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折疊屏戰事,vivo打響第一槍

銀杏科技 2024-03-27 17:41:54

以十年爲標尺,自2019年問世至今,折疊屏這個“新物種”已然步入成熟收獲期。

成熟期的第一要務是務實,正如各大廠商對折疊屏的産品與定價策略已不再像過去一般,通過盲目堆料去構建高端化敘事。相反,他們勇于“帶著鐐铐跳舞”,通過優化成本側以挖掘降價空間,沖擊更大的市場份額。

典型表現在于,在2023年老一代配件成本的下降開啓的智能手機降價潮下,折疊屏賽道各個品牌輪番降價,部分縱向折疊屏手機老機型已經卷入了4000-5000元區間。

據市場調查機構IDC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71億台,同比下降5.0%,創近十年以來最低出貨量。在智能手機尚未走出市場縮量的低谷期背景下,折疊屏的逆風上揚讓其一度被視爲市場的嶄新增量。但不可否認的是,折疊屏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份額還是太小,其漲勢難以對大盤産生關鍵影響。

2023年第4 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77.1萬台,同比增長 149.6%。與之相對的是大盤7363萬台的出貨量,同比微增1.2%,而折疊屏僅在其中占到3.8%。

我們很難將問世起便面向高端化的折疊屏與低端走量聯系到一起,只是在成本高企的情況下下探定位已經成爲折疊屏進一步擴大市場的必由之路,這意味著品牌必須在成本與定位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面對新的行業挑戰,以vivo爲代表的廠商正在積極探索折疊屏的空間與可能。

內生創新的嬗變

與直板手機不同,于折疊屏而言,下探反而較高端化更爲艱難。

鉸鏈折痕、輕薄、影像等硬件層面的成本難題導致折疊屏這一産品形態的市場定位遠高于相同配置的直板機型。這限制了折疊屏的快速普及,也自側面推動行業聚焦于挖掘折疊屏的獨特應用場景。

然而這並非長遠之計,高高在上的價格和並不完全成熟的産品阻礙了折疊屏手機品類從市場“嘗鮮期”走向“成熟期”。而上文提到的對前代機型的降價,或多或少出自去庫存等多方因素的驅動,就邏輯上與快速增長的折疊屏市場的新品驅動邏輯並不相符。

由此,手機廠商開始業務重點從外部競爭轉向自我挑戰,通過其推出的折疊屏新品來講述自己的産品哲學。以3月26日vivo發布的vivo X Fold3系列爲例,其在行業內首次以標准版和Pro版組合的形式發布,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的需求進行産品全面重構和定義。

據艾瑞數據,高達96.7%的觀望用戶願意選擇折疊屏作爲下一部手機,其中非常願意的達到53.8%,折疊屏市場需求已非常明確。

在此情況下,過去以一年一款的“特種兵”機型爲主的産品供給模式,阻礙了行業進一步上探增量,標准版的出現便是vivo試圖打破僵局的一次思考。另一方面,vivo此舉在跳脫出行業固有慣例的同時,也在通過産品叠代的方式來實現折疊屏的定位下探。

去年,vivo取得了連續三年中國市場國産手機出貨量第一,2023年中國市場安卓手機出貨量第一的成績。這背後離不開vivo對市場“人始終是價值尺度”的深度認知。

通常來說Pro、Ultra等定語的出現,是廠商以未達成旗艦水准的基礎款開路,創造Pro以及其上款式的溢價空間。若僅如此,似乎並不能體現vivo對折疊屏創新的深刻追求。實際上,X Fold3是反其道而行之,以賽道內常見的高端旗艦開路,爲標准款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以折疊屏手機常常開卷的輕薄一題爲例,X Fold3基礎款便做到了219克大折疊(內折)的極致輕薄新紀錄,輕過所有折疊的同時更輕過直板旗艦。前者在硬件堆料方面並不輸X Fold3 Pro太多,反而是X Fold3 Pro爲了兼顧極致的全能,重量來到236克——即使如此,X Fold3 Pro仍處于大折疊輕薄第一梯隊。

具體看硬件這道大題,展開態、折疊態機身厚度分別爲4.65mm(標准版)、5.2mm(Pro版)和10.2mm(標准版)、11.2mm(Pro版)的極致減薄、碳纖維超耐久輕量鉸鏈、SGS折疊整機五星抗摔認證、IPX8級抗水、延長低溫續航的半固態電池技術等關乎手機性能與可靠性的硬件堆料均橫貫整個X Fold3系列,少有的硬件差異僅在于等效200mAh的續航差距以及早已步入“性能過剩”的影像等。

以用戶體驗中最爲敏感的續航爲例,X Fold3和X Fold3 Pro的藍海大電池容量分別達到等效5500mAh和等效5700mAh,在模擬用戶日常用機工況下,X Fold3系列兩款機型的DoU(續航天數)均超過2天。

這一即使放在直板旗艦中也屬于佼佼者的成績既是vivo苦修內功的體現,亦道出了vivo這款新品的野望所在——通過科技觸達極致性能,推動折疊屏叫陣直板旗艦,從而真正打開折疊屏的市場份額。

此外,影像作爲藍廠基因傳承,自然在X Fold3 Pro上得到了完美展現。來自蔡司的超感光VCS仿生大底主攝、超級長焦、超視野超廣角攝像頭搭配vivo自研的6nm自研影像芯片V3,將折疊屏影像帶入4K時代,甚至專業電影需求的分層LUT、電影拉絲、膠片顆粒、柔光鏡等效果亦在其中。

借助折疊屏這一逆勢增長的載體,vivo給出了自己的創新範式。所謂自我挑戰,絕不僅限于産品層面的“你來我往”的領先,而是突破既有賽道品類的限制,帶動折疊屏賽道真正步入成熟期。

轉動模型飛輪

軟硬件的嬗變是螺旋上升的,當一方觸及天花板之時,另一方便開始大步向前,從而持續升維。

籠罩在“性能過剩”陰雲下的智能手機行業早在去年便迎來了軟件側的關鍵變量,隨著AI技術和應用日益成熟,大模型被視爲智能終端的下一個賽點。手機廠商們紛紛借助OS這個載體,嘗試將AI深入應用的底層邏輯,重塑移動生態以及用戶交互。

而今距離AI硬件風起時已過半年,用戶已經逐漸脫離最初對手機大模型的“嘗鮮期”,不僅逐漸對能力有限的圖文生成功能逐漸脫敏,還對手機大模型的體驗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問答、聊天、生圖等“效率”應用即使放到整個大模型賽道中也難以做到能力代差,我們難言手機上跑大模型究竟是革命性變革還是驅動換機的“過剩性能”。

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最新數據,今年1月,排名前十的AIGC App去重活躍用戶規模爲5376萬。按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量9.75億人計算,AIGC的滲透率僅5.5%左右,遑論基本盤被各大廠商分割的手機大模型。

大模型雖披著基礎設施的外衣,但距離這一目標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端側大模型更是如此,廠商們難以借此撬動換機周期,對AIGC還需更多耐心。

但這並不意味著廠商發力大模型是做無用功,當能力難以代差領先的時候,時間便是最好的武器。vivo旗下的自研藍心大模型作爲國內首個通過備案的合規端側模型,其已投入公衆服務足足半年時間。這意味著,相對其他廠商,vivo能更早進入産品叠代的強化反饋體系,用戶會自發爲産品探索邊界。

另一方面,這半年也爲vivo內部叠代模型服務提供了不短的時間窗口。藍心大模型也得以收獲較AIGC App更具實用性的深度叠代——從泛泛的“效率”應用深入到設備控制、個性化咨詢乃至更爲個人化的私人助理。當模型與OS深入結合,面向用戶群體的精准服務便是題中之義。

以交互爲例,在手機內部的操作邏輯下,用戶可以通過桌面圖標、原子組件、側滑拉出、懸浮圖標四個入口獲取模型能力,交互窗口衍生出全屏、小窗、分屏、懸浮四種形態,同時支持文字輸入、語音輸入、拖拽圖片、拖拽文檔四大交互方式。

基于語義理解,藍心大模型開始自OS全面接管手機這個終端。

更重要的是,vivo還根據折疊屏的操作邏輯,在端側模型交互上交出了獨屬于折疊屏的創新範本。例如“輕折分屏”僅需用戶在展開態下輕輕向內彎折內屏,即可完成分屏動作,三指完成全屏或小窗截屏。結合跨應用的數據拖拽,創造了無數待挖掘的新場景。

以藍心大模型支持的查找影像素材、一句話視頻剪輯等新功能爲例,一位新媒體工作者可以在微信中打開一個視頻並直接拖拽至大模型對話窗口,快速檢索手機內的影像素材並合並剪輯出一個新視頻。這一系列工作可以在短短數十秒內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藍心大模型在公衆場域同樣成績斐然。

據公開信息,藍心大模型能實現超過700種手機相關功能,爲超過2000萬用戶提供手機側綜合AI服務,斬獲全球首個“信通院4星+可信AI大模型”認證。

骁龍NPU的加持下,X Fold3系列機型在模型的硬件側還實現了1B/7B端側+70B雲側的極致性能端雲混合部署。作爲中國科技創新的代表、vivo折疊旗艦新名片服務2024年博鳌亞洲論壇。

vivo轉動用戶飛輪,用戶獨屬藍心大模型則轉動數據飛輪。不知不覺間,我們或許就能清晰地感知到,大模型變得更聰明了。

OS“無界”

OriginOS 4、澎湃OS、HarmonyOS、ColorOS 14,一衆操作系統的出現宣告2023年成爲國産OS的爆發元年。

回溯OS過往的發展曆程,其早期是以品牌認知的目的出現在大衆市場上,試圖通過基于安卓底層框架的UI微創新來打出差異化;在逆全球化格局初顯時,OS被賦予攻擊性防禦的色彩,強調底層能力的自主可控。時至今日,一直被視作“苦生意”的OS開始深入思考其商業模式。

從UI到OS,從黑箱到廣場,從手機內的一方小天地到“萬物互聯”,這場圍繞OS展開的中場戰事的脈絡直指互聯網的核心本質——連接更多人與物,以達到數據信息“無界”的終局。最開始是應用以及開發者生態,然後是自家乃至市面上的各類智能硬件,乃至不同OS、車機的互聯互通。

vivo此次便在OriginOS 4的基礎上添了把火,首次實現系統內原生應用與蘋果iOS生態的全面連通。vivo方面介紹稱,OriginOS 4的原生應用實現了蘋果多端可連、蘋果電腦可用、蘋果文件可看和蘋果手機可換,藍廠手機自此搖身一變成“藍蘋果”。

以辦公場景爲例,用戶可以通過vivo設備遠程控制Mac電腦,通過萬能文檔打開並編輯蘋果辦公三件套“Pages、Numbers、Keynote”以及其他專業應用的文件。比如我們可以在等飛機的時候,通過X Fold3打開會議室的Mac上文件並展示給同事,開會、腦暴、對齊等場景不一而足。

就目前我們觀察到的,其他廠商還無法做到如此深度的互聯——只能遠程操控打開文件,卻不支持編輯。可以說vivo繼藍河OS之後,再一次先于行業邁出了萬物“無界”的一小步。

辦公場景之外,vivo與蘋果自下而上的全面連通同樣爲生活娛樂場景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無論是社交媒體上善意的資源分享還是親友間相互分享生活細節,最終都可以讓我們脫離App這個需要不斷上傳下載的媒介,隨心所欲與他人構建一個沙龍式的私域賽博空間。

需要理清的是,“萬物互聯”並不僅是廠商試圖以軟帶硬而生造的類IoT概念,而是將OS打造成一道信息橋梁,完成不同底層邏輯之間的破壁。技術視角下,這是信息數據在不同系統內的高效流轉;人文視角下,這是對算法時代信息繭房的單向度規訓的反抗。

宏大敘事之下,vivo在OriginOS 4上修煉的內容同樣直面用戶最爲關注的痛點。虛擬顯卡、不公平調度2.0、內存融合4.0的底層優化聚焦操作交互的流暢自然體驗,以及內存使用與資源分配回收效率的提高。可以預見的是搭載OriginOS 4的系列機型的系統運行絲滑程度將顯著提高。

自商業價值到科技向善,vivo的“藍科技”已然形成智能手機賽道的新質生産力。因循著科技領導創新的邏輯,vivo長期遵循的埋頭種因的發展哲學在此得以閉環。借由X Fold3系列這個載體,vivo持續推動折疊屏品類乃至端側大模型從嘗鮮到成熟進化。在縮量市場中平穩前行的vivo,終是在其創新底色下,打響了與直板旗艦正面競爭的第一槍。

0 阅读:57

銀杏科技

簡介:帶給你最好的商業人物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