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卷同舒》:參觀李晨插圖藝術畫展有感

江戶小歪 2024-04-10 22:50:21

最近聽說畫家李晨在甯波美術館辦展,小歪抽時間去參觀一番。畢竟只要連環畫、插圖類的畫家辦展,如今都是難得一見的。

李晨不是我喜歡的畫家,但比起美術館中大量故弄玄虛不知所雲的美術表達,我還是更願意看看李晨。

李晨,1963年生于遼甯營口,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當代著名插畫家、連環畫家,長期進行中國畫藝術探索研究。他的許多原稿都被中國美術館和地方美術館收藏。

他的連環畫《黑貓》《紅嫂》《邊城》都非常著名,畫風獨特,吸引了大批粉絲。

李晨在插圖領域建樹更多,他曾爲人教版中學教科書、《讀者》《人民文學》畫過大量插圖,這一次畫展精選了66幅原稿,請大家和小歪一起走進畫展,領略李晨的超寫實風格吧。

本次展覽展出《讀者》插圖36幅、《邊城》插圖8幅、《梁思成與林徽因》10幅、《語文》課本插圖12幅。

《邊城》連環畫原稿8幅

沈從文的名作《邊城》描繪,文筆清新秀潤,很多讀者都陶醉在美麗的湘西,沉迷于翠翠爲愛堅守,其中風物通過文字透傳。

李晨七下湘西,三年乃成,這部《邊城》連環畫讓主人公活生生立在面前,生動直觀,仿佛一張張舊時代照片。

翠翠和爺爺

1980年代李晨在連環畫報投稿過,那時候他的風格還受時代影響,以略帶誇張變形的白描爲主(如《萬元戶主和貓》),後來不知何時起,就變成現在這樣的超寫實風格。

也就是說,我們乍一看這是照片,再一看他的畫比照片更精細。李晨的超寫實風格和冷軍的又有所不同,我們多看幾幅就能感受到。

少女心事如流水

湘西的風土人情,李晨筆墨始終是聚焦在爺孫倆身上。另外,作爲一部《連環畫》,他不用畫框,而是以畫面內容整體形成一個自然輪廓。

你可以永遠喜歡人性善之美,爺爺就是一個無比美好的形象。平淡日子中的寂寞、苦澀、淒涼,李晨的畫面把沈從文的“神”傳了出來。

人教版課本插圖原稿12幅

人教版初中課本,2017年投入使用,有很多李晨的插圖。

朱自清《背影》

李晨是用什麽工具畫的插圖?怎麽看怎麽像毛筆水墨?

如果不湊近看,幾乎被騙過去。

答案是:鉛筆。

《我的叔叔于勒》

《變色龍》

《變色龍》局部

湊近看,我們發現李晨用的是深深淺淺,長長短短的鉛筆側面擦出線段,這些線段很少交錯,而是平行排列。在他有意擺布下,無數鉛筆線整體組成了立體光影效果的西方水彩畫。

他又狡猾地設計出邊緣水墨暈染的特效,給人一種嚴謹光學基礎下的中國味,做到了石墨到毛刷的藝術交融。

《棗兒》

《棗兒》局部,孩子背後陰影都是鉛筆擦出來的

他的插圖愛使用灰調變化,而非彩色,現場原稿也基本都是黑白。由于鉛筆的材質,使得畫面呈現出銀灰色的優雅。

《阿長與山海經》

《聊齋·狼》

《聊齋·狼》局部

《聊齋·狼》局部

李晨的畫,真實感很強,他有意識地讓留白處過曝,一種強烈的光影對比讓劇情凹凸有致,棱角分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局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局部

《梁思成和林徽因》連環畫原稿10幅

比起沈從文的悲劇人生,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愛情令人羨慕。這本連環畫名氣不如《邊城》《紅嫂》《黑貓》,是202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的,給我的感覺還是像照片。

結婚照選了這麽醜的頭冠,像個埃及法老?

這些畫面宛若親臨現場,感染力蠻強的。

《讀者》插圖原稿36幅

《讀者》飛舞

很多年沒有看《讀者》,自從心靈雞湯被打上了低端讀物的烙印,我就果斷放棄了它,盡管他陪伴我度過了年少時光。

讀者郵局

阿芳的燈

別人家的孩子不好當

草莓的滋味

華姐

神迷路了

小鎮出來的孩子

永遠同行

永遠同行 局部

鉛筆畫的樹葉,像是杉樹,或者是實驗台上的無機物分子變形。

餃子

狗帶稻種

絕處逢生

絕處逢生 局部

姥姥的春節

梅蘭芳 國粹之魂

台階

一棵小桃樹

驿路梨花

永生之酒

百圖牆

小結

李晨有濃厚的個人風格,用鉛筆畫出超級接近真實物象的畫面,值得稱爲優秀畫家。

但是我個人對這種強烈寫實風格還是不太能欣賞,尤其是對于一些現實人物,過于追求真,在精准刻畫的同時勢必喪失一部分藝術渲染的美,短時間有些新奇感,但無法達到余韻綿長的視覺體驗。尤其是有些人物,太難看了,不是畫得醜,而是模特醜。

個人風格過分強烈,似乎也是畫了一個圈子,困在其中。我期待李晨老師能有更多不一樣的風格突破,是不是除了鉛筆,蠟筆、水彩筆、鋼筆也可以用用看。

我不太喜歡李晨老師的繪畫風格,但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尊重,因爲——

自2010年“首屆架上連環畫邀請展”開始,李晨老師一直在努力推動連環畫在美術界的地位,鼓舞更多青年人創作連環畫,讓更多連環畫能走進美術館,走進大衆視野。

他提出“大連環畫”觀,加深了連環畫的精神內涵,拓寬了連環畫的形式,提高了連環畫的藝術品格,非常可敬可佩。

最近比較忙,很難碼太多字了,短篇記敘,歡迎大家評論。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