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組建的特遣隊,第一次與人民軍交手,丟盡了面子

軒淩小土豆 2024-02-28 14:19:33

標題: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組建的特遣隊,第一次與人民軍交手,丟盡了面子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親自組建的拳頭部隊在水原戰役中,死亡率高達35%

1950年6月30日半夜,美國第8集團軍24步兵師21步兵團一營營長查爾斯·B.史密斯中校才睡下不到兩小時,靜悄悄的深夜就被電話鈴打破,史密斯抓起電話才得知是自己的上級——團長史蒂芬上校打來的。

上校言簡意赅,要求他立刻來到指揮所報道。

史密斯中校急忙問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可電話那頭卻早已挂斷,中效只好火速穿上衣服,匆忙往指揮所趕去。

事情還得從杜魯門收到美軍駐朝顧問團的報告說起。

這份報告裏說得非常清楚,美國空軍雖然幫南韓進行了大規模轟炸,但南韓的戰鬥力遠遠不如人民軍,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美軍將無法迅速完成目標,便也就在朝鮮撈不到多少好處。所以,美軍的地面部隊必須迅速參戰,才能扭轉戰局。

當時,擔任美軍最高統帥的杜魯門則對此不屑一顧,非常傲慢的表示:人民軍一沒有先進武器,二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三還都是由一些農民村夫組成,根本成不了氣候,怎麽可能會是美軍的對手?

所以,杜魯門隨意思考了片刻,大手一揮就讓麥克阿瑟“就地取材”組建一支精銳部隊,爭取一舉殲滅人民軍。

一、組建特遣隊

而此時此刻的麥克阿瑟則比杜魯門更狂。

因爲現在的麥克阿瑟不僅手握兵權,而且還握有數量驚人的部隊指揮權,首先,美軍最大的海外軍事機構——遠東司令部,數量高達美軍路軍總數的六分之一往上;其次,這支部隊的主力是美軍第八集團軍,那些大名鼎鼎的第七、第二十四、第二十五步兵師,還有第一騎兵師都在這其中。

可以這麽說,所有的精兵強將機會都牢牢掌握在麥克阿瑟手中。

當然,麥克阿瑟還是16國聯合軍的最高統帥,加上他赫赫戰功,風頭可謂蓋過了總統杜魯門也難說。

所以,用當時的美國民衆的話來說,他的狂似乎顯得理所應當。

杜魯門對人民軍不屑一顧,麥克阿瑟更是不把人民軍放在眼裏。

所以,麥克阿瑟接到杜魯門要求他盡快組建一直部隊消滅人民軍的指令後,找了離朝鮮最近的24步兵師,並在其中挑了一部分士兵,火速組成了一直特遣隊。

麥克阿瑟給這支特遣隊的任務簡單粗暴,下令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朝鮮人民軍的村夫們”。

而履曆表異常豐富的史密斯中校便成爲了這支特遣隊的總指揮。

接下來,史密斯又回到他的部隊裏,以他的第一營爲主力,迅速組建了一支隊伍,名爲“史密斯特遣隊”,然後帶著隊伍來到板付空軍基地,找到師長迪恩少將。

迪恩少將向特遣隊成員傳達了作戰路線:首先飛到釜山,然後火速趕到大田,最後將朝鮮軍堵到離釜山以北越遠越好,還要把靠北的交通道路完全封鎖,讓敵軍寸步難行。

交代完作戰計劃,迪恩少將還不忘給特遣隊成員打雞血,大言不慚的對自己的部下說要堅信朝鮮的軍隊根本不是你們的對手,而且你們還有現代化武器的加持,朝鮮軍隊將更加不堪一擊……

不管怎麽說,迪恩少將的這些話,對于史密斯可以說是相當的受用。于是史密斯帶來部下火速登機,在飛機上士兵們也是意氣風發,語氣裏都是勝利的歡快之情,仿佛還沒有開戰就已經凱旋了一般。

有的士兵說,咱們一到那裏,朝鮮兵恐怕早已嚇得連滾帶爬了。

有的士兵說,也許咱們都不用到,朝鮮兵一聽說咱們要來,立馬就躲起來。

更有甚者,這仗咱們隨便打幾天就可以勝利了,甚者比警察去現場還快呢……

士兵們高昂的士氣,還有上級們無比的自信,都給第八集團軍裏最優秀的營長打了一針又一針狂妄針劑,他無比激動的演講道:

“金日成那些烏合之衆的農民一見到我們美國人就會逃得連影子都看不到,我們一到就會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帶著無比興奮的情愫,終于在7月2日這天,這支由杜魯門和麥克阿瑟親自組建的特遣隊終于來到了大田。

二、作戰部署

繼而找到了邱奇將軍,當時,邱奇擔任美國在朝鮮的最高地面指揮官,已經跟人民軍交手過的邱奇在見到胸有成竹、鬥志昂揚的史密斯後,一掃先前的沮喪,立刻容光煥發,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邱奇向史密斯報告了前線的情況:漢城已經被人民軍占領,而且人民軍仍舊往南推進,下一步就要攻到水原了,咱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看到敵人的坦克仍然面不改色,信心十足的你們。

躊躇滿志的史密斯來到設伏地點查到地形,沒想到卻看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境況:

四架澳大利亞野馬式戰鬥機居然在圍攻一列南朝鮮用于運輸彈藥的列車;一支南朝鮮部隊不斷遭到了美空軍的轟炸,氣急敗壞的南朝鮮軍居然用步槍打下了飛機,還將跳傘的美軍飛行員給逮捕了;當然,南朝鮮軍的總部也沒能躲過美軍的炸彈……

後來,史密斯還看到在烏山公路幾百輛南朝鮮軍卡車被四架美軍戰鬥機炸毀,二百多名南朝鮮士兵被擊斃。

當然,還有更不可理喻的是,就在這一天,邱奇的美軍顧問團也遭到了美軍的空襲,而且是整整五次。

可想而知當時的戰場有多麽的混亂不堪。

從鬥志昂揚到查看地形的極短時間內,史密斯的心終于有了稍許的不安。

不過很快,史密斯便帶領著部隊坐上了南朝鮮的運貨卡車繼續北上執行任務。一開始開車的是南朝鮮人,後來發現卡車的方向是北上,便都溜之大吉,史密斯的特遣隊只好自己開車北上。

一路上他們遇到的僅僅是兩撥人,一波是罵罵咧咧的南朝鮮軍的潰兵散將,一波是拖家帶口,拖兒帶女的難民。

北上途中,特遣隊還得到了一個意外驚喜——一支美軍炮兵分遣隊。于是,本就無比富裕的史密斯特遣隊,此刻又多了108個士兵,73輛車,6門105榴彈炮。

這一刻,特遣隊的成員更加堅信他們可以僅憑一己之力就殲滅人民軍,活捉金日成了,士氣大漲,史密斯先前稍有的不安也在得到炮兵分遣隊的支援後,一掃而空,轉而成爲了勢在必得。

1950年7月5日淩晨三點,自信心爆棚的特遣隊終于來到了烏山以北陣地,史密斯開啓了他天才般的作戰部署:

以公路爲軸線,公路西邊山上部署了B連一個排,東面山上放了B連兩個排外加一個無後坐力炮排。

C連兩個排和剩下的所有無後坐力炮擺在最東面小山上,對付右翼可能從鐵路線上進攻的人民軍,C連最後一個排放到前兩個排後面,以防人民軍沿鐵路路基從東面沖上來。

這樣一來,公路被他鎖死了,四周也被他堵住了,人民軍就算就飛天的本領,史密斯的特遣隊也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史密斯爲自己的天才作戰部署感到無比的自豪。

哎呀,還有炮兵沒有派上用場,這可把史密斯急壞了。

思索片刻後,史密斯決定:

兩門大口徑迫擊炮放在B連背後做支援,四門榴彈炮擺在更後面准備猛轟,第五門放在步兵和炮兵中間准備用高爆彈藥打坦克。

當然,還有一門跑因爲車子出了問題,所以被迫留在了烏山,可此時只想一舉殲滅人民軍的史密斯可不想再分心管那一門炮了。

畢竟他無比自負的認爲,就算沒有炮兵分遣隊的支援,僅憑他的特遣隊就可以殲滅人民軍,現在有五門炮支援,就變得更加輕而易舉了,所以那一枚被滯留在烏山的炮,史密斯覺得可有可無。

作戰部署完成後,史密斯得意極了,此刻他只想靜靜的等待人民軍自投羅網。

三、人民軍來了

人民軍攻下漢城後,李承晚帶著心腹們立即逃到了大田,恰巧趕上了聯合國軍的支援。

若不是正巧趕上聯合軍的支援,李承晚集團早已完結,金日成便可以火速解放朝鮮,只可惜曆史總是出人意料。

金日成的想法很簡單,卻也很實用。人民軍搶先攻占釜山,占據敵軍的陸據點,那麽朝鮮戰爭便可以立即結束。

所以,一次戰役結束後,人民軍不顧疲倦立即展開了第二次戰役,也就是水原戰役。

但是,人民軍要想攻占水原,那麽就要先渡過漢江,然後火速占領地理位置優越的永登浦。因爲永登浦一來是漢江兩岸的交通樞紐,二來又是通往水原的必經之地。

因此,永登浦也就成爲了南朝鮮軍嚴防死守的重要陣地。

戰爭老狐狸麥克阿瑟也認識到了永登浦的特殊性,于是讓南朝鮮軍炸毀了漢江大橋,這樣一來,所向披靡的T-34便無法渡江,人民軍沒有了T-34的加持,戰鬥力自然減弱許多。

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人民軍步兵只好想方設法強渡漢江,南朝鮮軍則守在對岸朝人民軍瘋狂射擊。學習過蘇軍強渡江河的人民軍軍官強搬硬套蘇聯的作戰模式,當時一批又一批人民軍倒在了漢江,漢江上隨處可見戰士們的軀體。

據統計,僅僅第四師就損失了2000人。

當然,極其慘重的傷亡並沒有組織人民軍搶渡漢江的決心,激戰過後,人民軍以極其慘重的代價終于實現了多處過江,可深知永登浦重要性的南朝鮮軍也抱著死守的決心,雙方陷入了僵局。

激戰一直持續到第三天早晨,人民軍終于排除萬難在極短的時間內,且在極端的環境下,人民軍的兵工終于修好了一座鐵路橋,早已蓄勢待發的四輛T-34吐著火舌火速沖上南岸,此時的南朝鮮軍終于見勢不妙,急速逃走。

7月5日,水原終于被人民軍攻下,四師和105裝甲旅的一個坦克團過江後,跟著用來開路的T-34,又輕輕松松攻下了水原機場,當天夜裏,就一刻不停的朝烏山趕去。

此時,一直在陣地觀察周邊情況的史密斯用望遠鏡看到了T-34,于是立即下達開炮命令。

7月5日早晨七點左右,朝鮮人民軍和美軍打響了地面作戰的第一槍。

此時,史密斯特遣隊仍然躊躇滿志,直到一堆堆炮彈打在坦克上,炮彈響徹雲霄,可那些坦克卻安然無恙後,史密斯終于有所泄氣了,他無法相信美國武器居然對T-34毫無還擊之力。

此時,史密斯特遣隊的成員都開始慌了,他們將手中的炮彈朝對方瘋狂射擊,可對方仍然在急速逼近,特遣隊此時已經瘋狂到有效射程在400米的無後坐力炮居然在700米處就已經發泡了。

結果可想而知:榴彈炮射擊,根本不起作用;無後坐力炮射擊,宛如雞肋。

康納少尉甚至對著自己僅僅隔了14米遠的兩輛坦克打了22發火箭彈,仍然沒有任何作用。

直到反坦克炮彈的榴彈炮開始發揮威力時,人民軍的開路坦克才停止前進,但也僅僅是將坦克開到公路的一邊,讓其他坦克繼續朝特遣隊逼近。

當然,坦克被打壞了,可坦克中卻突然跳出了3個人民軍,他們居然端著一挺蘇制轉盤機槍,朝著特遣隊一陣猛烈射擊,特遣隊的一名機槍副射手立馬被擊斃(據說這位是第一個在朝鮮戰場被打死的美國人,目前還沒有查到姓甚名誰)。

當然,美軍最大的優勢就是炮彈多,武器多。

雖然人民軍的武器稍微先進一些,但在美軍儲備巨大的炮彈目前,人民軍還是略顯無力。當美軍憑借無比豐厚的炮彈儲備朝人民軍狂轟後,英勇善戰的三位人民軍仍然犧牲了。

見此,史密斯的嘴角終于上揚了,可還沒等他收回上揚的嘴角,人民軍的坦克又卷土重來,一炮就幹掉了美軍那引以爲傲的反坦克用的榴彈炮,美軍囂張的氣焰終于被打得煙消雲散。

美軍的防線終于是撐不住了,吐著火舌的T-34一輛又一輛轟隆隆開過美軍防線,同時還一邊朝美軍射擊一邊還不忘掩護加速沖向南方,根本就不和美軍戀戰。

短短幾分鍾內,20個美軍的屍體逐漸僵硬。

驚魂未定的史密斯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沖破自己引以爲傲的防線的T-34消失在南方,情況逐漸危及,他根本不敢回想出發前長官們說的那些話,什麽人民軍不堪一擊,什麽活捉金日成,什麽人民軍成不了氣候,什麽美軍有多厲害……

年輕的美國士兵哪裏見過如此殘酷的戰況,于是撒腿就逃,電話線被坦克碾碎,儲存的彈藥被T-34引爆,七月更是陰雨綿綿,無線電被淋濕了……史密斯特遣隊與後方完全失聯了。

你以爲這就結束了嗎?

當然沒有,人民軍的步兵跟著塔克殺過來,槍炮聲,嘶吼聲,轟炸聲在美軍防線上空響個不停。

臨近中午,人民軍四師16團、18團包抄了史密斯特遣隊的兩翼,史密斯原本以爲天衣無縫的核心陣地此刻被圍攻了。

當士兵們接二連三的逃走後,特遣隊的軍官只好親自上前線,對著T-34瘋狂開炮。

2時30分,勇猛的人民軍用拳頭讓史密斯終于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和出發是躊躇滿志的演講不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史密斯痛心疾首的朝自己的遊兵散將吼道:“爲保持實力,我決定立即撤退,只有撤退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于是,美軍官兵們聽到撤退的命令後,迅速踩著朝鮮稻田的泥水往南逃命,此時,他們已經顧不上傷員了,更別說是同伴的屍體,甚至最後爲了跑得更快連腳上的大皮鞋都丟掉了。

見此情景,人民軍都沒有繼續追擊,只是用機槍火力追殺了幾步,可大批特遣隊員還是倒地了,據後來統計,整個特遣隊死亡率高達35%。

很多年後,美軍戰史上寫下了相對客觀的記載:“史密斯特遣隊”的撤退變成了潰退、逃跑,杜魯門和麥克阿瑟親自組建的拳頭部隊出盡了醜。

第一次與人民軍交手就顔面盡失的特遣隊,讓美軍敗得如此徹底,就連美軍自己軍政要員都給特遣隊取爲“失敗的嚇唬人的東西”“傲慢的實力顯示”。

不僅如此,對于這場戰役,美國人選擇了閉口不談,直到過去20年後,才在《時代》周刊(日本出版)才詳細介紹了美軍這次戰鬥的慘狀。足可見美國人有多忌諱這場戰役。

四、麥克阿瑟的醒悟

雖然麥克阿瑟時常以狂傲的個性示人,但這支由他親自組建的特遣隊以慘敗收場時,狂妄的他還是得出了幾點醒悟。

當時,作爲聯合國軍最高統帥的麥克阿瑟在東京得知了特遣隊慘敗後,終于向杜魯門講了實情:

第一,人民軍戰鬥力很強,甚至稱得上優秀。

第二,朝鮮戰局很嚴重,北朝鮮軍的裝備很優質,步兵素質也很強。

第三,朝鮮軍接下來很可能采用蘇聯的領導方式和技術,同時也會加入中國式的戰術。

最後,麥克阿瑟得出結論:不能再低估他們的戰鬥力了。

爲了防止戰況朝惡劣方向發展,麥克阿瑟朝杜魯門獅子大開口,要求緊急增援四個師,並盡快空運到朝鮮。

兩天前,麥克阿瑟還拍著胸脯大言不慚的表示,只要兩個師,他便可以將人民軍殲滅,日軍才過去短短兩天時間,麥克阿瑟就朝杜魯門要了四個師。

與美軍的驚慌失措不同,朝鮮的史籍寫著:

“我軍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戰鬥中,幾乎全殲美軍步兵和炮兵一個營,使其陷入癱瘓狀態。”

言語中盡是喜悅,畢竟人民軍從6月30日發起水原戰役到7月6日占領水原,僅僅用了七天的時間,就讓一向不可一世的美軍丟進了顔面,出盡了洋相。

參考作家李峰所著的《決戰朝鮮》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刪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