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聚焦算力基礎設施創新,築牢“數字底座”

在前線 2024-01-24 19:33:28

在前線消息——1月23日-24日,聯想集團舉辦主題爲“算領AI時代 築基智能變革”的擎智媒體沙龍和新IT思享會“走進聯想”活動。在活動中,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表示,今年是聯想成立40周年,聯想已構建了全棧智能布局,將致力于爲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提供全棧AI産品、方案及服務,爲中國AI生態彙聚合力,正全面推動AI普惠,加速智能化轉型每一步。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

經過40年的發展,聯想共經曆了4大發展階段,分別是創業時期、PC品牌時期、全球化時期和轉型時期。在第四個時期,從2017年開始,聯想前瞻布局智能化變革,著手圍繞“端-邊-雲-網-智”的新IT架構進行“全棧智能”布局,目前已形成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AI原生的方案服務三個方向的完整業務布局,而且在每一個業務板塊上均有著競爭優勢突出的關鍵模塊能力。

其中,在AI導向的基礎設施上,聯想在通用計算、科學計算、智能計算方面已形成完整布局,並爲企業打造穩定高效的“數字底座”。聯想中國區基礎設施業務群服務器産品部總經理周韬、聯想數字供應鏈服務交付IT總監闫君、聯想中國區大客戶業務群制造行業高級經理鄧風華在活動中分享了聯想在AI導向的基礎設施方面的實踐成果。

算力布局完整,高效穩定算力築牢智能化“數字底座”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算力已成爲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技術上看,人工智能在過去10年快速發展,隨著生成式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技術的落地應用,AI算力會持續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長。在國家層面,“東數西算”戰略正織就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促動我國算力基礎設施開啓高質量發展。

周韬在分享中認爲,2024年將是我國算力的新起點,也將迎來一個突破之年。穩定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將對千行萬業智能化轉型起到更加關鍵的“數字底座”作用。“憑借在通用計算、科學計算、智能計算領域的深厚積累,結合持續的創新能力、全球化的供應鏈,聯想AI導向的基礎設施業務已經取得領先優勢。”他說。

(聯想中國區基礎設施業務群服務器産品部總經理周韬)

其中,在設備層面,聯想擁有全面的産品線,從通用到AI服務器、AI存儲,加上高性能計算等。同時,聯想持續發力綠色低碳創新,服務器全産品線支持液冷。以屢獲殊榮的聯想海神溫水水冷技術爲例,其可實現整機櫃全水冷無風扇設計,散熱效率可達98%,能耗降低42%,數據中心PUE最佳可達1.1。

而在設備之上,聯想正在構建異構智算平台,可以根據客戶對不同規模算力的需求,匹配最優算力基礎設施,並對整體算力進行池化和性能優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行業對智算的巨大需求,聯想AI服務器産品已實現對AI大模型、超大模型訓練,AI中小模型訓練、推理的全域覆蓋。不僅如此,針對用戶的本地化需求,聯想還于2023年推出聯想問天服務器品牌,爲中國企業量身打造符合所需的定制産品。

面對多樣化的市場訴求,聯想已明確了三方面的戰略調整,即:100%算力基礎設施産品支持AI,50%基礎設施研發投入在AI領域,全面AI技術覆蓋全域AI應用。

周韬表示,聯想AI導向的基礎設施將包括4大重要組成部分,即多芯算力、爲AI優化的存儲與網絡、異構智算平台和綠色賦能。“聯想目前已經具備了從模塊到集群,從硬件到軟件,從性能到功耗的多方位核心能力,來擁抱AI算力浪潮。”他說。

數據顯示,聯想在全球HPC TOP500榜單中連續12次摘得份額第一桂冠,在中國HPC TOP100排行榜中9次問鼎。而在2023年三季度中國制造業服務器市場排名中,聯想的市場增幅遠超同行,已躍居前三之列。

智能綠色供應鏈,從源頭打造穩定高質量産品供給體系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爲代表的AI新興技術大發展疊加綠色轉型提速,正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構。據介紹,早在幾年前,聯想就啓動供應鏈轉型1.0計劃,並且在行業中率先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智能綠色供應鏈發展之路。在最新的Gartner全球供應鏈TOP25榜單中,聯想已連續9次上榜,並蟬聯亞太第一,力壓國內其他企業。

聯想數字供應鏈服務交付IT總監闫君在發言中表示,全球/本地網絡布局、客戶體驗、風險管理、可持續生態、智能化轉型幾大要素,造就了成功的聯想全球供應鏈,也爲穩定高效的算力産品供給發揮了關鍵作用。

(聯想數字供應鏈服務交付IT總監闫君)

其中,在全球/本地網絡布局方面,聯想在全球擁有30多個制造基地,在國內則形成“東西南北中”的智能制造布局,可爲超過10億客戶提供豐富的産品與服務。“這一布局模式保障了在不確定性下,通過對供給網絡的優化,實現服務器等産品的高質高量交付。”目前,聯想每年可向全球客戶交付包括電腦、服務器在內的1.5億台設備。

在客戶體驗上,聯想的算力産品從設計之初即考慮客戶需求,並在全生命周期之內保障生産制造流程的高質量和便捷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聯想一直強調以客戶爲中心的質量體系,質量管控從産品定義階段就已介入,如可以實現把售後反饋的質量問題在未來的産品叠代中進行規避等等。這被稱爲聯想質量體系的“極限左移”。

在風險管理方面,聯想全球供應鏈建立了業務線管理、跨職能協同、內部自查等風險管理防線,確保在面對各種風險時能夠做到未雨綢缪,增強了供應鏈的韌性和透明度。

在可持續生態方面,聯想從可持續産品、可持續價值鏈、淨零排放等領域入手,從源頭實現綠色算力産品的交付。同時,通過推行産品全生命周期的減碳行動,聯想正致力于消滅算力基礎設施中的“隱形碳”。

如自2021年以來,聯想就在部分産品部件中使用PCR消費後再生塑料,已減少碳排放約1600噸。同時,智能産線、智能物流等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應用也推動了産品生産期間的大幅減碳。以天津零碳智造工廠爲例,僅聯想智慧倉庫一年可節省用電近百萬度。

闫君表示,支撐以上能力的是聯想全球供應鏈底層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算力、算法和數據,已經成爲支撐聯想供應鏈全球卓越運營的關鍵因素。”他說。

事實上,聯想全球供應鏈已爲其算力産品奠定了至少兩大優勢。第一,智能韌性的供應鏈,有效保障了客戶對于穩定高效算力的爆發式需求,尤其是在面臨一些不確定性情況之下,可高效滿足産品的順利交付。第二,在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大趨勢之下,生産源頭“綠色”疊加聯想溫水水冷技術,讓聯想的服務器産品能夠更加適應未來新一代算力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的全面要求。

以算力爲牽引,賦能千行萬業智能化轉型

加快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是順應新工業革命趨勢、提升工業現代化水平、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必然要求。而以算力爲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則是千行萬業智能化轉型的根基所在。

鄧風華在分享中介紹說,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是新算力科技鏈與企業主價值鏈、企業輔價值鏈融合與重構的過程。其中,新算力科技鏈是一種新型的技術體系,涵蓋了算力、數據、AI等前沿技術,通過新算力科技鏈的應用可實現生産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精細化,不僅提高生産效率、降低成本,還可提升産品質量,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聯想中國區大客戶業務群制造行業高級經理鄧風華)

事實上,作爲“雙實企業”的典型代表和制造行業的領軍企業,經過多年智能化轉型實踐,聯想已經成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全周期範本。在聯想“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中,合肥産業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計算設備研發和制造“燈塔工廠”,武漢産業基地是聯想移動終端制造最大、最先進的自有工廠,深圳南方制造基地是聯想集團全球“母本工廠”,天津零碳制造工廠則是ICT行業首家“零碳工廠”。

以最新建成的天津零碳智造工廠爲例,其在聯想智能制造經驗基礎上實現了全新的升級,達到了高度的自動化和全面智能化。智能筆記本産線自動化率達到60%,居行業第一;智能高速貼片生産線自動化率80%,其中貼片段自動化率更高達92%。並且,生産中一些重要環節已完全實現全自動、無人化,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天津零碳智造工廠零碳黑燈智慧化立體庫)

完整布局的算力基礎設施疊加豐富的智能制造行業Know-How,推動聯想不斷以算力爲牽引對外賦能和輸出零碳智造經驗。目前,聯想AI導向的基礎設施不僅覆蓋了鋼鐵、化工、能源、工程機械、消費制造等傳統制造業領域,而且還在向新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等新興産業大踏步進發。

以助力吉利汽車智能化爲例,聯想通過創新的聯想混合雲、聯想海神溫水水冷技術等,爲吉利汽車打造了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成爲目前國內已知汽車制造企業一次性建設的最大仿真科學計算集群。該中心助力吉利汽車仿真計算效率提升了30%,可全場景虛擬模擬12000多次/輛汽車的虛擬安全碰撞和超72萬公裏的虛擬道路耐久測試,大幅降低了汽車研發成本。同時,采用最新溫水水冷技術打造的聯想ThinkSystem SD650 V3服務器可帶動整個數據中心 PUE 達到1.1062。

不止如此,站在算力時代的新起點,聯想正在不斷加快推動算力賦能千行萬業智能化轉型。鄧風華表示,聯想在2022年已經成立了七大行業縱隊,涉及政府、制造、運營商、教育、金融、互聯網以及公交能重點行業等領域。在完整的算力布局助力下,七大行業縱隊深耕行業,已打造了諸多標杆案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聯想已經幫助三一重工、中信建投證券等超過500家國內大中型企業走上智能化轉型之路。

算力、AI等前沿技術迅猛發展,不斷加速驅動著産業變革,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爲千行萬業不可逆轉的趨勢。王傳東表示,領先和布局完整的算力基礎設施,爲聯想真正向AI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蛻變提供了關鍵抓手,將持續推動算力創新,爲千行萬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注入更強大動能。

0 阅读:1

在前線

簡介:科技互聯網自媒體,冷靜分析,還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