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被群嘲的“小康家庭買珠寶”事件,和富婆一對比讓人心碎。

左等右等 2024-03-29 10:46:02
01

最近,有這樣一則帖子引起了爭議,發帖人的言論招來很多人的群嘲。

(圖片來源知乎)

發帖人是一個二十歲的女孩,最近有一個重要的場合。

希望能借助一樣東西撐一下場面。

思索再三,就想到了珠寶。自己家庭不是那種大富大貴的,屬于小康家庭。

賣珠寶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就考慮兩點,保值和撐場面。

既然都出來求助網絡,發帖人要買的珠寶肯定不是幾百或者幾千的,最起碼要上萬了。

這筆錢也算不小的開支,所以保值肯定要保證的。

有人就提出了深深的質疑,一個二十歲的小姑娘,按年級應該還在上學,對于學生來講,

你有什麽場合需要撐場面,是在走戛納還是商務洽談?

很多明星出席重要場合,爲了撐場面,大部分的珠寶也都是找品牌方租借的。

評論區裏,理智的人直接給出了標准,什麽叫小康家庭。

按照官方的定義,家庭年收入在8-15萬。

這樣的收入,在老一線城市是窮人,在新一線城市算是溫飽,在縣城是有房的話,那就是有錢有閑的家庭。

無論把放到哪個城市,你都想像不到,究竟怎麽樣的珠寶?才配得上所謂的場面。

無論新一線還是老牌一線,靠物質,永遠撐不起所謂的場面;在縣城,彼此都是半斤八兩,縣城的婆羅門也不需要這種珠寶來撐場面。

有人則是耐心建議:珠寶裏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剛入行很容易別騙或者踩坑。

試想一下,假如你現在丟了幾萬元,如果丟了幾萬對你沒有任何影響,不會影響自己的心情那你可以試著買一下珠寶。

如果你丟了這幾萬,對你的生活産生了影響,那你就先不要入手珠寶,先了解,知道的門道多了,再決定要不要買。

經常買珠寶的人直接告訴博主,10萬以下的珠寶就不要考慮了,從保值來說的話,當你想出手的話,發現根本不保值,找不到渠道出手,最後的下場都是打折出售。

而且會玩珠寶的人本來就是少數,沒有下家接手,就不存在保值這一說法。

還有人直接建議,要不直接背個寫著“存款過億”的袋子。

還可以再買個一樣的短袖,出去溜達可比戴什麽珠寶撐場面。

02

記得小學課本裏有一篇小說,莫泊桑寫的《項鏈》。

一名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爲參加一次晚會,女主角天生長的一副好面孔,可是自己家裏並沒有像樣的珠寶,襯托不了自己的絕世美貌。

于是向富有的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希望借此來襯托自己的美麗。

項鏈帶上了,虛無的追求同樣戴上了。

就在女主角高興之余,項鏈不知道何時丟失了。

那可是價值不菲的項鏈,自己和丈夫忙碌十幾年才能掙回來。

情況緊急,只能先借錢買了一條一摸一樣的項鏈還給了朋友。

爲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爲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

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鏈。

不光物質的攀比,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周圍的一切東西都可以用來攀比。

“萬物可攀比”。

兒童時期,我們像商品一樣,別拿來比成績,比性格。

內向的話,肯定少不了一頓說辭,你看誰誰家的孩子,人家孩子能說會道。

考試之後,開家長會:怎麽又考的不理想,是不是又上課不認真,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不用怎麽學就比你考得好。

長大之後,我們仍然沒能逃脫被攀比的命運,從工資的多少,到家庭,甚至你的下一代,仍然面臨著相同的困境。

羅翔老師曾經在一次訪談中提到,怎麽才能精神富有。

“我們現在只要擔心別人怎麽看你,那麽別人就能奴役你。

只有你再也不從自身之外尋求肯定,你才能成爲自己真正的主人。

當你的內心強大且富足,別人拒絕你,冷落你,無視你。

你都不會輕易上升到自我否定,不被愛和精神內耗這個層面。

其實真正的精神富足,是允許自己被否定,你可以認爲我不好,但不代表我真的不夠好,那是你的課題,我的課題是做好自己,你的課題我不需要認同。”

03

人比人,氣死人。

在這個內卷的時代,我們已經被攀比之風掩蓋住了。

爲什麽會有攀比之風。

我們太渴望在被這個社會認同,希望可以通過他人的認同來滿足自己的自尊。

人生最快的進步方法就是攀比,當然,要看你怎麽攀比?

選擇合適的目標和對象,欲望和努力會得到回報,會持續進步。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選擇了一個永遠不可能超越的對象,從而陷入了盲目攀比之中。

一系列蝴蝶效應,精神消耗,自我懷疑,甚至一度産生了不好的念頭,從而徹底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在仰望,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擡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了各種奢侈品和漫天的廣告。

所以在很多人的心裏,財富就是成功,社會本質就是貨幣。

只要有了足夠多的錢,就彷佛贏了人生。

希望你飛黃騰達,希望你腰纏萬貫。

但更希望能夠你明白身邊的人和精神富足,遠比你討論穿什麽戴什麽更重要。

來人世間走一遭,看了這麽多山,看了這麽多水,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態度,不被他人左右。

就像蘇轼在詩中寫的:莫聽穿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與君共勉。

作者:西傲pro,個人作家。關注我,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看不一樣的世界。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