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羿射日典故裏後羿射的是什麽東西?

山海經異聞錄 2024-04-14 01:28:41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幹了大地,曬幹了禾苗草木。天空中出現了 10 個太陽,它們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有時,他們甚至一起出來,這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爲了拯救人類,後羿張弓搭箭,向那 9 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只只三足烏。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金烏,又名三足烏、陽烏、赤烏、踆烏,是中國神話體系中的神鳥。

傳說太陽的中央有一只金黃色的三足烏鴉,于是古人就把金烏作爲太陽的別名,也稱作赤烏、三足鳥。唐朝詩人韓愈的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意思就是指太陽剛從海底沖出來。根據《山海經》等古籍的記載,中國遠古神話中的十日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它們既有人與神的特征,又是金烏的化身。傳說在遼闊的東海邊,有一棵神樹扶桑,樹上棲息著十只三足烏鴉,它們每日輪流上天遨遊,三足烏鴉放射的光芒,就是人們看見的太陽。其形象産生于新石器時期先民的太陽崇拜與鳥崇拜,主要形象構件爲圓形與三條直線。隨後在戰國文獻中演變出了居于太陽中的烏鳥與背負著太陽的烏鳥兩種形象。西漢時,隨著西王母信仰的發展壯大,金烏與其使者青鳥的形象發生了混同。直至唐朝時,人們所稱的“金烏”才大量在文學作品中出現。其造型部分與現實中的烏鴉類同,部分又近似人們刻畫的鳳鳥。部分是二足的,部分是三足的

古人具有將三足烏與太陽相聯想的自然傾向,也因三足烏與太陽密切相關,其往往被古人視爲神聖的象征。直至現代,金烏已經産生了重要的影響:它在少數民族、日本、高句麗的神話故事中均有體現;在詩歌、小說中均被提及;成都大運會的會徽也采用了金烏的形象。因爲地域的原因,在中原漢族和周邊區域的少數民族中衍生出多種有關金烏的神話傳說,多出現在《楚辭》《山海經》《淮南子》《漢武故事》等文獻中。

金烏被視爲一種神聖的存在,其形象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逐漸發展並得到廣泛認可。《史記·龜策列傳》中記載了孔子對于三足烏的評論,認爲它具有知曉吉凶的能力,太陽受制于它的存在:“孔子聞之曰:‘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爲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烏。月爲刑而相佐,見食于蝦蟆。”太陽作爲德行的象征,必須受到三足烏的制約。這種觀念在漢唐時期持續流傳,並在正史中得到體現。其中記載了一些與三足烏有關的事件,比如《晉書·天文》:“穆帝永和八年,……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烏。”《北史·周本紀》提到北周大象元年二月期間,太陽出現了烏色,與三足烏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日出、將入時,其中並有烏色,大如雞卵,經四日乃滅。”這顯示了古人將三足烏與太陽相聯想的自然傾向。

因爲三足烏與太陽密切相關,古人將它視爲神聖的象征。三足烏的降臨被賦予了“天降神鳥”的意義,並且象征著吉祥。自先秦時起,三足烏的這種“降臨”就和王朝政治緊密結合,被視爲上天授予統治權的征兆。《尚書大傳》曰:“武王伐纣,觀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爲赤烏,三足。”天降三足烏表明上天對武王伐纣一事的認可,使之更加合理、合法。這種思想觀念在漢代谶緯思想的迎合下,得到了廣泛傳播。《尚書刑德放》記:“火者,陽也。烏有孝名,武王卒大業,故烏瑞。”《尚書中候》又記:“周太子發渡孟,天止于王屋,爲赤烏。”對應文意,此“烏”應都爲三足烏的簡稱。太陽在古人眼中是天上的君,“天降三足烏”其實指的是天降太陽的化身,所以三足烏才帶有如此濃重的祥瑞色彩。《佐元直指》中把“金烏星”作爲吉凶神刹來介紹,也是認可其具有超越性的力量。

0 阅读:23