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鹹豐皇帝突然暴斃之謎,前期勤勤懇懇,後期發生了什麽?

貓咪鏟史官 2024-05-10 16:19:15

在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離世,隨後四皇子奕詝繼位,成爲了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即鹹豐帝。然而,鹹豐帝的統治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在他執政的第十年,清朝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內部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不斷挑戰皇權的穩固;外面英法聯軍虎視眈眈,意圖對清朝進行侵略。

面對這樣的困境,鹹豐帝初期展現出了相當的決心和手腕。他整頓了朝廷中的貪汙腐敗現象,大力舉薦並重用了一批有志之士,如曾國藩、左宗棠等漢族將領,以圖通過他們的力量來對抗太平天國運動。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清朝的發展一度出現了曙光。

然而,西方列強並未給清朝任何喘息的機會。很快,因銷煙引發的第二次戰爭發動,這使得本已千瘡百孔的清朝更加岌岌可危。在這樣的背景下,鹹豐帝不得不逃離京城,前往熱河避難。但令人惋惜的是,他在逃亡途中突然暴斃,年僅31歲。

關于鹹豐帝英年早逝的原因,這主要與他每日所做的四件致命事有關。

1、喜歡戲曲到無法自拔

1856年,隨著英法兩國再次挑起戰爭,清朝在西方列強的強兵銳器之下迅速敗下陣來。在嚴峻的局勢下,鹹豐帝帶著僅有的幾名隨從和宮婢匆忙逃往熱河,對外宣稱是去木蘭圍場打獵以避戰亂。

這一突如其來的逃亡舉動立即在朝廷內外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和恐慌。朝臣們失去了主心骨,有的選擇叛變,有的則四散逃竄,清朝幾乎在不戰之中就陷入了敗局。

起初,鹹豐帝在木蘭圍場還心懷憂慮,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擔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被圍場中的甯靜和安逸所迷惑,逐漸忘卻了國家的危機。

鹹豐帝素來癡迷戲曲,在木蘭圍場更是變本加厲。他要求每天安排兩場戲曲演出,以此來暫時排解心中的煩惱。戲曲中的故事情節似乎成爲了他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讓他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壯志。

據記載,鹹豐帝對戲曲的熱愛到了癡迷的程度。他不僅爲每天的戲曲安排了不同的名稱,上午是花唱,下午是清唱,還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在不同地點的戲台觀看。如果天氣晴好,他會選擇福壽園或如意洲的戲台;如果天氣不佳,就在室內觀看。有時,他興致高漲,還會親自裝扮上陣,唱上一曲。甚至在病入膏肓之際,他仍然堅持拖著病軀聽了十一天的戲曲演出。

2、借酒消愁

身爲清朝的統治者,鹹豐帝在木蘭圍場的日子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他深知西方侵略者的強大與殘忍,卻深感自己無力與之抗衡。在這種無法逆轉的局勢下,他只能每日借酒澆愁,以求得短暫的安甯和睡眠。

但鹹豐帝的酒量並不佳,加之飲酒毫無節制,導致他常常陷入醉意朦胧之中。他開始消極度日,朝廷的奏折如同雪片般紛飛而來,卻再也喚不醒他作爲皇帝的責任感和擔當。

3、 身體已經被掏空

清末時期,許多人的身體遭受了嚴重的荼毒。曆史上,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也有幾代皇帝頒布的禁止皇室吸食的明令。然而,在這般嚴峻的形勢之下,鹹豐帝卻選擇了逃避現實,沉迷于其中,每日在床榻上吞雲吐霧。

這東西具有強烈的成瘾性,一旦沉溺其中,便難以自拔。鹹豐帝便是如此,他長期吸食,導致神志不清、精神渙散,身體被進一步掏空。

鹹豐帝本是早産兒,自出生起便體質虛弱。加之童年時狩獵不慎摔斷了腿,使得他的身體狀況更加堪憂。而長期的聲色犬馬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使得他的身體再也無法支撐。

4、 女色的沉迷

初登帝位的鹹豐帝,原本並不沉溺于美色之中。然而,在木蘭圍場的日子裏,爲了逃避日益加重的國事壓力,他開始放縱自己的欲望。他命令手下搜尋各族美女來身邊侍奉,又召集民間的名伶以供自己娛樂消遣。

長此以往,鹹豐帝因縱欲過度而身體日漸虛弱,他逐漸失去了治理朝政的熱情和精力,甚至最後連批閱奏折的力氣都沒有了。

爲了維持這種享樂的生活,太醫們爲他養殖了數十只鹿,每日取鹿血來試圖強健他的體魄。可這僅僅是暫時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他身體虛弱的問題。

最終,鹹豐帝從精神上到軀體上都已不堪重負,他再也無法承擔起國家的前途命運。

在清軍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連續交鋒中屢遭敗績,同時西方殖民者的勢力也日益逼近,朝廷頻繁請求鹹豐帝回朝主持大局。然而,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鹹豐帝感到驚恐不安。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燒殺搶掠,皇家尊嚴被徹底踐踏,這對鹹豐帝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恭親王奕䜣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通過割地賠款來換取短暫的和平。圓明園的大火持續燃燒了三天三夜,無數珍寶被付之一炬。

面對老祖宗辛苦打下的大清江山在自己手中搖搖欲墜,鹹豐帝心急如焚,一口鮮血噴湧而出,身體狀況急劇惡化。

在鹹豐十一年,即便飲用鹿血也無法挽回他的生命。深知自己時日無多的鹹豐帝,召集了親信大臣,將皇位繼承給了皇子載淳,並命心腹大臣輔佐新君。不久後,鹹豐帝在承德熱河行宮病逝,年僅三十一歲,結束了他動蕩而短暫的一生。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