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志願情,溫暖桑榆年——致敬五一假期堅守的志願者們

每天新新家 2024-05-08 02:29:30

悠悠志願服務情,桑榆暖馨共相知。五一假期的鍾聲響起,志願服務卻從未停歇。在資深媒體人李望的筆觸下,牧凡的傳遞中,羅劍敏與郎有成的鏡頭裏,我們見證了在王江平隊長領導下的杭州建德市心手相牽志願服務大隊的志願者們,如何用愛心與行動溫暖著每一位老人的心田。

志願服務,不僅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鮮明標志,更是新時代黨引領人民群衆發揮智慧力量、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奮鬥目標的生動實踐。今年五一假期,我有幸受邀參加心手相牽志願服務大隊的“關愛孤寡照護高齡老人入戶走訪”活動,親身體驗了他們志願服務的全過程。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裏,志願者們放棄休息時間,深入社區,與孤寡、高齡、行動不便的老人們心貼心交流,爲他們送去大米、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他們不僅爲老人們量血壓、包馄饨、理發修指、理療按摩,還與老人們分享著生活的點滴,傳遞著關愛與溫暖。

在探訪過程中,我有幸聆聽了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老兵們的故事。97歲的老軍醫曹貴,用他親身經曆的曆史,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我們感受到了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樣,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夏樹奎,用他顫抖的聲音和堅定的眼神,向我們講述了上甘嶺戰役的慘烈和中國軍人的英勇無畏。

邬錦梅老人,在得知志願者即將到訪的消息後,早早地打開了家門,站在門口熱情地迎接。當志願者們走進她的視線,她伸出雙臂,給予他們一個深情的擁抱,那份親近與溫暖,宛如一位母親迎接久別的女兒。我被這場景深深打動,感受到了志願者與老人之間的深厚情感。

進入屋內,志願者們迅速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中,有的進廚房打掃,有的拿起拖把拖地,還有的圍繞在邬阿姨的身邊,爲她按摩。邬阿姨告訴我,這些志願者經常來看望她,陪伴她聊天,幫助她整理家務,還定期爲她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美食。她感慨地說,這些志願者雖然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每年的生日,即使子女都未必能記得,志願者們卻從未缺席。

在另一位高齡獨居老人徐荷花阿姨的家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同樣的溫暖。年近90歲的徐阿姨在樓梯口已經等候多時,她不善言辭,但緊握著志願者們的手,一一叫出她們的名字,表達著內心的感激與喜悅。

隔天,我們拜訪了付阿姨。盡管行動不便,但她仍堅持起身迎接。志願者小潛告訴我,付阿姨的丈夫兩年前突然離世,她曾深陷悲痛之中,難以自拔。那段時間,志願者們天天上門陪伴,幫助她走出陰霾。如今,眼前的付阿姨與志願者們聊天時笑聲爽朗,完全看不出曾經的陰霾。當我們離開時,付阿姨站在門口不停地揮手道別,目光中滿是不舍。

在孤寡老人占美英阿姨的家中,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占阿姨將志願者們視爲“天上掉下來的女兒”,與她們分享著生活的點滴。她告訴我們,這些志願者給她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關愛。離開時,我們得知占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師,雖然家人已不在身邊,但她卻以堅強的意志投身于公益事業中,繼續爲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些英雄們的故事,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念和決心。正如夏老所說:“當年入朝作戰的戰士都是響應黨的號召,入朝前都寫過血書,都是甘願爲國犧牲的熱血男兒。再強大的對手,我們也不會害怕。”這種強大的意志力,正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在五一假期期間,心手相牽志願服務大隊動員了超過一百人次的志願者,共同拜訪了三十多位老人。這次隨訪的經曆讓我很長時間以來的困惑得以解開,我們終于明白了老人與志願者之間那份如親人般的深厚情感。我們深刻理解了老人們口中常說的“比親人還親”的真正含義,也感受到了他們視志願者如同“女兒”般的真摯感情。

這些志願者們,他們沒有顯赫一時的英勇事迹,也沒有激昂慷慨的豪言壯語。他們只是一群極其普通的人,日複一日地堅守在同樣的崗位上,不求回報,無怨無悔。然而,正是他們用那份獨特的人格魅力,爲老人、爲孩子、爲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這種在平凡中展現的偉大品格,正是志願者們一貫堅持的精神所在。

這個五一假期的志願服務活動不僅爲老人們帶去了關愛與溫暖,也讓志願者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前輩們的英勇事迹和堅定信念。這種精神將激勵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0 阅读:0

每天新新家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