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越要少鍛煉,是真的嗎?這3種運動不建議,做多了或減壽

安恒遠養護說 2024-05-16 06:35:01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王大爺今年68,平時就愛鍛煉身體,每天早上都能在公園廣場上看到他運動的的身影,這不,前天早上又約了一群朋友爬山。

可當他爬到山頂准備下山時,膝蓋傳來了一陣痛感,本想著應該沒什麽大事,王大爺便握著登山杖緩慢往下走,途中,他始終覺得膝蓋有些不適,疼痛感時不時傳來。

但眼看馬上就要到底了,他只好邊揉膝蓋邊緩步走,順利到達山底下後,王大爺立馬查看膝蓋的情況;只見原本正常的膝蓋骨,仿佛移了位置一樣,腫得老高,見此情景,王大爺也顧不上一身汗,連忙打車直奔醫院。

“你這是典型的膝關節炎啊,平時運動強度不小吧!”醫生了解完張大爺的情況後,看著檢驗報告說道。

王大爺點點頭,問道:“既然這樣的話,難道我以後就不能鍛煉了嗎?”

醫生擺擺手,否定道:“年紀越來越大,鍛煉的強度也要降低,這不是讓你不鍛煉,而是適當縮短運動時間,減少運動強度。

年紀越大才越要運動?不妨一起來看看研究結果如何

衆所周知,老年人運動有助于身體健康,有利于機體運行,還可一定程度緩解衰老。並且,針對運動的好處,從很多研究中也能看出,比如:早在2016年,就有學者在《Neur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項觀察性研究,通過對876名參與者,分別進行五年前和五年後的運動時間和記憶、思維能力檢測。

其中90%的人日常進行輕度運動或不進行運動,而其余10%進行高強度運動,如跑步、健美操、有氧運動等;在針對所有參與者進行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檢測時,研究人員發現:高運動量的參與者相比于低運動量的參與者大腦更靈活,記憶力較強,思維敏捷。

即便是在十年後的再次檢測中,高運動量與低運動量之間的大腦健康程度依舊存在差異;由此可得知,高運動量對延緩衰老有一定的效果,是減輕公衆認知障礙的有效方法,中高強度運動對老年人大腦衰老也有一定效果。

不過,由于該研究並非選取中中老年群體,且人數較少,並不能代表全體人類,存在一定的不准確性,所以,關于中高運動對老年人衰老速度的影響還有待深入研究。

荷蘭學者近期在《Nature Aging》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關于運動逆轉衰老的研究,通過分析人類和小鼠組織器官脂質根據隨年齡增長的變化情況,發現:人類衰老的脂質組中有著類似的磷酸酯積累,這種積累恰恰是衰老的特征之一。

而在即進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幹預可能會對磷酸酯的積累水平造成一定影響。爲證實該結論,學者針對12名健康的絕經後女性進行運動和不運動實驗,讓一半人長時間處于靜坐狀態,另一半人進行適度運動,再進行對比,得出結論:運動後的磷酸酯積累量明顯少于久坐的磷酸酯積累量。

不過,這一研究結果同樣不是結局,可能是衰老的其中一個環節,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等證據來支持說法。

那麽你可能會有疑問了,既然多項研究結果都支持運動對身體好,爲什麽王大爺堅持運動,反而會被確診關節炎呢?

這就要從老年人的體質變化進行考慮了,對于骨骼質量逐漸下降、肌肉逐漸流失的老年人來說,中高強度的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如果做多了,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醫生建議:運動時間保持在每次30-60分鍾,最好一周進行3-5次;選擇一些舒緩類運動,如太極拳、散步、老年操等。以下這三種運動,老年朋友還是少做點吧!

注意!老年人運動也有講究,這三種運動做多了反而減壽

1.仰臥起坐

不需要很大的場地,也不會産生很大的聲響,所以仰臥起坐受到一批運動人士的喜愛,但是如果真的是上了年紀之後,一定要量力而行,仰臥起坐或許已經不適合你了!

首先,仰臥起坐可能會造成老年人的頸椎病。

年輕人在進行仰臥起坐運動時,由于頸椎健康程度較高,即便動作不正確,可能也不會出現異常情況,而老年人大都脊椎有側彎,因仰臥起坐的發力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側彎的脊柱可能會出現損傷或錯位,使本就脆弱的身體雪上加霜。

其次,仰臥起坐可能會傷害腰椎,引發腰椎間盤突出。

老年人的腰椎大部分都處于亞健康狀態,而仰臥起坐的運動過程需要腰椎配合完成指令,在完成做起來的動作時,腰椎承受的壓力很大,再加上長時間的躺下—起身動作,老年人很容易出現腰椎損傷,甚至可能出現腰間盤突出。

最後,老年人的血壓浮動對機體影響很大,仰臥起坐的動作極易引發心率加快,從而導致心髒供血不足,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腹內壓會隨著動作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造成血壓浮動大,頻率高,對心腦血管健康十分不利,很有可能出現血管缺血缺氧,造成不可挽回的情況。

因此,仰臥起坐對中老年人來說,或許益處小于潛在危害,想要擁有健康的晚年生活,還是那句話,醫生建議量力而行,盡量不做仰臥起坐。

2.爬山

之所以不推薦老年人爬山,是因爲爬山的耗氧量很高,對體力的消耗也很大,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的同時,患各類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變大,如果長時間進行爬山運動,很有可能加重心髒負荷,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而另外一點,則是爬山運動需要腿部用力,對腿部關節和肌肉的需求很大,而老年人的衰老多伴隨著大量肌肉流失和骨密度降低,未必能滿足爬山的肌肉和骨骼需求,可能會出現體力不支,造成關節代償,增加患關節疾病的風險。

例如王大爺確診的膝關節炎,一方面是受到衰老的影響,膝關節出現退化,而更重要的是由于長期劇烈運動,如爬山、爬樓等運動。在爬山時,膝關節會承受平地行走時的數倍重量,由于雙膝交替用力屈伸活動,對膝蓋擠壓力增大,造成股骨髁與膝蓋軟骨的摩擦力量增加,髌股的不斷摩擦,導致膝蓋軟骨磨損嚴重,繼而出現關節炎症。

關節炎會經常出現疼痛,且還會因天氣變化出現不適,嚴重影響老年人正常生活,還會帶來負面情緒,不利于老年人長壽。

3.長跑

跑步作爲居民常做的運動,其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跑步可按照跑步速度分爲沖刺跑和慢跑,按照跑步距離可分爲長跑和短跑等。不同類型的跑步適合不同的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跑步運動也要符合機體的狀態,老年人可選擇慢跑,拒絕長跑。

這是因爲在長跑時,老年人的心率會發生變化,會隨著運動心率快速增高,導致血液流淌速度加快,血管官腔壓力增加,脆弱的血管在長時間強壓力的作用下,很有可能充血或破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另外,隨著機體器官的退化,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也不如從前,可能會出現呼吸肌力量減弱、肺泡彈性減弱等情況,從而導致呼吸短促。

而在長跑過程中,呼吸會變得急促,心肺功能不一定能支撐跑步時的氧氣需求,可能會出現呼吸不上來、窒息的情況,嚴重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

總而言之,老年人運動要選對方式,避免仰臥起坐、爬山、長跑等運動,防止因運動不當造成身體受傷。

顛覆認知?運動並不能助眠,可能還會縮短睡眠時長,真假?

2022年,國外學者聯合在《BMC Public Health》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論證了前一晚運動不僅不會改善睡眠質量,還會縮短睡眠時間,這是怎麽回事呢?

難道運動真的對睡眠無益處嗎?

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下研究:

研究人員選取12638名參與者,對其進行全天活動和夜間睡眠的檢測,在14個晝夜之後,通過專業算法將生物信號和睡眠指標進行收集,根據睡眠質量的總時長和睡眠效率進行評判。

結果發現:

每天中高強度運動平均爲144.5分鍾,高強度運動22分鍾時,平均一天失眠時長爲6.9小時,睡眠效率爲93.4%,而隨著運動時間和強度的增加,睡眠時間和效率並沒有明顯變化,甚至睡眠時間會因高強度運動而縮短。

在進一步研究中,學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當前一天的睡眠時間較長,睡眠效率較高,則中高強度運動會增加,這大概與人類的常識有直接關系。

畢竟,當前一晚睡眠質量差時,第二天便會降低運動量、縮短運動時間。

這是不是實錘了運動沒有助眠作用嗎?

並非如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項研究探討的是“劇烈運動”和“睡眠”之間的關系,我們只能說劇烈運動不利于睡眠,卻不能將所有的運動都“一棍子打死”,有些運動形式確實有一定助眠效果。

睡覺以前3個小時,可以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像慢跑、跳繩等都可以,可以使身體産生疲勞感,更容易入睡;

睡前還可以進行冥想,但是這並不是建議大家想日常瑣事或者煩惱事,如果真這樣做,可能會難以入眠,醫生建議大家可以想想自己身處很安逸的環境,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數羊,或許有不錯的助眠效果。

好了,本篇文章就講到這裏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運動這件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參考文獻:

1.Neurology:運動可延緩老年人衰老速度.2016-03-24.

2.Nature Aging:運動防衰老,運動可以減少衰老中脂質累積,逆轉衰老.2024-04-28.

3.顛覆!運動竟不能助眠?1.2萬人數據顯示,劇烈運動反而會導致睡眠時長縮短.2022-07-02.

0 阅读:486

安恒遠養護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