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交易量同比暴跌,消費出了大問題

羅sir職話 2024-05-07 17:00:59

地産暴跌,消費不景氣,人們脆弱的信心還沒有得到恢複。

5月6日,全國最大獨立房地産市場研究機構之一的中國指數研究所發布數據顯示,在過去持續五天的五一節期間,在調查的22個城市中,有高達19個城市的房屋銷售比2023年同期下降,而在廣州和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屋銷量更是下跌超過60%,可謂是異常慘淡。

中指研究所表示,新房市場仍舊受到調整壓力;仍有下調首付比率、降低房貸利率、印花稅及費用的空間。

這也說明,未來隨著我國房地産銷量的進一步下滑,刺激市場利好的政策空間,可能還會繼續,但這能夠刺激人們的買房需求嗎?

從重點城市來看,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濟南等地部分優質項目到訪量增加明顯,但市場的觀望情緒仍在,其中北京、濟南2024年五一假期日均成交面積較去年假期均表現增長,且均高于2019年同期。

但多數三四線樓市表現一般,市場成交與近幾年五一假期數據相比普遍下降。

這一輪房地産的下行周期,可能會非常長遠,而考慮到房地産和宏觀經濟的深度綁定,以及房地産和國內家庭財富的深度綁定,這兩點因素都將導致未來的增長進一步承壓。

當七成的國內家庭資産都拿來買房的時候,房子就不單單是商品,更是關乎國運的重要行業,這也能夠理解,爲什麽房地産一陷入下行,消費就開始不景氣。

當大量的中産群體的資産受到房價下跌影響的時候,消費降級必然就會出現,尤其是疊加房貸的不變,在預期房價會進一步下跌的情況下,蒸發的其實是中産的財富。

而從政策的調控角度來看,最近一段時間裏,地方相繼推出了刺激樓市的利好舉措,一些城市甚至還全面取消了限購,但這些措施帶來的實際效果,似乎也非常有限。

在市場需求接近飽和,地産開發商債務危機不斷的情況下,人們的預期也很難恢複。

而這輪地産的下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們對經濟增長的目標,事實上,地産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我們能夠施展的空間就越少,因此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恢複房地産市場的整體信心,刺激消費者的購房需求。

成都在4月29日宣布全面放開購房限制,如今在成都買房不再看任何條件,沒有社保、沒有戶口和學曆要求,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成都買房。

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在4月30日也宣布,開放三類資格的購房者在五環外添購一套商品房,分別是已有兩套房的北京市民家庭、有一套房的單身北京市民,以及連續5年在北京繳納社保繳稅的非北京市民。

早在北京之下,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和西安等地的限購措施也略有松綁,例如上海早在1月31日就宣布繳滿社保五年的外地居民,可以在外環以外的區域限購一套住房。

成都是其中松綁最徹底的省會城市,從4月29日起,不再審核戶籍、社保等購房條件,也不限制任何購買套數。

如此密集的針對樓市利好的措施出台,要是放在兩年前,這是很難想象的一件事;但放在今天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市場卻並不買賬。

正如中指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那樣,在一衆城市宣布解除限購措施之後,在調查的22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的房屋銷售同比下降,廣州和上海這樣的特大一線城市,銷量更是同比下跌超過60%。

在錯誤的時間節點推出了正確的措施,很難說這不令人感到遺憾。

如果在樓市表現最好的時候,全面放開限購,一切又會不會不一樣?

樓市限購,看起來是保障了沒有房子家庭的購買權,但實際上卻推高了房地産價格的虛高,在限購的措施影響下,消費者的買房動機和行爲變得更像是做投資和金融生意。

越是限購越是買的行爲,在營銷界並不陌生。

而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當消費者的買房需求已經不再熱衷的時候,這個時候全面放開限購,不得不說爲時已晚。

放開限購,讓房地産回歸市場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這個決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晚了好幾年。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成都是繼武漢、合肥、南京和長沙之後,第22個全面解除限購令的重點省會城市,而全國目前已經有35城放寬了限購令。

在限購、限價、限跌的“三部曲”中,目前一些城市已經逐步放寬了限購令,那麽在可見的未來,如果市場繼續不買單的話,那麽房地産真正回歸市場,解除余下的限價、限跌,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消費者不再對一個行業充滿信心,可能這個行業才有機會真正回歸市場屬性。

房地産和國內家庭財富的深度綁定,幾乎注定了,地産下行,消費必然會跟著下行;除此之外,地方的收入也很大部分來源于賣地收入,因此拯救房地産這個行業,不僅僅能夠拯救國內的消費信心,還能夠拯救地方的收入來源。

根據資料顯示,以成都爲例,2022年成都財政收入中有高達55%源自賣地收入,2019年時,成都土地財政依賴度更是高達94%。

從振興消費到地方收入,房地産都在其中占據著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

拯救房地産,就是拯救國內經濟。

當房地産持續下行,最先受到影響的,其實就是消費。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內旅遊花費達到1669億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了13.5%,比2023年高出12.7%,看起來維持了雙位數的增長,但從人均消費的角度來看,卻仍然低于2019年的水准。

從2019年到2024年,差不多五年時間裏,五一假期人均消費降低,如果考慮到通脹的實際影響,那麽這個數字還會更低。

花的比五年前還要低,這本身也足以說明人們對如今宏觀經濟前景的擔憂和信心不足。

在房地産持續下滑、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通縮壓力之下,提振消費者信心是今天面臨的關鍵因素。

房地産下行,就會蒸發家庭財富,導致消費信心不足,因此要想拉升消費,本質上還需要恢複房地産市場,尤其是要穩住房價。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平均每人花費僅565.7元,這個數字比2019年同期下跌了11.5%,雙位數的下跌,再次拉低了我們對消費反彈的希望。

總體上,消費者正在勒緊褲腰帶,消費信心仍然受到房地産下行的抑制,消費降級這一趨勢變得更牢固了,盡管人們的旅遊需求仍然存在,但在消費上,卻花的更少了。

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當人們開銷更少,消費更趨于理性的時候,反過來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收入高低。

不僅僅是服務業,從企業到消費,人們都在節衣縮食,營收不斷下滑,價格戰愈演愈烈之下,收入跟著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這可能是比2008年還要危機的時刻,信心是很重要的東西,它包含了從個人到企業對未來的一切行爲選擇,從花更多到花更少,對未來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迷茫,最終都會反噬到我們自身。

個人的消費理性,對應到集體上,它就是一場災難。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1 阅读:1319
评论列表
  • 2024-05-07 22:45

    心裏都沒有點數嗎?房地産之前是怎樣火的?是誰搞起房價的?

  • 2024-05-07 18:31

    不要緊張,國家開會了。

  • 青清 29
    2024-05-07 21:53

    房地産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統計過了,有1.9億農民工還沒有買房

  • 哈喽 10
    2024-05-08 06:01

    消什麽費,房地産市場是個投資市買漲不買跌邏輯和股市沒啥區別

  • 2024-05-08 13:39

    普通人35歲優化誰還敢買房

  • 2024-05-08 10:03

    水電油汽全面上漲,大豪怎麽有錢消費。

  • 2024-05-09 08:05

    消費個錘子🔨🔨!能吃飽就不錯了

  • 2024-05-09 07:35

    男人過了35歲就讓企業嫌棄了,工作更是難找,那有那閑錢買房買車!

羅sir職話

簡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