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區,新能源超越火電!

北極深度 2024-05-15 14:54:47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9億千瓦,同比增長14.5%。新能源方面,太陽能發電、風電裝機容量分別約6.6億千瓦、4.6億千瓦,同比增長55%、21.5%,我國電力裝機結構延續綠色低碳發展趨勢。

爲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各省區市也在依靠當地資源條件持續發力新能源。截至2024年3月,我國31個省區市中已有8個省區新能源裝機在整個電源結構中占比超過火電,成爲主力電源。這些省份及新能源裝機規模占比分別爲青海79%、甘肅61%、河北59%、甯夏53%、西藏50%、新疆47%、廣西44%、海南44%。

1.青海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發源地。依托于豐富的水電、太陽能、風能資源以及大面積荒漠化土地資源,使得青海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綠電”條件。截止今年3月,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高達約93%,其中僅太陽能發電占比就高達48.22%。具體來看,青海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爲0.04億千瓦、0.13億千瓦、0.12億千瓦、0.27億千瓦。另據青海能源局消息,2023年青海新能源發電量首超水電,成爲省內第一大電源。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能源建設穩步推進的同時,受限于本地有限的消納能力和外送通道限制,使得青海地區的棄風棄光率高于其他地方水平。對此青海也在多措並舉提升新能源並網消納能力,其中在青海省2024 年電力市場交易中就明確提出,新能源年度市場交易合同簽約比例要達到市場化總電量的80%,並將午間(11:00~16:00)低谷時段設置長達爲5個小時,加速推進新能源入市。

2.甘肅

甘肅同樣風光資源優渥,風能、光伏技術開發量分別位居全國第四、第五。截至今年3月底,甘肅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爲0.28億千瓦、0.27億千瓦,在整個電源裝機結構中占比超60%,是甘肅第一大電源。

據悉,甘肅目前已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張掖、金昌、武威、酒泉4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通渭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爲使綠電得到更好的消納,甘肅也是全國新能源電力外送大省,據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消息,2023年甘肅跨省外送新能源253.2億千瓦時,占外送電量的48.5%,位居全國第二。

另一方面,甘肅也在積極推動新能源發電就地消納。近年來甘肅省內新能源用電量大幅提升,2023年省內消納新能源發電449億千瓦時,占其所發電量的64.6%;市場化交易方面,甘肅將谷段設置爲9:00-17:00,此外甘肅還明確了新能源企業峰、谷、平各段交易基准價格爲燃煤基准價格乘以峰谷分時系數(峰段系數=1.5,平段系數=1,谷段系數=0.5),這也意味著光伏大發時段幾乎均在谷段,中長期交易價格不超過0.3078*0.5,即0.1539元/千瓦時。

3.西藏

西藏境內大江大河密布,水力資源可開發量1.8億千瓦,同時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陽光最充足的區域之一,據測算西藏全域光伏資源可開發量98億千瓦,清潔能源發展潛力巨大。但較爲特殊的是,因高海拔地區發展火電機組運行成本極高,且容易破壞高原生態環境,故而在西藏電源結構中,太陽能和水電占比各半,截至今年3月,兩大電源裝機規模均爲0.03億千瓦。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西藏電源結構性問題、疊加薄弱的電網配套設施,導致西藏光伏利用率長期保持在70%左右,遠低于全國其他地區90%以上的光伏利用率。爲應對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飯”問題,西藏曾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中長期依托西藏地區水電大規模開發,持續推進西藏主要流域水風光綜合基地規劃論證和統籌建設。

4.河北

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近年來河北大力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截至今年3月,河北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爲0.32億千瓦、0.89億千瓦,在整個電源結構中占比超58%,其中,僅太陽能發電就已超越火電的0.56億千瓦裝機規模,成爲第一大電源。

河北電網分爲冀北電網和河北南網兩大電網。其中,地處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潔能源基地作爲國家“十四五”規劃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風、光資源豐富且開發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總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占電源裝機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網新能源發展同樣迅猛,截至2023年底統調裝機容量達到6939萬千瓦,其中風光新能源裝機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電網作爲華北電力彙集和輸送的樞紐,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2023年僅冀北清潔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區新能源電量達到近3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有力提升冀北地區清潔能源消納和輸送保障能力。

5.甯夏

地處西北的甯夏具有“地域小、風光足、電網強、送出穩”的優勢,是我國“西電東輸”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裝機就已超越煤電,成爲第一大電源。截至今年3月,甯夏火電、風電、太陽能裝機規模分別爲3300萬千瓦、1500萬千瓦、2200萬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甯夏新能源利用率連續5年超97%,居西北地區第一。

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持續攀升,甯夏發改委發文明確呀求2024年甯夏風電、光伏優先發電計劃55.35億千瓦時,其他電量全部進入市場,新能源暫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網電量的40%參與年度交易,而按照甯夏峰谷平段劃分,谷時段爲9:00-17:00,相當于光伏發電全時段。

另一方面,甯夏正著力開辟以輸送綠電爲主的新通道,即“甯電入湘”工程。甯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首條以輸送“沙戈荒”風光大基地新能源爲主的電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輸送占比達50%以上。工程預計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輸送電量超360億度。

6.新疆

新疆作爲我國重要的能源生産基地,風能資源儲量、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均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新疆大型風光基地項目建設不斷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是0.36億千瓦、0.32億千瓦,在整個電源結構中占比46.9%,超過火電0.67億千瓦。

爲全力支撐服務新能源産業發展,提升電力外送能力,支撐打造哈密、准東、南疆、准北等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斷加快推進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該工程建成後,新疆外送能力將達到3300萬千瓦,新疆的電能也將“直達”西南地區,電力保供輻射圈將越來越廣闊。

7.廣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産1254萬千瓦,同比增長72%。

截至目前,五省區內新能源裝機達1.45億千瓦,占總裝機比例達32%,首次超過煤電,成爲第一大電源。具體來看,廣西、海南兩省(區)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電源,裝機分別爲2932萬千瓦、639萬千瓦,均占各省區總裝機的44%。

爲解決新能源快速增長帶來的消納問題,廣西今年1月發文明確2024年集中式風電、光伏發電企業超過等效上網電量(風電800小時,光伏500小時)的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權合約價 0.38 元/千瓦時參與市場交易。

海南地處我國最南端,光照資源充足,發展光伏可有效解決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電力外送的問題。從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數據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計裝機規模爲649.4萬千瓦,成爲新能源裝機的主力。

總體而言,隨著“十四五”中後期電站的陸續建成並網,新能源裝機規模將再創新高。據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到2024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3億千瓦左右,首次超過煤電,占總裝機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機遇與挑戰始終並存,新能源的躍升式發展,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我們也應積極探索保障電力系統穩定安全和電量消納有效解決路徑。

(說明:以上數據來源國網新能源雲、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各省發展改革委)

0 阅读:200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8:52

    看裝機容量沒用,實際火電發電量占比還是在60%以上,發電量和裝機容量不等,新能源發電不穩定。

北極深度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