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47是一款怎樣奇怪的飛機?

隨波蕩漾的漂流瓶 2024-05-14 18:35:52

在戰鬥機的世界裏,有幾種機型曾被期待作爲下一代戰機,但最終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俄羅斯的Su-47“金雕”(Berkut)就是這樣一種機型,其翼形個性十足。這種飛機的誕生有著怎樣的背景呢?

Su-47是一種翼端像雙手舉高的“前掠翼”飛機。前掠翼飛機的失速極限較高,低穩定性反而提高了機體的機動性,因此被認爲很適合戰鬥機的設計。然而,由于翼端向上翹起,很容易導致失速,這也成爲了這種設計的最大缺點。在金屬飛機占據主流的時代,幾乎沒有采用前掠翼的例子。

爲前掠翼帶來轉機的是新材料——複合材料的出現。通過改積層纖維的方向,可以調整主翼所受力量的分布,人們期待這能解決前掠翼飛機所面臨的問題。

爲了驗證這一點,美國NASA(國家航空航天局)和DARPA(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合作開發了X-29實驗機,該機于1984年進行了首次飛行。緊接著,俄羅斯在1997年進行了Su-47的首次飛行。

Su-47和X-29都采用了前掠翼設計。不過,X-29是一種實驗機,其前機身部分是從F-5輕型戰鬥機上借用的,而Su-47則被認爲是旨在進行實戰而制造的。

Su-47具有兩個主翼和垂直尾翼,主翼前方有鴨翼(前翼),而在最後方則有既可以視爲水平尾翼也可以視爲水平穩定板的突出部分,整體呈現出極具沖擊力的外形。這些特征讓人聯想到活化石“鹦鹉螺”,呈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形態。

“Su-47”是被時代潮流所淘汰的嗎?

Su-47僅制造了一架。然而,盡管這款飛機曾被嚴格保密,但Su-47的圖片相對較多的保留了下來,加之其獨特的外形,因此知道Su-47的人並不少。

前掠翼之所以備受期待,是因爲以美國的F-14、F-15、F-16和俄羅斯的Su-27、Mig-29爲代表的高機動性戰鬥機,被期待能夠延續至下一代。然而,戰鬥機的趨勢在1988年美國公布隱形戰鬥機F-117的存在後發生了轉變。隱形性的確保成爲了戰鬥機的最重要條件。

在那之前,蘇聯(俄羅斯)一直被西方認爲是在模仿西方國家的飛機,但Su-47旨在實用化,超越了僅僅是實驗機的X-29。然而,隨著隱形性的主流化,機動性也可以通過改變發動機噴口方向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統來實現。此外,在俄羅斯的戰鬥機中,以機動性優勢取得勝利的是Su-27系列。

前掠翼飛機具有引人注目的外觀和超高機動性,但隱形飛機出現後,這種飛機設計理念逐漸被時代所抛棄。

17 阅读:7769
评论列表
  • 2024-05-16 22:38

    材料問題 發動機問題 材料是大頭,高機動狀態下前掠翼機翼顫動忒厲害,材料不行機體解體是分分鍾的事情。 完全壓制或不對等狀態下確實可以打隱身超視距空優戰,可對等狀態呢?雙方都來全頻道阻斷可不是1+1=2了,基本全瞎。超視距離開雷達引導就是廢物。紅外彈頭打不了超視距,這時候就看機動性和格鬥導彈以及航炮了,所以叫嚷隱身超視距戰是以後空戰主流的可以洗洗睡了

    丁丁 回覆:
    太流弊了,全頻道阻塞,來,你阻個給我看看?[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丁丁 回覆:
    自以爲是的常識。
  • 2024-05-16 00:47

    想當年讀大學那會,多火這飛機!最喜歡了

  • 海彙 13
    2024-05-16 07:12

    前掠翼的性能不夠全面,升力不如梯形翼和大三角翼。雖然大迎角性能優秀,但是盤旋性能不佳。而且機翼材料疲勞度的問題也不能解決。這布局基本是死局。

    海彙 回覆: 魅-ATY
    [無奈攤手]這可真不是。前掠翼只是大迎角性能突出,突出到比鴨翼大三角翼布局還好。同時穩盤性能都不咋樣。但是鴨翼大三角翼升力要遠好于前掠翼,所以低空低速性能是遠勝于前掠翼的。至于你說的超音速性能,我早就說過了機翼前掠會導致巨大的誘導阻力。兩個前掠翼尖都會産生激波。[無奈攤手]不把機翼做的很厚很重根本就頂不住那麽大的誘導阻力。可是把機翼做的很厚會損失更多升力,還會導致結構重量巨大。這樣飛機根本飛不起來。[無奈攤手]即便有足夠輕,足夠堅固的材料來制造機翼,也同樣無法解決超音速段巨大誘導阻力的問題。這會極大消耗發動機推力,導致速度起不來的情況下産生巨大燃料消耗,以至于壓縮航程。[無奈攤手]這種垃圾布局是死局。當年蘇聯解體前流體力學研究院就更傾向于米格1.44的鴨翼大三角翼布局作爲第五代氣動布局獲得批准。S37那前掠翼就是個笑話。
    魅-ATY 回覆:
    如果說一樣的飛行速度,前略翼無論靈活性還是高低空能力,都強于後略翼的,但現在的問題就出在沒有材料承受的住前略翼飛機高速飛行時對機翼的撕扯,現在前略翼飛機連1馬赫都難,所以被淘汰了
  • 2024-05-15 16:58

    據說我們的暗劍無人機就是把金雕的前掠翼反著裝的,那種玩法才是正解。

  • 2024-05-15 22:40

    超視距和隱身的發展會讓所謂的格鬥機動性慢慢失去意義

    海彙 回覆:
    [無奈攤手] 你要上過戰術課就知道還真是那麽傻的戰術。現今所有隱身機裏只有F35具備對面打擊能力。其余F22、殲二零、蘇57都是制空的。隱身機對上隱身機視距外很難發現對手的情況下目視發現對方不狗鬥難道你回頭逃跑,等人尾追攻擊嗎?別忘了都具備超巡能力,你跑得了嗎?[無奈攤手]最後現在殲二零開始換裝渦扇十C以後就裝機炮了。你以爲還是用AL31的時候推力嚴重不足,機動能力奇差只能當純截擊機用的時候呢?
    一個鍾 回覆:
    如說敵軍從沖繩基地出動20架B2轟炸機,20架F22戰鬥機護航襲擊天津市,你拿什麽迎敵?殲十嗎?
  • 2024-05-21 23:17

    零幾年的時候特別羨慕,一直在網上說我國買下來開發,那個時候三代機都生産不了

  • 2024-05-16 22:28

    反雷達技術的發展會降低遠程導彈的命中率,從而把戰鬥機重新拉回面對面格鬥的時代,那個時候如果解決了材料問題,前掠翼戰鬥機的春天就來了

  • 2024-05-15 12:15

    [摳鼻]還是材料不行,沒辦法解決因爲機翼震顫導致的材料疲勞問題。

  • 2024-05-17 08:24

    黑鷹戰機是韓國的[得瑟][鼓掌][點贊]

  • 說不定以後又有了,就跟飛翼一樣。

  • 2024-05-16 06:53

    第一次看到這個飛機圖片還以爲翅膀裝反了。。。

    Miracl 回覆:
    蚌埠住了[呲牙笑]
  • 2024-05-17 18:23

    還能算什麽飛機?技術驗證機!

  • 2024-05-19 13:16

    吖吖吖

  • 2024-05-26 23:14

    前掠翼戰鬥機?

  • 2024-05-18 12:03

    已知的材料無法打造機翼

  • 2024-05-20 11:30

    還有蘇37可惜也墜毀了

  • 2024-05-23 11:25

    實驗機[呲牙笑][點贊]

  • 2024-05-23 16:08

    這種機型最先出的驗證機是美國,但實驗結果是不行的。

  • 2024-05-22 15:08

    是小米山寨保時捷的一款國産奠雞仔[滑稽笑]

  • 2024-05-19 18:48

    蘇聯戰機除了米格-23 米格31等除外,機動性都不錯,就是敏捷性低反應慢半拍

猜你喜歡

隨波蕩漾的漂流瓶

簡介:期待與您一起分享世界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