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的拐點時刻:達摩院春天的聲音

誇克點評 2024-03-22 19:12:32

王如晨/文

阿裏集團合夥人、達摩院院長行癫(張建鋒花名)擅長捕捉並定義一個行業樞紐性的變化。

2019年,他在上海強調,雲計算行業拐點來臨:雲正走向廣義的範疇,鏈路很長,賽道很寬。這也是2018年底阿裏雲升級爲阿裏雲智能的背景。

上周,在深圳,中國RISC-V生態大會上,他再度定義了一個新的拐點時刻。

“開源的社區渡過這個拐點之後,發展速度會更加快。因爲生態就是這麽一個特點,一般啓動花的時間比較多,一旦渡過了這個點,發展迅速,更多人能夠參與進來。”他說。

RISC-V生態的拐點到了。

這一關鍵的信號,在他演講中有多維體現。比如:

1、規模化指標

2015年國際基金會僅17家會員,2024年已達4100多家,覆蓋了70多個國家與地區。其中印度甚至列爲國家戰略。玄鐵RISC-V全球授權客戶超300個,授權數超800個,量産超40億顆。

去年3月大會上,全球出貨約100億顆,其中來自中國的占據54%。目前年複合增長率40%以上。

行癫表示,RISC-V10年完成了ARM30年的曆程。

2、場景持續升級

過往出貨主要側重嵌入式或物聯網場景。最近兩年,開始快速走向高性能,並與AI結合,成爲目前化解算力、支撐大模型的路徑之一。事實上,誇克看到,本地多款SOC方案已經與海外雲計算等平台合作。此外,RISC-V架構開始在主流端側開花結果。行癫透露,今年會有適配安卓的移動終端發布。這應該是關鍵的信號之一。當然基于Linux的終端更多。當然,就玄鐵來說,今年預期發布的C930等尤爲值得關注。

3、價值鏈完整

全球幾乎所有科技巨頭都沒有忽視RISC-V架構。我們現場看到,半導體全産業鏈參與其中,除了玄鐵這類IP核服務商,還有全球巨頭高通與本地一大幫處理器設計及整體解決方案企業。此外,我們還看到了新思等EDA公司,以及下遊的終端企業。當然,某些環節未直接展示,尤其中遊的制造端,但RISC-V架構于它們來說,實在是新的巨大機會。

4、生態型企業涉入積極。

相比預期中的參與者,誇克更關注操作系統企業。尤其手攜安卓的谷歌。安卓有著龐大的應用生態,與RISC-V的碰撞,未來生態遷移空間巨大。而應用生態參與度、擴張速度,正是一個行業出現拐點的最大信號。

還有更多。比如,行癫從軟件維度對這一生態所做的辨析,讓人看到了這一生態的潛力。還有,生態大會上,玄鐵發起成立的“無劍聯盟”,可以說是匹配這一拐點的開放組織。它的用心,就是通過構建開放、協同、普惠的RISC-V芯片服務體系,向全行業釋放基于玄鐵RISC-V生態勢能,加速RISC-V産業化進程。第一批包括Arteris、芯昇科技、新思科技、Imagination、中國電信研究院等企業、機構。

當然,此刻,我們更關注拐點對于行業以及阿裏集團的深味。

于行業而言,一重話外音,即RISC-V生態到了商業化變現的節點。尤其場景升級與應用生態的爆發。

達摩院玄鐵RISC-V團隊資深技術專家李春強透露,玄鐵2021年就投入資源,在內核、編譯工具、基礎庫等做了很多前期工作。産業界尤其谷歌們看到如此推進,最終參與到RISC-V國際基金會。

這勢必會帶動安卓應用生態基于RISC-V架構的創新。

補一段。有人總喜歡看博弈,尤其RISC-V與X86、ARM的故事。但這領域注定不會有徹底替代。不止RISC-V崛起是個過程,X86、ARM亦各有強勢場景。最初,後兩者也都崇尚開放,源頭指令集精簡。X86曾授權6、7家。但當年産業鏈遠不成熟,一度流行IDM,封閉決定了成本結構與指令集臃腫化。ARM架構與生態成效有目共睹,但專有性今天同樣複雜。今日ARM已成軟銀資本化平台,有走向保守動向。兩事最典型:一是ARM全球與ARM中國的博弈。二是高通收購Nuvia後,與ARM差點反目。

但必須得說,與RISC-V耦合成巨大商業景觀的安卓生態,當然還有與X86耦合的windows\Linux等,未來也會是RISC-V生態的豐厚土壤。

開個玩笑。新生事物總是通體聖潔,情懷滿溢,商業化顯得不那麽美。但新生事物的真正壯大,恰恰必須要通過商業化路徑。RISC-V生態未來一定會誕生超額利潤玩家。這無可厚非。一種技術再出色,模式若無法讓人賺錢,那絕不可持續。

行癫認爲,RISC-V生態最大動力不是免費,也不是取代誰,而是源于開放、開放的創新。至于能否成功,是個漸進過程:一是替換,別人能做我也能。二是創新,面向未來做得更快、更好。今日基本場景沒問題,高性能場景也有潛力,AI、工控、車載、無人、機器人等,都有機會。

去年大會,知合計算公司CEO孟建熠(前平頭哥副總裁)曾如此形容RISC-V:“清晨的太陽,盡管溫潤如玉,但已經初步照亮了東方,期待驕陽似火的那一天。”

此刻,行癫定義的“拐點”,應該說,RISC-V生態早已不是概念,它的勢能已是科技業最大的確定性之一。它的孵化與探索,到了一個樞紐轉換期。

那麽,于阿裏集團來說,拐點又意味著什麽呢?

它絕不僅僅是一項芯片業務。

阿裏這家公司的一大特質,它是技術與商業的融合體。

多年來,它一以貫之的思維取向是開放的平台與生態。唯一的變化在于,它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探索新邊界、新生態。它一直在超越電商的維度,服務更多行業。

重新借助幾個詞分析一下,就能明白阿裏這種思維的堅韌性,亦能還原阿裏爲何傾心涉入RISC-V。

一是“操作系統”。你知道2019年,阿裏借助天貓完整的數字化能力定義過“商業操作系統”。2020年,行癫借助阿裏雲智能定義過“數字操作系統”。

當阿裏提“操作系統”時,用意就在構建新生態。商業操作系統已超越電商。數字操作系統更多對應基于雲計算、大數據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服務千行百業。

其實,10多年前,阿裏曾開發真正的操作系統YunOS(基于Linux,兼容安卓)。誕生背景,即上一輪移動浪潮爆發前夜。阿裏試圖通過YunOS構建移動新生態。想想看,上面若長滿各種應用。阿裏就不止電商以及後來的服務品類。它完全兼容谷歌、蘋果的模式。

後來失敗。獨立做OS,若無硬件、端側、應用生態支持,不會有結果。畢竟手機廠家都會涉足OS。蘋果、三星、華爲、小米、OV、榮耀都有自研系統。你不可能依賴山寨、白牌、非主流品牌。阿裏後來與天語手機合作。甚至跟錘子談過投資。但它決非爲了手機本身,而是未來生態。再後來,YunOS一度轉戰汽車等領域。成效不佳。

僅僅滿足于獨立的操作系統,無法真正塑造出新生態。需要適配的底層芯片架構、處理器,早已形成穩定的格局與優勢場景,同時也有積重難返的問題。除非你親自下場做手機或其他終端。但這與開放平台與生態思維相悖。

這不是說阿裏“操作系統”思維有什麽錯。它今天的形態,就是廣義的操作系統。

只是,當整個行業遭遇重大變局或轉型升級時,你必須有更爲底層的路徑。

供應鏈話題不必渲染太多。很多人瞬間都能理解RISC-V化解鉗制的意義。AI浪潮的爆發,則引發全面重構,它對服務于“無法計算的價值”的平台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如此,就能理解阿裏爲何傾心RISC-V。現有的應用生態,之所以有很多結構洞,就在于X86、ARM長期以來形成的藩籬。當然,源頭部分還有半導體設計與制造環節的瓶頸。摩爾定律與登納德定律已經失效。

RISC-V架構立足開源與開放,它的可定制、模塊化、可擴展特點,給了行業打破僵局、重構生態的機會。

阿裏與RISC-V架構的碰撞,以及達摩院玄鐵獲得的全球贊譽與認同,就是多年來探索的結果。

這裏面有阿裏以退爲進的邏輯,即從前台獨立的“操作系統”走向更底層。

可能有人說,達摩院投入這麽多資金、人力,國際基金會參與那麽多標准制訂,幾乎是全球推進最力的企業,但靠授權,利潤微薄。而最可觀的利潤環節,未來在應用生態環節。

確實,自2018年研發RISC-V以來(起步于輕量級處理器玄鐵E902),截至目前,除了IP核,玄鐵還完成了開源設計平台、軟硬件全棧平台。而對最新AI能力的兼容,大大優化了RISC-V開發環境與工具棧效率,廣受贊譽。此外,鑒于碎片化挑戰,達摩院還扮演了全球RISC-V價值鏈的最大協同者、標准制訂者。在巨頭發起成立的RISC-V軟件生態計劃——RISC-VISE中,阿裏是13家董事會成員中唯一的中國大陸企業。

毫不誇張地說,玄鐵RISC-V生態的構建與演進,代表了全球RISC-V的最高形態。

知合計算CEO孟建熠表示,達摩院在全球RISC-V生態建設中的作用,就是“1-10的階段”,爲此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這種努力獲得了谷歌信任。今天安卓與RISC-V結合,將發揮10-100的效應。

1到10的工作。這評價不容易。這讓我突然想起2013年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表達:未來影響全球半導體業的大陸公司,可能是華爲與阿裏巴巴。

剛才說,RISC-V架構是阿裏多年來探索的選擇。有從底層出發、“以退爲進”的邏輯。它從事的是最苦逼的活,讓渡了價值鏈上利潤最豐厚的環節。截至目前,若考量投入與商業回報,不成比例。

但這邏輯很容易忽視阿裏一以貫之的開放性、平台化與生態思維。

淘寶創立後幾年也不賺錢。阿裏圍繞它,建構了一整套電商生態化能力。過去常聽到的所謂“出淘”,正是淘寶開放平台不斷開枝散葉形成的能力外溢。最後它成了阿裏集團最賺錢的單元。截至目前也是。

阿裏有它的耐力與堅韌。

再提一個詞,就明白,未來它將從RISC-V生態中收獲什麽。

還記得2014年春節後馬雲說過的“雲端戰略”嗎?

他當時強調說,行業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這是技術升級,更是思想變革;阿裏未來10年目標是建立DT時代的中國商業發展基礎設施;將繼續重兵布局雲,雲+端(Cloud +App)是未來移動互聯網關鍵。2014年全面從雲打到端。

他說,阿裏有最大的商品、用戶、交易數據庫,有最大的支付平台、信用體系,有安全高速的雲計算平台,需要分享,構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商業社會,與數億客戶一起移動到DT。具體策略則是“端帶動雲,雲豐富端。數據創造價值,提升體驗。快速建設移動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

盡管仍強調電商,但基礎設施定位下的雲端戰略,毋庸置疑,正是全新生態戰略。

這裏的“端”,不止硬件終端,還有各種應用入口,包括APP。如此,就能明白阿裏的開放思維,建立在端側大爆發的基礎之上。

王堅博士當初談YunOS時,也曾強調應用生態與端側的價值。

後來行癫強調過“雲釘一體”與“雲端一體”。後者側重的是各種物理的端側,“雲釘一體”則是雲的完整架構,邏輯上與釘釘協同,釘釘更多側重PaaS化,生成龐大的應用生態。行癫還說過一句話,硬件也在經曆SaaS化。你知道,中國SaaS發育不良是中美雲計算行業的核心差異。

無論硬件終端,還是應用生態,都是端的概念。端更多代表著生態。

理解阿裏這一長期戰略思維,再回到RISC-V生態拐點,不難看出,相比過去的生態理念,它的思想更爲開放,幾乎是大一統了。

“開源是手段,而開放是思想,RISC-V的魅力正在于此,”行癫說,“它是透明的、與時俱進的,讓大家都能在興趣驅動下作出自己的創新貢獻。”

這與當初馬雲強調雲端戰略時說“技術變革也是思想變革”一脈相承。

“正如哥倫布探索新世界之船,RISC-V是我們探索新算力世界的航船,駛向未知而廣闊的計算技術海洋。”行癫以這一句結束了演講。

如此,借助RISC-V,達摩院已爲阿裏集團鋪墊了新的道路。

短期當然很難直接從芯片業務賺到更多。不過,結合上述分析,你不覺得,拐點時刻,阿裏集團至少兩大核心業務版圖都會獲得長尾收益:

1、隨著RISC-V技術演進以及端側、應用生態的蝶變、爆發,以及與AI、ICT全面融合,雲服務需求會大大增加,這勢必會爲阿裏雲包括大模型的輸出創造更多的增長機會。2024年,RISC-V安卓設備、玄鐵C930等尤爲值得關注。

2、阿裏核心商業版圖尤其泛商業將會受益于應用生態爆發。更多的終端、更多的應用,更多服務,也都是更多的需求端口。

一句話,行癫定義的RISC-V生態拐點,既是從芯片到應用生態的演進節點,也是阿裏集團面向未來的新增長機會。阿裏擅長做長尾的生意。

這是阿裏2024年財年最後半個月。2025新財年即將開啓。達摩院玄鐵RISC-V的生態建構,不僅有利于對資本市場展示阿裏集團科技屬性,更是有利于體現它的開放性與生態價值,無疑也是潛在的投資價值。

體會一下,2013年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阿裏集團CEO同時兼任兩大核心業務版圖一號位吳泳銘的一句表述:“AI時代,阿裏巴巴要成爲一家服務全社會AI創新的、開放的科技平台企業。”

RISC-V生態拐點匹配集團這一定位。

“一年之計在于春”。幾乎每年春天,新財年開啓之際,阿裏集團多個單元都會發出關鍵的生態戰略的聲音。而2024年的達摩院,玄鐵的聲音似乎帶有更多的寓意。

0 阅读:482

誇克點評

簡介:TMT、財經精銳評論、上市公司內幕、各種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