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來“報恩”還是“討債”的?看這2點就夠了,准沒錯

安陽看育兒 2024-05-09 02:39:42

大家好,我是小雪媽媽

這天晚上婆婆小區散步回來,發出了一聲感歎:“有的孩子生來就是報恩的,但有的孩子卻是向父母討債的!”

隨後婆婆娓娓道來,原來小區有位老太太家裏面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老太太爲了兩個兒子嘔心瀝血,輪流幫忙帶孩子照顧家務。

大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老太太是能幫襯就幫襯,平時住在小兒子家裏,因爲小兒子結婚以後又離婚了,小孫子沒人帶只能老太太自己帶。有一次小兒子生病做手術,老太太硬是在醫院照顧了一個月,可憐天下父母心,真的是把小兒子寵到極致了。

可是老太太終究年齡大了,有段時間身體不舒服,平時小毛病自己忍忍就過去了,但是這次是真的是難受厲害,就給小兒子說,想讓小兒子陪自己去醫院看看,結果小兒子毫不在意也沒放在心上,讓老太太自己去診所隨便瞧瞧。

去診所的路上,老太太難受的走不動道,還是小區熟人看到了,抓緊給送到醫院,經過一番救治才無大礙。之後這件事在小區傳開,大家都唏噓不已替老太太感到不值,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結果不堪重用涼了人心。

難怪如今很多人都說“養孩子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成什麽樣,孝順點的還知道報恩,晚年算是有了著落;要是來討債的,一輩子都是來折磨父母的。”

你的孩子是來“報恩”還是“討債”的?看這2點就夠了

第一,孩子是否高需求、高敏感

每個孩子生來性格、脾氣都不一樣,有的孩子特別容易被滿足,平時安安靜靜的不讓父母操心,而有的孩子就屬于“難養型”的,高需求高敏感。

比如,有的孩子需求比較多,一歲多就迷上了看電視,看到爸爸媽媽就拿著遙控器遞給你,讓你幫忙打開放動畫片,你不想孩子看電視太多就悄悄藏起遙控器,孩子就開始嗷嗷的哭,情緒特別的敏感。

還有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黏人”,喜歡讓爸爸媽媽陪伴,必須身邊有人跟著他,隨時會表達出一些需求,如果需求的不到滿足就會哭鬧。

對于這些“高需求”的孩子,父母也是頗爲頭疼,整天圍著孩子轉不說,孩子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需求得不到滿足後發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好哄。

這類孩子大一點以後,性格都很敏感,很容易情緒化發脾氣,將來遭遇挫折後也總是“使性子”,一方面可能與父母過度溺愛孩子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孩子性格中的熱點。

當然了,這類孩子如果提出需求父母給滿足後,孩子也會表現的很乖巧懂事,也會給爸爸媽媽說一些好聽的話,但是哪天脾氣上來了父母也沒太好辦法去安撫孩子。

家裏有這類孩子的父母,有時候真的也感到很心累,照顧起來也更吃力,更擔心的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

第二,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熱心腸,共情能力比較強,就像我們大人,有時候看到一些感人的事迹就忍不住擦眼淚;而有的人生性就比較冷漠,缺乏共情能力,心態比較涼薄。

有的孩子平時也很聽話,對外人對老師對同學也很客氣,但是天然有一種抗拒“深入了解”的氣質,很難交到知心朋友,對不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漠不關心,也不懂的如何關心他人。

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孩子,屬于從小被父母長輩寵壞了,家長一直默默付出,孩子卻背養的“自私自利”,只懂得被愛卻不懂的如何愛別人,將來也是過度看重自己的利益,一個勁兒的從父母身上“吸血”,變成大衆口中的“啃老族”。

其實啊,每個孩子性格沒有好壞區分,關鍵在于父母怎麽引導教育,父母教育的好內斂的人一樣懂事孝順,所以各位父母還是要在孩子的教育上多下功夫。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討債的?

0 阅读:1

安陽看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