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大高速公路陷落,背後有何說法?

全通故事 2024-05-06 18:21:50

近日,廣東省發生了一起令人深感心痛的事件——梅大高速公路塌陷事故。

據悉,事故發生于2024年5月1日淩晨兩點10分左右,當時梅大高速公路上正值高峰時段,車流量較大。突然,一段長約17.9米,面積約184.3平方米的公路路面發生了嚴重下陷,導致多輛車輛陷入其中,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交通堵塞。緊急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展開搶救工作,而媒體和公衆也迅速關注起這一事件。截止5月2日早上5點30分,事故共造成23輛車陷落,涉及人員共66人,確認死亡人數36人,30人正在醫院全力搶救。

梅州居民陳敬是此次事故的親曆者。他回憶道:自己帶著一家幾口人開車回梅州老家,途中就撞上了路面塌陷。“車輛右邊都空的,全靠左邊的輪胎和右邊的底盤沖過去的,右邊輪毂全沒用了,底盤也壓傷不少東西。”

陳敬提供的照片顯示,右輪胎輪毂磨損嚴重。

陳敬說當時路面很黑,大家也顧著趕路,因此很多車都沒有反應過來,刹車也刹不住。後來,有一輛其他車道的車駛到塌陷處,司機下車攔著,後面的車才沒沖下去。

“都是五一放假回家的人,所以人很多,大半夜也有塞車。”陳敬猜測事故誘因是連續下雨。所幸陳敬一家人沒有受傷,但還在後怕中,回到家後緩了很久才回過神來,“這次還帶了小孩回去,可能要很長時間慢慢消化這個事了,真的差一點就掉下去了。”

社交平台上的視頻顯示,5月1日淩晨2時左右,事發地點冒著濃煙,跌落公路的車輛有燃燒情況。

活下來的人,是幸運的,逝去的人,是可惜的。

對于出行這事,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十分的重視,甚至有出行拜路神的習俗。

在古代,路途中的危險和意外事件被認爲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災難。爲了避免這些災難的發生,人們開始崇拜並祈求路神的保佑。那麽路神究竟是誰呢?拜他又有什麽作用?

路神又叫行神、道神。從周朝的時候,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出門都要祭祀行神,意思是求路神保佑自己一路平安。春秋時期,人們則把出行前祭祀路神稱爲“祖”。

這位神仙原來沒有神形,因此來源說法也非常的多。《風俗通義》說:炎帝後裔水神共工有個名叫修的兒子,他禀性恬淡,沒有別的嗜好,只是喜歡旅遊,遊覽名山勝水,只要有車、船或者能走路到的房屋,都有他的蹤迹。等他死後,人們就把他成爲路神。

而在一些民間傳說中,還有黑白路神的說法。黑神擋煞,白神保平安。

這兩位神差跟黑白無常長得很像,但是是沒有舌頭的,黑白無常則有著長長的舌頭。這就是“無常有長路無長,身前身後都茫茫,在世切惜眼前人,莫等別離空思量。”

路神的形象一般面如山,代表山高路遠,沒有五官,代表一路通關;須發如根,代表紮根家鄉,葉落歸根;耳如鍾,代表響徹四方。

到了後期,每年正月初五早上,吳地民間有“接路頭”的習俗,路頭就是東南西北中五方神,人們將五路神視爲財神,祈求去那個方向都可以暢通無阻,四通八達。于是乎,路神也逐漸有了主財運,主商旅的作用。

不管是祈福也好,拜路神也罷,都是人們對出行路途中存在的未知危險的一種恐懼。但這種危險是實際存在的,因此出門祭拜路神以求平安並是所謂的封建迷信。

無論梅大事故的原因如何,這起高速公路塌陷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公路建設和安全必須以科學、嚴謹的工程技術爲基礎,充分考慮地質條件和風險因素。除了技術層面,還需要加強監督和質量管理,確保施工過程的合規性和質量控制。

總結起來,梅大高速公路塌陷事故是一次令人痛心的事件,也是對我們的一次警示。通過深入分析事故原因,並采取相應的措施,我們可以更好地預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0 阅读: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