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領導的這點“小心思”,暗示了你被重用的真相

周亦見 2024-04-24 18:22:15

不管在什麽時候,選人用人,都是個重大問題。

對老板來說,選好了人,組織蒸蒸日上,前景光明。

對打工人來說,了解用人標准,會更容易脫穎而出,從而升職加薪。

那麽, 最好的用人方式是什麽呢?

《資治通鑒》裏記載了一段故事,非常有借鑒意義。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先看一段故事。

01

《資治通鑒》原文

孔伋(孔子的孫子)到了衛國,對國君推薦一個將領,苟變。

孔伋說:“苟變的才能,可統領五百輛車”。

衛侯一聽,擺手道:“苟變我了解,確實有能力。但是,他當年在當小官時,因爲嘴饞偷吃了百姓兩個雞蛋,這種小節都守不住,我怎麽能用他呢?”

孔伋聽後,笑了起來:“衛侯,您選材的標准應該向木匠們學學。木匠在選木材時,總是專挑那些又長又大的好木頭,哪怕上面有點瑕疵、裂痕,他們也不會太在意,因爲大部分木頭還是好的,就能做出好器具。”

“現在諸國征戰,能征善戰的將領非常稀缺,您怎麽能因爲2個小小的雞蛋,就錯過一個能幫你守住一座城池的猛將呢?這種事要是傳出去,鄰國的國君,豈不是要笑掉大牙?”

衛侯什麽反應?

他一再拜謝,表示接受指教。

原文:

夫聖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幹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

02

解析

先簡單介紹一下孔伋。

孔伋是孔子的孫子,《史記》記載:

“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

我們熟悉的《中庸》,就是他的作品。

孔伋還有一位著名的弟子,名叫孟子。

現在你明白了,這是位非常厲害的人物。

下面,我們深入分析一下這段材料。

一個組織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最高領導者的手中。

這位領導者的能力和選擇,將直接影響著整個團隊的命運。

說到領導能力,大家可能會想到很多方面,比如戰略規劃、團隊管理、決策能力等。

但在這些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項,其實是知人善任。

爲什麽這麽說呢?

因爲人才,從來都不是完美的。

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

這就好比一塊玉石,雖然美麗,但也可能存在瑕疵。

那麽,作爲管理者,如何才能雕琢出這塊玉石的獨特之美呢?

這就需要管理者有足夠的膽識、度量,以及高瞻遠矚的格局。

他們不僅要看重人才的品德和能力,更要學會在不完美的人才中發現閃光點。

在選拔人才時,管理者應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但也不能過分苛求完美。

畢竟,人無完人,重要的是看一個人的大節、大局觀。

但僅僅選拔出人才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配置這些人才,讓他們能夠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在一個大型交響樂團中,哪個角色最重要?

答案是最前面的指揮者。

這是一樣的道理。

這段材料裏,不止有選人用人,還有深層的內容。

我們來琢磨下衛侯的那番話:

“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爲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

這句話乍聽起來,好像是衛侯因爲那個將領曾經貪了兩個雞蛋而不用他。

但這裏面,其實隱藏著不少疑問。

是誰告訴衛侯這個將領貪了兩個雞蛋的事情呢?

是衛侯親眼所見,還是聽別人說起的?

如果這是衛侯親眼所見,難道就因爲一個雞蛋的小錯誤,就足以斷定這個人是個貪官?

這似乎有些牽強。

我們都知道,人有一種先入爲主的慣性思維。

當我們對某個事物一無所知時,我們的判斷往往會受到第一次接收到的信息影響,就像那難以磨滅的第一印象,或者別人口中的描述。

衛侯是否也受到了這種思維的影響呢?

再說,“眼見爲實”真的是絕對的嗎?

我們常常說,聽到的可能是假的,但看到的總該是真的吧?

可事實上,眼睛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相。

比如你和某人談生意,看到他開著卡宴,手腕上戴著勞力士,心裏可能就認定他是個有實力的合作夥伴。

但你怎麽知道這些豪華裝備不是租來的,或者只是表面的光鮮呢?

說到底,衛侯可能根本就不想用那個將領,只是隨便找了個“貪了兩個雞蛋”的借口而已。

你也會這麽做,比如爲了拒絕某個不合適的請求,會隨便找個理由一樣。

所以,衛侯的那番話,或許只是一個精心編織的借口,用來掩蓋他真正的用意。

再一個,就是孔汲的觀點。

不得不說,無論是在官場、職場還是商場,如何識人、看人、用人,都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

有些領導喜歡通過觀察員工的小細節,比如吃飯的樣子或者酒後的反應,來評判他們是否適合某個崗位。

這些方法或許能提供一些線索,但若僅憑此來決定一個人的去留和職位,顯然是過于倉促了。

那麽,貪財與否和一個人的才能之間有必然的聯系嗎?

一個人是否貪財,真的就能決定他是否值得被重用嗎?

孔汲並沒有直接否定衛侯的看人用人之道,但他提出了一個更全面的視角。

他提出了2點:

第一,用人就如同用木頭一樣,我們應該看重的是其長處,而非短處。

第二,一個人的道德水准當然是重要的,但在決定是否重用一個人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他的優點和專長。

這個觀點,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

或許你現在只是個普通職工,感覺用不到這些管理知識,但說實在的,不要隨便限定自己的天花板,誰說你以後不能當領導呢?

當領導的前提是,你要有當領導的能力。

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千萬別生搬硬套。

簡單一句話,要看具體的環境。

司馬光給神宗皇帝提建議的時候,那時候的宋朝很強,北邊擋住了契丹,南邊讓四周的民族都服氣,海上貿易也做得風生水起,經濟總量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

在這麽一個太平盛世,道德品行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選官員的時候,首先就得看他們的道德怎麽樣。

要是上面的領導道德不正,那下面的人也會跟著學壞,社會影響可就不好了。

但是,子思生活的戰國時代,是個亂世出英雄的年代。

在那個時候,能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能就比道德更重要。

如果你只有道德,卻沒有能力去救民衆于水火之中,那不就成了一具空有道德的行屍走肉了嗎?

所以,那個時代的諸侯們都知道,要學會容忍一些小的瑕疵,不能總是追求完美。

這其實,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種體現,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變通。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舉個例子,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對項羽陣營來投靠的人,都客客氣氣,想盡辦法安撫他們。

但是,等他統一了天下之後,對那些曾經背叛過他的人,他可就下狠手了。

就連那個在楚漢相爭中救過他的丁公,他也找了個借口給殺了。

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環境變了,情況也變了,劉邦的利益需求也跟著變了。

他以前需要分化項羽的力量,現在卻需要強調對他的忠誠,讓大家都知道,背叛自己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所以,作爲用人者,你需要什麽樣的人,就應該重用和提倡什麽樣的人。

一旦你的需求發生了變化,你就應該立刻換掉這些人,換上那些符合你新需求的人。

這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也是中庸之道的精髓所在。

最後,說一個事件的後續。

子思推薦的這位苟變,後來成爲了衛國的著名將領,也是衛國唯一的名將。

說到這衛國,也是很可惜。

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卻出了不少人才。

比如說,李悝、吳起、商鞅、呂不韋,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估計不少人好奇,這麽小一個國家,爲何這麽能出人才?

原因可能是這樣:

衛國的版圖,大致位于現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以及河北南部這一片區域。

換言之,其範圍覆蓋了現今的安陽、邺城以及菏澤等地。

在那個時候,衛國所在的地域,可被視爲整個天下最爲肥沃富饒的地方。

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衛國曆來就鍾靈毓秀、人口衆多。

人多口, 按比例來說,人才出現的數量就多。

所以,各個諸侯都搶占肥沃的土地,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也有人表示:

因爲衛國繼承了殷商遺留下來的文化,同時,又接納了周人帶來的全新宗教與立法制度。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共存于這片土地上,會産生一些小小的摩擦和碰撞。

正是這些碰撞,使得衛國人的思想更活躍。

你有什麽看法呢?

歡迎留言評論。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