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伴”程馬拉松全程“黑”點,京城媒體也能輕飄飄化解

人艱鄭道是滄桑 2024-04-16 14:42:19

非洲镖局三位精壯男子,像押運生辰綱一般,將中國選手何傑安全運送至終點線。“黑旋風”快遞使命必達,但全程“黑點”。更多“黑料”請參見上一篇小文《北京“伴程”馬拉松,直播解說員本能發出了社會笑》。

解說員好歹是以幾聲“呵呵”表達了“輕量級反感”,但報道該項賽事的紙媒記者則全無動靜,連“嘿嘿”都沒能發出來。在《北京晚報》和《北京日報》共用稿件中,記者在描述沖刺階段三位非洲兄弟給何傑“擡轎子”(史稱“三黑讓傑”)的吊詭場面時,竟以一句“競爭一直持續到終點線,何傑第一個撞線”一筆帶過。

《北京青年報》記者也做到了“選擇性失明”,一句“何傑依然咬牙堅持,最終他以1小時3分44秒率先沖過終點”便草草解構了這出荒誕劇。

單看這三份當地報紙的報道內容,公衆根本無從知曉賽場真實發生了什麽。感受到的,唯有何傑不畏強敵的滿血豪氣、沖陣斬將的一腔孤勇以及殺出黎明的人生豪邁。

文字記者們故意將“事故現場信號”進行了屏蔽,使信息接收者無從感受尖銳的“客觀真實”,只能從精裝信息繭房中汲取散裝二鍋頭的“廉價感動”。而事實上,公衆從鋪天蓋地的網絡媒介所獲信息,與記者的文字描述出入巨大,感受到的並非“畫面感人”,而是奪冠方陣“智商感人”。

紙媒工作者似乎早已與“人間真實”割席斷臍,清零了公衆感知的最大情感公約數。

事實上,該起事件所涉題材並不敏感,因而不應存在報道禁區。其僅局限于贊助商出于“圍獵冠軍”之目的,傷害賽事觀賞性的商業套利行爲,即便輿情延燒依然穩健可控。

但縱是如此,官方紙媒也自行閹割剜去了關鍵信息,內心毫無波瀾地將荒誕劇情輕飄飄“一筆帶過”。那麽,可以想見的是,當與公衆利益攸關的“重大公共事件”發生時,公衆怕是也不能指望這些專注預報“晴天”的“氣象記者”會有所作爲。

管窺北京“伴程”馬拉松報道,我們大概也能明白:紙媒公信力爲何逐年呈現垂直落體下墜態勢,卻無半分止頹反彈迹象。

7 阅读:742
评论列表
  • 2024-04-16 18:16

    連跑個馬拉松都要造假[點贊]

    用戶10xxx54 回覆:
    是半馬[呲牙笑]
    人艱鄭道是滄桑 回覆: 用戶10xxx54
    我故意用的諧音梗
  • 吾爺 22
    2024-04-16 23:51

    世界馬拉松協會應該踢出何傑

  • 2024-04-17 07:51

    這個冠軍在世界上啥水平?

  • 2024-04-17 08:58

    北京的記者都是上班族,混飯吃的,已經忘記了記者的使命

  • 2024-04-16 16:05

    你說讓記者怎麽辦?

    用戶10xxx01 回覆:
    裝逼犯
    人艱鄭道是滄桑 回覆:
    說得沒毛病

人艱鄭道是滄桑

簡介:撣去憤世土,化身理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