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家德企爲何不離開中國,德家族企業:四大重要性

青木在德國 2024-04-30 05:45:17

與許多德國公司一樣,來自德國穆爾芬根的風機和電機制造商依必安派特(ebm‑papst)繼續在中國投資。德國《商報》29日“這家家族企業解釋了爲什麽它繼續嚴重依賴中國”,其中國區負責人托馬斯·紐倫貝格解釋了這一戰略,並揭示了爲什麽不可能撤離中國市場。

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在華德國企業數字顯示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你已經離開了還是留了下來?大約5000家在華德國企業中的任何一家都可以扪心自問。世界局勢脆弱,但與中國的業務對于大多數德國公司來說太重要了,他們無法放棄。

這一答案也適用于巴登-符騰堡州家族企業依必安派特。“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仍像以前一樣很具吸引力,”紐倫貝格說道。該公司自1996 年以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在上海、青島和西安等地設有辦事處。這些數字顯示了中國市場對于依必安派特的重要性。

《商報》的報道

2022/2023財年,該集團總銷售額爲25.4億歐元,其中約20%來自德國,15%來自中國。中國銷售額相當于約 3.8 億歐元。這意味著中國對銷售的貢獻低于歐洲市場,但增長很重要。“我們上海工廠的生産已達到極限,”紐倫貝格說道。

紐倫貝格現居上海。他贊揚北京政府的總體規劃和經濟政策:他們對加強經濟非常有意願。然而在德國,人們希望獲得更多中國的訂單和“來自政府的更多刺激”。他和公司因此都清楚:“我們不會撤出中國——我們將繼續投資。”

依必安派特中國工廠中國的經濟繁榮創造了需求並推動現代化進程

3月,依必安派特在上海東部距離浦東機場不遠的大中華區新總部“一個上海”(ONE Shanghai)落成。面積達3.3萬平方米。“一個上海”設有物流中心、四層樓的生産大樓、研究實驗室、辦公室和可容納約 900 名員工的食堂。在以秦朝兵馬俑而聞名的古城西安,依必安派特也計劃擴大生産區域。總共約有1900 名員工在中國分公司工作,其中只有3名員工是外籍人士,包括紐倫貝格本人。

中國的經濟繁榮正在改變這個國家,創造了需求並推動現代化進程。在上海,幾乎沒有出售肉類的露天市場。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超市和冷鏈送貨服務,其冷卻系統通常使用德國的專有技術。

中國具有完美的供應鏈網絡在中國賺取的利潤再投資中國

紐倫貝格對中國市場的熱情可見一斑。這位55歲的德國人在中國生活了18年,娶了一名中國女子。他還曾在西安和南方科技大都市深圳工作過。

對于地緣政治,紐倫貝格指出,“我注意到中國人對政治的興趣並不像德國和歐洲那麽強烈。”他還表示,許多中國人都希望他們的家庭會變得更好,他們的孩子會擁有最好的機會。這必須歸功于中國政策:“它讓數億人擺脫了貧困。”此外,“我們的價值觀不能照搬到中國。”

中國運輸網絡四通八達

相反,德國聯邦政府希望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去風險”是該策略的名稱。 德國經濟界對降低風險的解讀可能與政治家想象的不同。因爲在2023年,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2023 年,通過利潤再投資産生的直接投資增至 119 億歐元。

他們用這筆錢來確保其生産和供應鏈免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通過在中國更密集的生産本地化,即使在制裁或貿易沖突的情況下也可以繼續服務中國市場。這就是巴斯夫投資上百億美元在中國南方建設新生産基地的原因。幾乎沒有一家德國公司想要或能拒絕中國。

巴斯夫投資中國中國擁有完美的供應鏈網絡

紐倫貝格這樣說道:“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擁有如此完美的供應鏈網絡,印度也是一個擁有14 億人口的同樣具有吸引力的市場,但目前還無法跟上——盡管依必安派特也在那裏投資。”

本地化還有另一個作用:接近客戶。“速度對于中國客戶來說很重要,”紐倫貝格解釋道。另一方面,在中國,一種創新産品具有與國外産品相同的功能,但價格可以便宜30%。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將中國描述爲歐洲企業的“健身中心”。

4 阅读:1718
评论列表
  • 2024-04-30 08:23

    不是依賴,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 -00 3
    2024-04-30 11:30

    離不開?那也是暫時、待到越南、印度、産業鏈成熟、一樣走搬離

  • 2024-04-30 17:49

    對于外企來說,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開發新技術掙錢。或則服務掙錢。二是融入中國産業鏈。舉個例子,中國往外面出口産品。這個産品中包含你的東西。那麽中國在出口這些産品的同時。你也掙到錢了,你也是産品中的一環。

  • 2024-05-01 09:20

    資本追逐的是利益最大化

青木在德國

簡介:《環球時報》駐德記者,分享讓人思考的國際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