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兵最多的八路將領,兵力是115師的4倍多!大將資曆爲何僅授少將

淩瑤看趣事 2024-04-18 03:02:53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陝北紅軍主力改編爲八路軍。爲了限制八路軍的發展,蔣介石只給了三個師的番號,每個師定員15000人,三個師加起來45000余人。那麽八路軍時期,統兵最多的將領是誰呢?既不是三大傳奇師長,更不是陳赓和徐海東等六大旅長,而是名氣遠不如他們的孟慶山。

孟慶山是河北萬安村人,出生于1906年,父母以種田爲生,日子過得很艱難。由于家裏窮,他只讀了很短時間的一段私塾就被迫辍學了。爲了謀生,孟慶山先是在家裏幫父親幹農活,年紀稍長後當了一名學徒工,再後來進入天津一家紗廠做工,吃了許多苦,也受了許多累。

19歲那年,他加入了馮玉祥的西北軍,跟隨部隊參加了北伐戰爭,由于打仗勇敢,多次立功,幾年後被提升爲副營長。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經過半年的搏殺後,馮玉祥戰敗下野,他的部隊被蔣介石改編爲第26路軍。蔣介石對雜牌部隊一向不信任,很快就把26路軍派往江西和紅軍作戰。

孟慶山

26路軍的將士們不願意被蔣介石當槍使,在趙博生和董振堂等人的領導下在甯都起義,毅然加入了紅軍隊伍。之後起義部隊被改編爲紅5軍團,當時紅軍的武器裝備十分缺乏,不少戰士用的還是大刀和長矛。26路軍的這次起義,不僅使中央紅軍增加了一個主力軍團,還極大增強了部隊的攻擊火力。

孟慶山也參加了甯都起義,部隊改編爲紅5軍團後,他的職務由原來的副營長提升爲副團長。之後孟慶山跟隨部隊參加了多次反“圍剿”鬥爭,每到戰鬥陷入僵局的時候,他總是帶頭沖鋒,因此多次負傷。一年後孟慶山升任教導團團長,後來他還在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擔任過團長,並跟隨部隊參加了長征。

長征到達陝北後,孟慶山調到徐海東的紅15軍團任職,跟隨部隊參加了東征和西征戰役。不久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紅15軍團被改編爲八路軍115師344旅。孟慶山沒有進入344旅任職,而是被派到了河北拉隊伍。當時這種情況並非個例,比如秦基偉,也被派到了山西拉隊伍。

孟慶山出發前,毛主席專門接見了他,在對他進行鼓勵的同時,還爲他想了許多辦法。1937年9月,孟慶山來到了河北安新縣,擔任保定特委主席,公開身份爲遊擊教官。在當地黨組織的配合下,他開辦了多期遊擊戰培訓班。不少熱血青年紛紛前來接受培訓。

孟慶山

孟慶山身經百戰,遊擊戰經驗十分豐富,他把具體的戰例融入到了理論當中,講起課來通俗易懂,因此很受歡迎,前來接受培訓的人越來越多。孟慶山趁機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拉起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之後他率領部隊以遊擊戰和伏擊戰等方式專門打擊小股日僞軍,還趁敵人外出“掃蕩”的時候,端了幾座炮樓。

日軍入侵河北的時候,數十萬裝備精良的國軍都連戰連敗。孟慶山帶領一支幾百人的遊擊隊卻接連打勝仗,還端掉了日軍的炮樓,充分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他的名聲也迅速傳開,前來投奔的人絡繹不絕,一些民間抗日武裝也主動派人來聯系,要求收編。

孟慶山

短短四個月時間內,孟慶山手下就有了12路大軍,還有一個5000多人的遊擊第一師,總兵力加起來高達69800多人,是115師的4倍多,孟慶山也因此成爲八路軍中統兵最多的將領,這一時期的資曆堪比大將。1938年5月初,冀中軍區成立,孟慶山部經過精簡整編後編入了冀中第4軍分區,他出任冀中軍區副司令兼第4軍分區司令。

冀中是平原地帶,物産十分豐富,是晉察冀根據地的糧倉,同時這裏的戰略地位也十分重要。因此冀中軍區成立後,日僞軍就調集重兵多次前來進攻。孟慶山率部協助軍區司令呂正操奮起迎戰,先後在新安、高陽和河間等地取得勝利,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爲冀中軍區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極爲重要的貢獻。

孟慶山

抗戰勝利後,孟慶山又參加了解放戰爭,多次在戰場上立功。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過河北軍區石家莊軍分區司令和河北省軍區第一副司令等職。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以孟慶山在抗戰時期的重要貢獻來看,最起碼也是中將起步。但紅軍時期他的最高職務只是團長,1948年年初的時候又離開了野戰部隊,擔任冀中區人武部副部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戰功。因此經過綜合評定後,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1969年,孟慶山將軍病逝,享年63歲。

6 阅读:3184

淩瑤看趣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