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元帥的第一次“千裏走單騎”

桂才子佳人 2024-05-11 02:27:50

陳毅元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

1901年8月26日,出生在樂至縣薛苞鎮藥師灣村——藥師院正堂大殿。

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藥師院是一棟三重院落的有五百余年曆史的中式庭院建築,既像佛寺建築,又似家廟風格,兼集萬衆之長,又不落俗套,外圍的城牆、地基、石階,又恰似一座堅固的城堡。

陳氏一族在此已聚居好幾百年。這博采衆長的建築風格,也恰似陳毅元帥後來的個人能力和風格:多面手,管軍事時擅長外交;管外交時擅長軍事。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風水家常說:“大屋、大門,大戶人家,出大人物。”

如今已經拓平的陳毅故居紀念廣場,中間建築就是藥師院

我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屋大,肚量大。房子一排排,一井井,這一間,那一間,自然養成了遇事不慌,解決問題回旋的點子多的特點。

第二,大門,常常會醞釀和熏陶出人的大氣磅礴,顯示出人的氣度不凡和根基深厚,給人一種高深莫測和好人家出身的感覺,自然,到處不會有人欺負他。

第三,大戶人家。人多事情自然就多,,往來貴客也多,眼界就這樣開闊了,遇到事情,能聽到更多的人的想法,自然就成熟又世故,還八面玲珑了。

我們的好榜樣

就像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很多人到了八十歲,還要靠著父母親。如果,他下面有幾個弟弟妹妹,父母親天天起早貪黑忙著賺錢,這個大哥哥就要洗衣做飯,領弟弟、抱妹妹,好東西還要讓給弟妹們吃,早早地挑起了一個家庭的重擔了。他會像獨生子一樣任性還啃老嗎?

不會!

陳毅就是在一個團結又歡樂的大家庭中長大的,這就養成了他與人都能很快相處並馬上熟絡的特長。

泸順起義紀念館裏的油畫

1926年底,陳毅被中共重慶地委調往重慶,參與泸順起義的具體組織和准備工作。

12月3日,在楊闇公、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泸順起義提前爆發。

關于泸順起義,特別要指出的是:1937年,陳毅按照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的要求所寫的給中央的自傳報告《早年回憶》一文中說:“泸順起義時,劉伯承任總指揮,我任政治部主任。”

川中名將劉伯承元帥

陳毅任政治部主任一事,截止到我今天寫這篇博文爲止,暫無備考例證。

也就是說,1937年,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人在給中央的自傳報告裏都沒有提及10年前在四川發動的,比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和9月11日爆發的秋收起義還早8、9個月的泸順起義,陳毅是政治部主任一事。

那麽,就是說陳毅做著政治部主任的工作,但尚卻不是政治部主任,這個提前發動的起義,這個從大的層面上來講,並不算徹底全面成功地泸順起義,並未設立政治部主任之職位,如果有,那就真的非陳毅莫屬了。

證據:由陳毅元帥的大兒子陳昊蘇親自審定的《陳毅年譜》第98頁

當時四川、重慶並沒有分離,川省的共産主義運動的靈魂人物和領袖人物是楊尚昆主席的四哥楊闇公,在泸順起義後三個月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英勇犧牲。

泸順起義失敗後,朱德、劉伯承遭到楊森出賣,和四川王劉湘的通緝,離開四川前往江西。

楊森和朱德是雲南講武堂的同學,可是楊森這個人就沒有範石生、朱培德、金鼎漢、楊如軒、楊池生等雲南講武堂的同班同學忠厚正直了。

朱德劇照

楊森這個人是個陰險狡詐的兩面派,當朱德以中國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的代表到重慶的時候,楊森做一個同學,有一個同學,並邀請棉花坡戰役的名將當他的師長。

後來,起先也答應參加起義,接著,就幹出來了出賣同學和朋友的壞事情。品行極壞,難怪,連幹女兒也不放過。

應該客觀公正地說,泸順起義准備中,陳毅當時肯定做了很多具體的類似于政治部主任的工作。但跟朱德和劉伯承兩位名滿天下的川中名將比起來,與楊闇公、劉願安等四川著名的共産黨人比起來。

四川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和領袖楊闇公烈士

筆杆子出身的陳毅,當時連少尉文書還沒有當上,無名無聲,還算不上起義的領導人。你說,這是不是事實?

但由于當時陳毅並不爲人知曉,所以,起義失敗後,陳毅並沒有隨朱德、劉伯承一起撤離。經過尚未暴露的中共重慶地委委員、成都特支書記、公職爲川軍第28軍第3師政治部主任劉願安推薦,被任該師政治部少尉秘書,這也是陳毅元帥第一次正式穿上軍裝,有了軍職。

26歲的陳毅,首次穿上筆挺的軍裝,肩挂一顆星少尉軍銜,就立即去見他的紅顔知己胡蘭畦了。

多像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瓷娃娃福原愛

胡蘭畦,與陳毅同齡,出生于1901年,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是國民黨七個女將軍之一,與遊曦、趙一曼(當時叫李淑甯)、胡筠號稱黃埔軍校“四大女神”,四川軍閥楊森看見她,想娶爲姨太太。

如今,咱們看拍攝于90年前的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已近40歲的,胡蘭畦的證件照片,放在現在,也絕對是比香港影星關之琳還要漂亮的原裝美女。

她是出身成都的大家閨秀,祖上爲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所以,胡蘭畦雖然身爲女兒身,身上卻流淌著革命的熱血。

圖片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她早年積極投身革命活動,被陳毅的文采所吸引。——陳毅1921年從法國留學時回來後,在北京中法大學時候發表了許多評論、雜文、詩歌、小說和報道等,並由此漸露頭角。倆人最早相識于陳毅在泸州起義的那個時候。1937年,兩人在南昌碰面,這一次一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兩人曾經山盟海誓:“抗戰勝利後結婚!”但是,由于陳毅是新四軍軍長,胡蘭畦是活動在重慶敵占區的秘密共産黨員,中央不同意她們結婚。等到全國解放後,胡蘭畦到上海找陳毅,陳毅已經兒女雙全,他安排副市長潘漢年接待了一下胡蘭畦,自己避而不見。胡蘭畦終于淚奔而下,憤然出走。

晚年胡蘭畦幸福地活到了1994年

從此,胡蘭畦命運坎坷,曆次運動都是犧牲品,直到在鄧小平手裏獲得平反,並且再次加入中國共産黨———離她第一次加入中國共産黨已經過去了50多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幸虧壽命比陳毅長了二十多年,看到了文革動亂結束,看到了改革開放,等到了一紙平反,直到1994年才孑然一身離世。注:因于陳毅糾纏不清,陳夢雲與胡蘭畦已經離婚。

卻說,1927年1月,陳毅坐不更姓、行不改名地在川軍中任職,與師政治部副主任胡蘭畦的丈夫陳夢雲和第三師政治部宣傳科長範英士成爲密友,兩人雖然不是共産黨員,但都是進步人士。

陳毅和胡蘭畦

陳毅和胡蘭畦就是這個時候認識到的。胡蘭畦曾經讀過陳毅的文章,對他很是敬佩,現在親眼見到真人,就恨不得結成知己密友。

陳毅立即發揮了自己的拿手好戲,將自己選編的《社會進化論》和《武力與民衆》兩本書,刊印爲自學教材發給第三師軍事教育訓練團的工農學商們,向他們大講革命的道理。

3月12日,又在紀念孫中山逝世兩周年大會上發表激進的演講,滿口就是:“取代……敢于……社會變化的規律……曆史的車輪……打倒……鏟除……最後勝利。”

朱德雲南講武堂的同學四川軍閥楊森

3月24日,北伐軍攻入南京。陳毅在四川軍民集會上,再次聲討和宣傳。

有人把這種喚醒民衆的革命之聲傳進了楊森的耳朵裏。

4月1日,川軍第三師師長王學姜來到師政治部,請陳夢雲、陳毅、範英士于次日晚上去師部吃飯。

陳毅機警地以工作忙推辭不去。

王師長把臉一沉,鼓著一雙魚泡眼說,:“我是張飛請客,不忙得來,忙也得來!不來,打三百皮鞭。”

很明顯,這是逼人上門然後甕中捉鼈的“鴻門宴”,陳毅與範英士商量了一番,決定三十六計,走爲上計,並且找到政治部副主任陳夢雲,得到了陳夢雲的極力支持。

事不宜遲!

4月2日,爲了順利出走,上午陳毅和範英士仍舊到第三師政治部辦公。午飯後,倆人仍舊依照著以前的習慣,沿著河流的走向散步。

沿途,與三三兩兩的士兵、軍官,相互敬禮和打招呼,別人恭喜他們,晚上師長看得起他們要請吃飯。他倆個滿臉堆笑,一副受容若驚的滿足和神往的樣子,別人根本看不出來這倆人緊接著將要亡命天涯了。

再走出去,幾乎沒啥人了。

站崗的哨兵,看到是兩位師部的軍官,立正敬禮,壓根不敢盤問一聲出去做甚?

他倆加快腳步,到了與陳夢雲約定的臨時渡河點,一艘小船早就停泊在岸邊,陳夢雲從船艙裏探出頭來,小聲召喚倆人快上船。

三人渡過涪江,直奔張家橋。

3日淩晨2、3點鍾,三人被一陣遠方傳過來的狗叫聲驚醒,急忙離開小客棧,直奔銅梁縣——這一路,三人是奔著北伐軍的方向去的。

上午8時許,三人住進小客棧裏,陳夢雲寫了一張便條由店夥計去找第三師1旅旅長遊廣居,遊送來1000塊大洋,三人平分,遊旅長請吃了一頓中飯,然後,直奔磁器口,乘船到達重慶。

重慶磁器口碼頭

這時候的重慶,到處都是搜捕和槍殺,槍聲和絕命的慘叫聲不絕于耳。

陳夢雲將倆人帶到他的一個姓尹的朋友家裏先住下。

晚上,陳毅只身去尋找重慶黨組織。

一走兩走,走迷了路,回不到尹姓朋友的家裏了。

于是,頭腦活絡的陳毅元帥就挺身前往湘軍副師長郭勳祺的官邸,他想,依照兩人的交情,郭勳祺不會出賣他吧?!

是的,真的賭對了,在郭勳祺家裏,沒人敢上門搜查。陳毅這一住就住了一個多月,等到風頭過去,直到5月10日,和國民黨重慶市黨部籌備委員劉成輝、鍾夢俠等一起乘船抵達武漢。

在武漢找到了中共湖北省委,因省委不了解陳毅,便安排他到葉挺獨立團教導大隊裏去當兵。陳毅拿著介紹信出來的時候,在門口遇到了一起留學法國的老同學顔昌頤,顔說:“你怎麽能去當兵?聽我回音。”

顔昌頤烈士

在顔昌頤的引薦和安排下,陳毅與另一位法國留學同學聶榮臻相見,聶、顔當時都在中央軍委又一位一起留學法國的老同學、好朋友周恩來手下工作,這樣,陳毅分到武漢中央軍校——又叫黃埔武漢分校,擔任准尉文書,實際做黨的組織工作。

軍校裏,陳毅與政治總教官恽代英、政治部主任施存統組成校黨委委,陳毅任書記。

在軍校裏,陳毅又遇見了胡蘭畦,這時候,她考進黃埔軍校女兵隊,這個女兵隊就在武漢分校。

有情人終能相見!

唯一一張黃埔軍校女兵合影照片

你可認得哪個是遊曦,哪個是胡筠,哪個是趙一曼——那時候叫李淑甯,哪個是胡蘭畦,哪個是謝冰瑩?

1 阅读: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