就會遠大于法向力,合力的方向就會顯著低于入射線,炮彈不僅不容易被彈開,還能縮短炮彈在裝甲內部所經過的距離,更有利于穿透裝甲。不過鈍頭炮彈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容易增大阻力,破壞飛行的穩定性,所以在鈍頭炮彈的外面就設計了一個尖尖的風帽,所以穿甲彈看起來就是尖頭的。

穿甲彈外層的風帽是由軟性材料制造而成的,容易便能被破壞、甚至融化。後來,又在風帽的下面加裝了一個被帽,用來保護穿甲彈頭免受表面裝甲的破壞。

那麽爲什麽穿甲彈頭都是實心的,而沒有填裝火藥呢?最早的穿甲彈內部的確是有火藥的,但後來人們發現,只要穿甲彈能夠穿入坦克,其自身所産生的碎片就已經殺傷力十足了,根本沒有必要再裝填火藥。而沒有了火藥,就更方便能夠把彈頭做得愈發堅硬。

再後來,人們又發現,與其等到穿甲彈擊中目標,表面的風帽和被帽再被破壞融化,還不如直接就讓它們在半路掉下來,于是就有了會脫殼的穿甲彈。

此外,對于硬度相同的彈頭來說,肯定是做得越細、飛行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將裝甲擊穿,而在穿甲彈尾部加裝尾翼又可以提升飛行的穩定性。于是,穿甲彈就越做越細,走向了細長化之路,看起來自然也就越來越像飛镖了。不過它可是一枚能夠穿透坦克裝甲的“飛镖”。

1 阅读:268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4:18

    說胡話呢?脫殼穿甲彈脫的是彈托!風帽不要了那得增加多大的空氣阻力啊?

  • 2024-05-03 18:48

    AI作品?[汗]

科學信仰

簡介:科學是一種規律,信仰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