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真不是“八國聯軍”燒毀的

講曆史的理工男 2024-05-11 21:41:15

圓明園被焚毀讓無數中國人痛心疾首,不少國人認爲火燒圓明園是八國聯軍所爲。雖然八國聯軍的入侵的確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無盡的苦難,但圓明園被毀並非發生在這一時期。事實上,火燒圓明園發生在此前四十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並被作爲禮物送給了第四皇子和碩雍親王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1725年雍正帝對圓明園進行了擴建,在園內引入了水利工程,建造了湖泊、溪流和池塘來補充花園的水源,建設了連綿起伏的山巒和地面,完成並命名了園內28個景點。乾隆年間,花費九年時間再次擴建,形成了“圓明園四十景”,被譽爲“萬園之園”。

1856年10月,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到北京城下。傍晚,法軍來到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圓明園,年近七旬的內務總管大臣文豐勸誡法軍不要劫掠皇家園林,法軍暫時撤退。但守園官軍棄園而去,絕望的文豐投湖自盡。第二天,以法軍爲主的英法軍隊進入圓明園大肆劫掠,各種珍寶與皇家藏品被搶走或者破壞。

此前的9月中旬,兩位英國外交官在一小隊英國和印度士兵的護衛下前往北京通州與奕親王載垣進行談判;9月18日他們在返回時,認爲清軍正在重新部署意欲對他們進行伏擊,因此對當地駐軍進行了襲擊。恰逢僧格林沁帶領蒙古軍隊路過此地,英國外交官一行39人被俘,其中20人被虐待致死,10月12日,兩名外交官及其他幸存者返回英國軍營。作爲對清政府的報複,10月18日,英國駐華高級專員埃爾金下令毀壞圓明園,3500名英國士兵進入園林放火,除偏遠處的13處建築(16個園林景觀)外,“萬園之園”僅剩斷壁殘垣……

用節選法國文豪雨果《關于圓明園的一封信》中的內容來作爲結尾:

一日,兩名土匪闖入圓明園。一個搶劫,另一個縱火。勝利似乎可以成爲小偷。兩場勝利之間的半場比賽中,圓明園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我們在其中看到了埃爾金的名字,不可避免地讓人想起帕特農神廟。我們在圓明園做了發生在帕特農神廟身上的事情,而且這次做得更好、更徹底,沒有留下任何東西。我們所有大教堂的所有珍寶加起來都無法與這座輝煌而令人敬畏的東方博物館相媲美。那裏不僅有藝術傑作,還有大量珍寶。多麽偉大的功業,多麽意外的收獲!兩位獲勝者中的一位中飽私囊,另一見到後填滿了他的箱子。然後他們手挽著手一路歡笑著回到了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自認爲是文明人,對我們來說,中國人是野蠻人。然而,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做的事情。

在曆史面前,這兩個強盜之一個稱爲法國,另一個將稱爲英國。但我抗議,我感謝你給我這個機會!領導者的罪行不是被領導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是強盜,但人民永遠不是。

以上是我自己翻譯自英文版的信件。雖然我是一名沒心沒肺的理工男,但每次讀這一段,我的心都會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